在日渐狂躁尘土飞扬车水马龙令人窒息的新时代,我愿意把古村落想象成人间天堂。
以小山为脊梁,以蓝天为背景,以大树作牵引,以花草来装点,以清澈的溪水为眼睛,以你我来做主人,以岁月来验证,所有这些画面不就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天堂吗。这一切都不是神话,它是那样富有生机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听着悦耳的溪水声,吹着和缓的风,我带你来走进一个名叫溪美村的古村落吧。
在进村途中,路边飘扬的禾穗和麦苗在风中起舞,以一场盛大的绿宴迎接了我们。那么美,我知道我又要流连不返了。瞧那些老树根,好像就在我梦中徘徊了千年。一股清凉的风扑鼻而来,抖落一身的尘埃,轻舒了一口气,仿佛是和某个人的约定,在心中萦绕多年。用敬仰的心情品读身边200多年的古榕树,太长太长的眷恋,你到底经历了多少风霜呢!踩着脚下整洁完好的鹅卵石,似曾相识,好像是惠州西湖的某一个景点。让人惊愕的是,相距不远又有一棵一百多年的古榕树,还有同样年代的龙眼树,一棵又一棵,让人目不暇接。大树下的石条茶居,经过了岁月的漫长洗礼,洁净如心中的磐石。那种娴静淡雅, 依稀可见某一些达官贵人曾在此品茗对弈,贵气依然缭绕在四周。但是,时光毕竟是不可逆转的啊,一代又一代,而今迎来了我们,它们尽忠职守地履行着神圣的使命, 以一种崇高静洁的姿态迎接着寒来暑往的人们,冬去了春回,花落了花开,繁衍生息。在寸金尺土的城市,一棵古榕树就好像是价值连城的奢侈物,要找出如此年代如此资深的古榕树,恐怕走遍半个惠州城也难以找到一棵,然而在溪美村,这样百年以上的古榕树就有二十多株,木棉树十多株,万紫千红六株,稿树八株,五味子树两株,还有龙眼、荔枝等古树一批,真是一个绿色自然森林公园!
那些坚固厚重的古建筑,好像镶嵌着先人的灵魂和智慧,它们那么坚韧而固执地守候在岁月的一角,与时光抗衡。古老的建筑群典藏着岁月的财富,它收进了日月光华,春华秋实。从大门窥探,绵长深幽,意味悠长,深不可测;于天井仰视,将天空所有的云彩揽入眼中。是谁具有未卜先知的功力,把天空丈量得分毫不差,恰好地把万变的宇宙剪裁成四方的天井,演变成一方静美的水土。
用手抚摸青砖构架的房墙,岁月的厚重感通过这些坚固的泥土铸成永恒。今天,古屋,更让人感到敦实而安全。
溪美村是一个行政村,地处南海之滨的稔平半岛中西部,西靠海拔533米的百峰山,东临内海考洲洋,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闻名的鱼米之乡。全村约有1500人,均为方姓,母语为粘米话。村民都以农耕为主,一年两造水稻,铺以海洋养殖等副业。近年推广增种一造马铃薯,村民的日子过得很红火。
据《方氏族谱》记载,溪美村方姓先祖琡公,厥初事邑河南,为光州固始人,仕唐宣宗,授都督府长史(从三品),被其三世廷范公尊为始祖。三世祖廷范公为唐大顺年间(890-891)进士,卜居莆田刺桐巷,妣林氏。生仁逸、仁岳、仁瑞、仁逊、仁载、仁远六个儿子,因六个儿子都中了进士,所以世称“六桂联芳”。廷芳公因子贵而被皇上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民间所见“六桂家声远,河南世泽长”楹联者,即是该系方氏所出后裔。十三世祖武全公,“为当世名士,好学不倦。因时势迭更,遂虑远而怀及攸居。往来由郑岭峰过,上滩望溪美之乡,见山水环绕,足以壮万世鸿基,爱卜吉于斯而处焉。”“是为溪美之始祖也”。在溪美村开基至今,已经繁衍了十八代。据此,溪美开村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悠久历史。
溪美村的主要文物古迹有:和衷民居南座,和衷民居北座,德记民居;方氏宗祠;水仙爷庙,王爷宫;云龙公墓,古桥,古井,“李广将军在此”碑,溪美三保国民学校。
除了文物古迹,溪美村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美食也是值得人们驻足和流连忘返的。其中舞狮和王爷诞就是热火朝天的节气习俗。喜粄、印粄、萝卜糕、赏灯,这些地方上的小食听来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呢。还有四老爹的发财记,听来也是亦真亦假,不知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能不能落在我的头上。
坐在大榕树下,呷一口甜润的山泉水,听溪流潺潺,闻着那棵桂花树的清香,香香的,很醉人。婆娑的榕树叶随风摆动,驱赶着热浪,我愿意就这样坐成一尊石雕,连同肉身和灵魂一起收藏。听着阿婆浑然天成的山歌,灵魂和肉身又一起震动!如清波细浪的一朵小浪花,尖尖的细细的;又如露珠滴落泉间,敲击一段生命的乐章;又似天籁之声在海那边回响,与之绝妙相配的是那金海银滩上“嗖、嗖”飞过的鹭鸟,谱成一曲空前绝后的世纪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