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村三面都有护村河 祠堂内的木雕多数已变得黝黑,但仍可见雕工的精湛 文祐王公祠是村里最大的建筑,气势宏伟,木雕精湛 村里的老妪踩着青砖路,扶着古老的砖墙小心翼翼地前行 文祐王公祠屋顶的石狮雕刻仍气势逼人 宋末元初,一个叫王文祐的人为了本族的开枝散叶,从增城棠村迁到龙门县永汉镇。他选择了永汉镇以南,在永汉河西岸的一处平原安居,成为现在官田村的开村始祖。由于全村都姓王,故官田村又叫王屋村。 到了明末清初,王文祐的子孙耗费十八年建造了文祐王公祠、凌云阁等官田村标志性建筑,逐渐形成有建制的村落。历经约750年的繁衍生息,王氏后人已经传承到第二十五代,成为永汉第一大村,200多间清代古宅屹立近400年,至今仍保存完好,以王屋村古建筑群扬名于世。去年9月,王屋村终被认定成为“广东省古村落”。 建筑:风格玩混搭 镬耳铭骄傲 从龙门永汉镇镇圩里沿119省道向西南行驶约 和惠州客家地区的古民居不同,王屋村的古宅最先让人眼前一亮的不是高耸的防护围墙,而是极具岭南特色的连片“镬耳屋”。所谓“镬耳”,是指岭南广府民居两侧高出屋脊一截的山墙,它从侧面看颇像一个“凸”字,形状很像炒锅的两个镬耳,因此这种类型的房屋俗称“镬耳屋”。永汉毗邻广州,当地人亦把自己纳入广府地区,在王屋村看到地道的“镬耳屋”自然不奇怪。 最为有趣的“镬耳”当属王屋村北端的正门。该门牌楼的屋顶上“左耳”为半圆形,“右耳”为方形,在讲究对称之美的古代建筑中十分罕见。官田王屋村村委主任王治平自豪地解释道:“这是文武风火墙,方形代表的是文官的官帽,圆形代表的是武将的头盔。没出过文武人才的村子不能做这样的风火墙。” 王屋村也有不少客家风貌。王屋古宅占地两万多平米,房屋以文佑王公祠为中轴,坐西南而朝东北,中轴两侧200多间民居排列紧凑整齐,房屋间距一般不到 原来,官田王屋村的祖先在搬到广东之前就是地道的客家人。王治平说,官田王氏的祖先在北宋以前一直居住在福建莆田,开村始祖王文祐是祖先搬到广东后的第五世后人。“祖先在福建是讲客家话的,迁到广东增城、龙门一带,经过上百年的定居,慢慢融入了广府习俗,现在连方言也跟粤语差不多了。” 禾坪:功名碑耀祖 古井永不枯 穿过北大门的门楼,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禾坪。禾坪前排竖着的10副麻石功名碑十分醒目,碑上刻着的年号、科名不少已经模糊难辨。其中一块还较为清晰地刻着“咸丰壬子科举人”字样,推算至今已有160年之久。 旧时,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就可在宗族祠堂前竖起一支旗杆,表示为考取功名者竖旗。旗杆下方往往会立两块麻石块以夹住旗杆,族人考取科甲功名的情况就刻在麻石上,这对麻石被称为功名夹或功名碑,功名碑越多,越表示这里人才辈出。 王治平说,官田王屋村王氏一直是当地望族,几十年前禾坪上的功名碑何止10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中,所有的功名碑和旗杆均被拆除,散落到部分村民手里后,被当做铺路石或者其他建筑的一部分。直到2005年,保护古村落的意识被唤醒,王治平才陆续从各处回收功名碑,但仍有不少下落不明。尽管如此,官田王屋村族人历史上的家势也可见一斑。村里流传的一个典故是,在清代中期,天气好的时候,村里的达官贵人把祠堂大门一关,就在祠堂的天井里晒银子。 站在禾坪上面对王屋古宅,百米宽的古屋群蔚为壮观,青砖黑瓦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静谧安详。古屋群正中是文祐王公祠,祠堂大门左前方有一口同时期的古井,它曾经以一井之力供给官田王屋村上下几百号人的生活用水。 据介绍,这口古井的神奇之处在于其泉眼绝不受气候干扰,不论附近水池、溪流是涝是旱,古井仍然正常出水,“不论哪天,天光打开井盖,俯身即可打到井水。”王治平说。 祠堂:木雕神采扬 堪比陈家祠 王屋古宅中最令人瞩目的当数文祐王公祠。文祐王公祠在古宅群的中轴线上,是四进四合院式布局:一进为头门,二进为“世德堂”,三进为“福寿华堂”,四进为“祖堂”。 从头门开始,富丽堂皇的雕刻就足以让人大开眼界。头门正面墙由广东特产红砂岩石板砌成,上面略有风化的石雕仍不失精美。再往里走,屋檐、门楹、窗棂等大量木雕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图案多为祥云瑞兽、花草鸟鱼、历史人物等,连顶起屋顶的木梁都由霸气十足的狮子来支撑。 这些琳琅满目的木雕经过漫长的岁月早已失去了原来的色彩,但其栩栩如生的程度绝对可以和以各类雕塑闻名于世的广州陈家祠一较高低。