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园村古村落是惠城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个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中最古老的文物点古井诞生于明代,距今约400年。墨园村在清初就曾是周边地区的商贸文化中心,在广州、惠州及东江沿岸都较有名气。这里的一砖一瓦,无不透露出几百年前古村的繁华,陈氏家族当年的显赫也可见一斑。 一、地理概况 1、地理、人口 墨园村古村落位于惠城区北部,横沥镇中部,周围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墨园村总占地面积298.7万多平方米,其中古村落生活环境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村内主要姓氏有陈、朱、曾、徐四姓,人口1936人,最早的于清初从福建漳州迁居至此,全部操“福佬”语(即闽南语)。累年平均降雨量1800~2000毫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日潮热,冬无严寒。 2、交通状况 墨园村位于东江北岸,古村落南距东江约 二、农耕生产、作坊商贸概况 墨园村土壤肥沃,农副产品丰盛,商贸繁荣,生活富裕;墨园人精明能干,敢于创新。那一排排的青砖黛瓦、高门大柱的古建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前人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个,更为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留给他们的经济观念。 1、耕作、养畜养禽情况 墨园村耕地面积13.15万平方米,以种植水稻为主,是“超级稻”示范基地之一,此外还多植荔枝、龙眼、西瓜、玉米、青椒等果蔬。20世纪80年代村民们开始种植西瓜,品种多样,有黑美人、无籽瓜、新红宝、麒麟瓜(黄肉瓜)等。90年代初期,西瓜盛产,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因此被誉为“西瓜村”。现村中有上百户人种植西瓜,全村年产75万公斤,均供出售或等外人来收购。甘蔗的种植土地不宜太湿,墨园村的土壤正适合甘蔗种植。因此,80年代开始村民就大量种植甘蔗,主要用于制造蔗糖。几年后,他们又找准了另一个目标:种茄子,很快茄子又成了菜市场的抢手菜。 村民多养鸡、鸭、鹅等家禽。 2、作坊、商贸概况 村内共有4间小商铺供应村民的日常生活用品。解放前,村里有多家糖作坊。种植甘蔗到制糖工艺全部由村民们自身完成,村民们常常将煮出来的黄糖装进罐子,务农回来的时候泡点蔗糖水喝,清凉解暑。解放后,大多数年轻的村民到深圳等附近地方学习厨艺,做起了厨师。陈国忠、陈玉辉是他们的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培养带领下,全村有400多人成为厨师,他们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有的在广州、深圳,有的在香港、上海,乃至在新西兰、新加波、美国和韩国等,因此墨园村也被誉为“厨师村”。20世纪80年代初期,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糖厂、林厂、渔业,现村集体经济以渔业为主,将鱼塘承包给村民经营。 三、人文概况 1、陈氏族史 相传陈氏祖先是清初年间的文状元,原籍福建,由于和当地的武状元发生纠纷,所以在康熙年间举家从福建迁居至此,至今约300年。由于年久失存,有族谱记载的始于光绪二十五年。陈氏家族日益繁衍壮大,成为村中第一大家族。墨园村至今还保留了独特的闽南文化,如每年元宵期间都要举办庙会,非常热闹,这一传统已保持了200多年。 2、村名由来 墨园村的村名由来已久,据《惠阳地区地名志》记载,村民在清初年间到此定居前,用墨水划定地界,因此有了“墨园”之名。由于当时是邻村翟村的村民先移居此地,于是陈氏祖先只好向他们买地方。翟村人给了他们一盒墨水,说他们能用这盒墨水围多大的地方,就卖多大的地方给他们。聪明的陈氏祖先拿着墨水一路骑马奔跑,隔远才滴一滴,所以围的地方很大,滴完墨水圈下的范围就是墨园围,墨园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3、代表性人物 据《惠州府志·选举表》记载,陈泰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戊寅科中举,但是中举后不久就因病去世。陈泰的儿子陈兴于光绪二十四年中了武进士,根据清末《惠州府志》的记载,陈兴很可能是惠州历史上最后一名武进士。如今,陈氏子孙有些在本地,有些移居深圳、淡水,遍布各行各业,或自己办厂。 四、建筑特性 墨园村古建筑有十多栋约350间,其中围门楼、墨园古井、大夫第、老书室、茂记大屋、英记大屋和义记大屋7处点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这7处文物点有5项是陈氏家族的祖业,其中保存最好的两座是举人陈泰的儿子的宅邸。古屋墙壁有一丈厚,双重门,有 1、墨园围门楼(协天宫) 位于墨园村墨园围前,墨园村的中部,北纬23°13'21.1",东经114°34'41.3",海拔高程23m,属于城垣城楼。