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初露尖尖角,最是风华绝代时”,是最初对西冲杨屋村的印象。每年夏天,我都想方设法地去一次,因为想看看那片海上盛开的荷花。在荷花池边待上一会,会把凡尘的忧愁抛到九霄云外,会让你变成一个静美的女子,不知今夕是何年,不管春花秋月何时了。
杨屋村又称杨厝寨,位于惠东县黄埠镇盐洲西冲北面。杨屋村三面环山,正面(东北面)为较开阔地,村后有小高地,称为龟形地,占地面积约25000多平方,是明朝时期的建筑群;屋宇、巷道排列整齐,祠堂、庙宇雕花清晰,布局合理严谨,围墙保护完好,已具有400多年的历史,民居大部分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屋。在沿海农村,杨屋村是一座保护比较完好的古村落。
到了六七月,是莲藕成熟的季节。杨屋村的莲藕成熟时节绝对不亚于荷花盛开的时候,一派丰收景象。莲藕肉质爽脆,藕断丝不连,不打渣,是食客们首选的桌上佳肴。不管是清炒莲藕、酿莲藕、莲藕花生,都非常的美味,据说还是一种滋阴补阳极品。由于品种好,已成为当地的特产。目前售价普遍较高,已成为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他种植的农产物有:水稻、番薯、花生;还兼出海捕鱼、捞虾、围拉大网等海上作业等等,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投入不断改善和完善,杨屋村近十年来交通道路建设发展非常快。1996年,投入350多万元修建盐洲至西冲公路,约15公里,直通杨屋村。深圳沿海公路沿村边海岸穿行,东面通平海、港口、巽寮旅游度假区。村道连接广汕公路(324国道),距县城4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海道距香港56海里,海运可达惠州港、汕尾、汕头、香港、广州等地。
杨屋村较有代表性的建筑有:石屋、大王宫、杨屋小学和方氏祖祠。
大王宫位于杨屋村左后角,杨屋小学左侧,为清代中期建筑。大王宫为三间二进廊建筑,面阔9米进深15米,夯筑墙体批灰,宫内无墙有柱,柱为石方柱,两进皆为花岗岩七架梁,穿斗式。头进为镬耳山墙,素胎筒瓦,滴水剪边;门为花岗岩方框斗门,门前三级垂带踏跺,门上有壁画;门设屏门,置于两后檐柱之间。中为天井,两边设廊。二进为硬山顶,阴阳瓦;厅中设神龛,内供大王神像。
相传古时,原本安详宁静、五谷丰盛、生活安乐的杨屋村突然有一天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妖魔将村中的牲畜全吃了,令村民恐慌万分。为了求平安,保太平,村民跪拜天地求神庇佑,感动了对面观音山的观音娘娘,观音将此事奏请玉帝,玉帝即令天上三大王爷下凡降拿此妖。三大王爷接旨后立即赶到杨屋村后山南门障,看到洞中有一黑乎乎庞然大物,大王爷眼疾手快拔出神箭,一箭就将怪物射死。众王爷一看,原来是一条大蟒蛇。从此,杨屋村及这一带恢复大平。附近一带的村民们为了感念三大王爷的功德,分别在杨屋村,李屋村和下坑村建起了三座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五为杨屋村大王爷生(诞)日,这一天大王宫香火旺盛,村中老大带领全体村民拜祭大王爷。村中要唱大戏、拒妖,各家各户会请亲戚朋友吃饭庆贺。
杨屋村传统美食和民俗庆典也是极其的丰盛和隆重。其中的做年(即春节)、神生社日、婚嫁、丧葬礼俗,都让人大开了眼界。春节是全民族的传统节日,杨屋村也不例外。不管是外出工作或在家乡的农民必须在春节“送神”日之前要归家(即农历二十五),而村中的长辈们(老大)要与村中贤达们商议春节庆典活动之事。请戏班做大戏,或请狮队舞狮贺岁等等。村中家家户户要备年糕、水糍,并将房前屋后、村里村外打扫一番,贴上喜庆的春联,意表去旧迎新。小孩们要在年三十中午洗好身子穿上新衣,大人给利是(红包)。年初一子夜备清香迎财神。糖料斋诞拜天神、拜庙、祀祖等活动。初一早吹班贺新年、讲吉利话,互致祝福、食汤圆、全人素食、禁用刀具、留才(不扫地、不冲凉),直至年初二才开荤。
似曾相识,我老家80年代之前也是这样的风俗,一模一样,现在回忆起来倒是记忆犹新。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丰富多彩,形成了一种十分繁琐而又十分丰富的丧葬礼俗文化,而杨屋村就是遵从这些礼俗文化繁衍生息,延续至今。
祭祀先祖,也是杨屋村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既表示对祖宗先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又有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幸福安康之意。拜祭时,村民们会在先祖坟前摆上贡品,由辈分高的长辈带领祖宗子弟烧香拜祭、读祝文、叩拜先祖。
现如今居住在杨屋村的人口还很旺盛,村里面的老人和孩子,看起来都非常的健康,也许和海边休闲的生活方式有关吧。村前村后还是一副安居乐业的状态,是完完全全的新农村景象。除了那些老屋带着历史的痕迹外,杨屋村的生活状态很有时代感。村民们都很喜欢运动,打篮球、排球、兵兵球、象棋、游泳比赛等活动。老人们都喜欢在树下下象棋、打纸牌,真是其乐无穷。杨屋村在吟唱的是一首新时代的经典老歌;而莲池上的荷花却把杨屋村打造成一个亭亭玉立的青春女郎,充满着魅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