比如三进福寿华堂的屋檐下就有这么一个木雕:一个梳着螺髻的古代女子左肩背一个包袱,右手擎一把竹伞,仰头对着前面穿长衫手拿折扇的男子。女子眼波流转,圆润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仿佛正听男子讲着有趣的故事。 唯一遗憾的是,这些美轮美奂的木雕有不少都有明显的切割痕迹,人物要么被削去了脸,要么被砍断了手,比如世德堂那个吹箫的姑娘正摆出陶醉的模样,手中的竹箫却早在“破四旧”中被砍去。 1989年,文祐王公祠曾进行过一次大修,沙石地板被换成了水泥地。现在世德堂的地板上还留有用碎瓷片嵌成的“一九八九”字样。嵌字的工人一定很有童心,因为他竟然在不远处用同样的手法嵌了一个当地特有的棋盘,在那里下棋竟也成了村内许多人共同的童年记忆。 保护现状 村民自主修缮很自觉 当地还制定了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规划 相比此前南都记者探访过的诸多古村落,官田王屋村当前的保存状况堪称一流。它不仅保留了完整的建筑规模,祠堂和200多间古屋很少倒塌、损毁,被拆除建新房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王治平表示,这是因为各所古屋的户主都愿意自行修缮。 据介绍,除文祐王公祠属集体所有外,王屋古村内的民居早已一一分派给村民。自从2003年该村被评定为龙门县文物保护单位以后,村民保护古屋的意识和意愿逐步增强。近几年来,只要哪所古民居出现漏水、开裂等状况,村委向户主作出说明,户主一般都愿意尽力维修。“即使是紧挨祠堂的那所白色小洋楼,现在主人搬出去后也愿意领取适当补偿,按照原有小四合院的模样重修。”王治平说。而作为族人所共有的精神寓所,祠堂的修缮维护一直都由全体村民自愿集资。 不仅如此,官田村按照“古村落型旅游地”的要求,已经把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官田王屋村列入议事日程,并制定了一个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规划。 古今传奇 石板路 县令运青石板告老还乡 从祠堂天井的侧门走出,便步入了纵横交错迷宫一样的民居窄巷。走在约 说起这些石板路,不得不提王氏后人津津乐道的一位县官。据传,一位王氏后人获取功名后,到福建一个县当了12年的县令。后来这位县令告老归田,返回家乡王屋古宅时,光装运东西的船就有几十艘。当时大家都以为船上运的都是金银珠宝,没想到从船上搬下来的都是青石板。这位县官就用这些青石板铺了好几公里的村道,还修了一条通往永汉镇圩的小路。 近年来,由于农田改造,一些村道不得不重新选址,村委又将这些青石板挖起来,改铺在村前村后的村道上,让这段历史得以延续。 凌云阁 人才辈出“捧红”魁星爷 王氏族人很注重文化教育,就在村中新建的文化广场边上,有一座3层高约 凌云阁首层供奉土地神,二层供奉文武二帝,三层供奉魁星爷。由于官田王屋村历来文人武将辈出,村内供奉的魁星爷逐渐在周边地区打出了名声。据王治平回忆, 临走时,王治平在塔内一层又翻出一块光绪年间的武官授官牌匾,牌匾已经残旧不堪,雕刻的阳文不少笔画已经脱落,上书“光绪二十年恩授武畧骑尉”。王屋村文物人才辈出,名不虚传。 民俗点滴 从古屋的“丛林”中向东南走出,又是豁然开朗一片广场。广场西侧有一戏台,戏台外是1000多平米的空地,不久前这里刚刚举行过一次当地特色民俗活动做棚。 所谓“做棚”,即由各村在每年正月自选吉日,家家户户邀请亲戚朋友到家中,搭起草竹棚大摆宴席,听戏唱戏,见面交流,增进感情。官田王屋村选定的“做棚”日子为每年正月十八。据有关史料、族谱记载和龙门县博物馆考证,从明未清初开始(约公元1647年),这种风俗在龙门县永汉、龙华、龙江、麻榨等乡镇流传至今,约有360年的悠久历史。 在王屋村,每年正月十八,家家户户都要摆上十桌八桌,备上最地道的家乡菜,热情款待四面来宾。王治平说,村内200多户人家,平均每家每户要招待五六十人,全村一天下来招待人数超过一万。 “做棚”摆宴席只有一天,但围绕“做棚”开展的唱粤剧、歌舞等活动却可连做三四天,这也成为老人们最喜爱的过节项目。 近年来,为助长古村声誉,还出现了村集体包办的公办“做棚”。比如今年,为了把“做棚”和“广东省古村落”的认定双重喜事结合起来,村委特意把古村落的授匾仪式推迟到今年正月十五。那天,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摆下了80多桌,村内外锣鼓喧天,鞭炮轰鸣,戏台上的粤剧也连演了4夜。 王治平说,“做棚”时,当地村民间的交流比在春节头几天的走动更为密切,这种古色古香的社交活动让村民们倍感和谐。 摄影:南都记者 陈伟斌 (原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