门楼为两层砖木结构,单间,平面呈长方形,面积 门楼现保存一般,其南向近前为空地和鱼塘;东南向近前为“协天宫”;西向不远有“大夫第”、“老书房”等古建筑。墨园围门楼对研究清代本地建筑和民风民俗具有一定的价值。 2、墨园古井 位于墨园村墨园围大门左侧,墨园村的中部,北纬23°13'20.7",东经114°34'41.3",海拔高程22.5m,为明代水井。井深约为 古井保存较完好,其西南向近前为空地和鱼塘,四周民居较多;西北向近前为“协天宫”;西向不远有“大夫第”、“老书房”等古建筑。墨园古井对研究明代族群迁徙史、当地水井型制变化及人们的宗教意识等具有一定价值。 3、墨园大夫第 位于墨园村第19小组,墨园村的中部,北纬23°13'23.4",东经114°34'37.1",海拔高度23m,为墨园村陈氏祖先陈兴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所建。其占地面积约 大夫第主体保存较好,门前空旷,其东南约 4、老书室 位于墨园村19小组,墨园村的中部,北纬23°13'21.8",东经114°34'37.5",海拔高度23m,是清代后期墨园陈氏为教育村中子弟而建。书室总体布局基本完整,平面为长方形,面积298. 老书室大体完整,其东南约 5、英记大屋 位于墨园村19村小组,墨园村的中部偏西北,北纬23°13'24.1",东经114°34'34.8",海拔高度23m,为清同治时期的陈兴为其子所建。大屋平面接近正方形,占地面积1177. 大屋大体保存较好,其东约 6、茂记大屋 位于墨园村19村小组,墨园村的中部偏西北,北纬23°13'24.5",东经114°34'34.1",海拔高度23m,为清同治年间的陈兴为其子所建。大屋平面接近正方形,占地面积1177. 大屋大体保存较好,其东约 7、义记大屋 位于墨园村19村小组,墨园村的中部偏西北,北纬23°13'22.9",东经114°34'34.5",海拔高度23m,共有房屋4栋,为清代建筑。平面为长方略呈“凹”字形,面阔41. 大屋外观保存较好,其东约 五、古村落保护规划 1、传承与保护 一直以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墨园古村落的保护传承工作,安排2名专人定期打扫、维护古屋,发现古屋破损及时维修。村委会也非常配合古村落维护工作,村民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墨园人的目光总是向前的,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古建筑是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时,他们已经有了行动。村里一直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不管修建什么,都不能拆古建筑。村委会办公楼前的池塘叫藕塘,现在还保持着清朝时的样子。走在几栋古宅之间的村道上时,是一条保存完好的石板路,用青灰石板铺砌,圆润厚实,也是当年陈氏先祖筹建,连接着前述各个文物点。历经几百年,石板路现在几乎已被泥土完全掩埋。据村支书说,因为下雨天路难走,村里早就想修一条水泥村道,但考虑到这石板路是祖先留下来的,不忍破坏,这一计划就此搁置多年,但他们希望埋藏在地下的石板路能早点重见天日。 近年来,墨园村越来越重视古村落的传承和发展,致力于经济、民生建设,于2009年完成了村主道硬底化建设,提高农村经济社会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并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意识。墨园村村委会坚持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把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古村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古”为依托,修旧如旧,着力做好古村人文资料的搜集、挖掘和整合工作。 2、开发前景 墨园村的古屋是惠城区目前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一个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古屋已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而且墨园村距离广惠高速出口只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墨园元宵节活动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曾多次被《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报道,旅游规划、文化工作人员也多次到古村落观摩、调研,均对古村落的维护和开发作出高度评价。今后,我们将把墨园村古村落打造成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集客家、“福佬”文化为一体的宜居宜业旅游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