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记大屋封檐板上精美的雕刻 大夫第正门上的木横匾 墨园围门楼二楼正中央是一个神台。神台正对的窗口外,一派乡村景象 现在仍居住在墨园村茂记大屋的75岁老人陈锦信(左)、他的嫂子卢添婆婆和两个孙女 大夫第的梁柱、栱、驼墩、雀替上精美的雕刻与图案 墨园大夫第——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建,当年曾有各房家眷几百人在此居住。图为大夫第及其周边的古建筑群 村内的陈氏宗祠 这里可以喝上历经400年依然清纯的古井水,这里有火烧不穿的私家银库,这里出了惠州最后的武进士,这里的清代民宅现在仍有人居住,这就是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墨园村是惠州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其中最古老的文物建于明代。该村位列今年惠州市申报“广东省古村落”的17个古村之首。古村两位陈氏先人的故事颇为传奇,牵扯出村子的由来和其百年前的繁华。 两段传奇 文状元策马滴墨妙计圈地 墨园村现有人口1936人,以陈姓居多。相传陈氏祖先是清初的文状元,原籍福建。人称陈举人。由于和当地的武状元发生纠纷,所以在康熙年间举家迁居至此,距今约300年。陈氏家族日渐壮大,是村中第一大家族。“我们的祖先是(文状元)在明末清初时期从福建过来的,由于文状元打死了武状元,皇上要诛九族,所以逃难至此”,墨园村陈氏第十三代后裔陈炳汉一口“福佬”口音(即闽南语),复述着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 据了解,墨园村在明清时期就曾是周边地区的商贸文化中心,在广州、惠州及东江沿岸较有名气。其名称由来已久,由于当时是翟村村民先移居此地,于是陈举人向翟氏购地置业。翟村人给他们一盒墨水,说他们能用墨水围多大的地方,就卖多大的地方给他们。聪明的陈举人拿着墨水一路骑马飞奔,隔很远才滴一滴,滴墨圈下的范围就是墨园围,“墨园”之名由此而来。《惠阳地区地名志》中有相关的记载可为佐证。“听老一辈人讲,我们祖先到此先是教书,这地方原属翟氏,我们先人以此妙计跟翟氏买地。”墨园村陈氏第十三代后裔陈加禄说。现今,墨园村总占地面积298.7万多平方米,其中古村落生活环境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试想一下,“持墨策马圈地”何其巧妙! 最后武进士老宅雕刻历史 墨园村古屋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村中现存主要不动文物点有七处:大夫第、墨园古井、围门楼、老书室、茂记大屋、英记大屋、义记大屋。其中5项都是陈氏家族的祖业。当中保存最好的两座是举人陈泰的儿子的宅邸。据《惠州府志·选举表》记载,陈泰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戊寅科中举,可惜中举后不久就因病去世。陈泰的儿子陈兴于光绪二十四年中了武进士,根据清末《惠州府志》的记载,陈兴很可能是惠州历史上最后一名武进士。后来他主持修建了大夫第、茂记、英记、义记等建筑。 这些老宅里,现在仍有人居住。在清同治年间建成的茂记大屋居住的是陈锦信老人,他今年75岁了,一出生就居住于此,子女长大先后搬离老屋,他舍不得老屋,也没办法自盖新楼,所以还一直住在这里。茂记大屋封檐板上以不同年龄、不同神态的人物雕刻为主,像是记录着陈氏先祖某段不凡的历史。 一个困境 古村落的消亡和保护在竞速 墨园村古建筑的完好保存得益于村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建新房或修路,都不能破坏村中的古建筑和古道。村内有两人定期打扫、维护古屋。但是,万物总免不了岁月的雕琢。现在,古屋的外观保存较好,但其内部木构件如木屏门、仪门、檩条、花板、横梁、封檐板等有霉烂现象,日渐腐朽,或曾遭到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文革”时对文物的破坏尤甚。 一些传统的文化技艺也面临无人继承的境地。72岁的朱进春是该村元宵节游神活动——上元清醮等民俗仪式的传承人,64岁的朱伟文是墨园村协天宫理事会会长,他1999年退休后才跟随朱进春学习“鉴符”、“出煞”等民俗仪式知识。据两人介绍,古村原有的一些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即将失传,比如墨园村的纸灯笼制作人陈日誌,他继承了父辈的传统手工艺,在 关于目前中国古村落的现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古村落现在空前地进入一个消亡的加速期。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已到了紧急关头。 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细读它,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所谓的文化遗产抢救,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三方面缺一不可。古村落的消亡和保护在竞速。这也是墨园古村面临的困境。 (原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