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600年古村落藏身博罗福田 两棵古树依偎守望山下村
作者:徐焕棠、张根、付士添    来源:东江时报    日期:2013-04-25 14:45:23

 

破旧的古屋里,小孩在玩耍。

 

山下村的小巷深而窄。

 

古村落大门保存完整。

 

博罗县福田镇山下村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占地1万多平方米,有各式青砖瓦房400多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富裕起来的村民纷纷在古村落周边新建住宅。慢慢地,古村落只剩下几位孤寡老人居住。虽然很多房屋都已经坍塌,但逢年过节,大家还是会回到村里的祠堂聚一聚。

 

两棵古树依偎守望山下村

走近山下村,村前两棵古树映入眼帘,一棵是木棉,一棵是榕树。木棉高大挺拔,仿佛一位威武的壮士不分时令不分昼夜地守护着他的妻子孩儿,守护山下村一方水土;而翠绿的榕树则如一位充满慈爱之心的女人,为他的丈夫和儿孙撑起一片温馨的绿色天空。榕树上,一根根细长的根须凌空而下,斑驳的躯干爬满了苔藓与青藤。两棵古树共同经历了数不尽的风霜,共同承载了岁月的艰辛和磨难,相互依偎守望着山下村。

关于两棵古树的年龄,山下村村民都说不清楚,只知道“小的时候,它就那么大棵了”。

 

3口莲塘相连如同护城河

在古村落的周边有3口首尾相连的莲塘,它们如同护城河般紧紧地环护着这座古老的村庄。面积最大的一口莲塘靠临村北,有20多亩,水已浑浊。旁边的一口则干枯,填了泥变浅了,一头堆满了垃圾。

以前,3口莲塘种满了莲花,每逢花开时节,莲香四溢。这3口莲塘不仅美化了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历代战乱时期起到了防兵贼的作用。当时,村民为防范外侵势力,在村口的大门楼中安装了一副重达1400斤的大铁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天100多个日本鬼子想进村扫荡,他们集中火力猛攻,终因莲塘深和铁门牢固无法攻入而草草收兵。莲塘边十几米高的青砖墙上,还清晰地留下了当年日本鬼子用枪打下的累累弹痕。如今,1400斤的大铁门已不在,好在刻着“国泰”字样的大门还保留着。

村里有一口约6深的小井,井宽不足1,井栏由一块巨石打造而成。古井虽小,但水源充足,清甜可口。几百年来,历次大旱之年,古井从未干枯。

 

400多间房屋连排而建

走进古村落,只见青砖瓦房中,有10多条整齐的小巷,全铺了鹅卵石或长而厚的石板。小巷深而窄,最长的环村小巷约有500。每条巷都有名字,其中一条上端有一块红色的石头,上面刻有“居由巷”的字样。

山下村古村落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有各式的房屋400多间,多数是青砖瓦房,也有泥砖瓦房。房屋的建筑模式和普通的客家围屋相似,部分房屋为三进上下两个露天天井,天井两侧分左右厢房。也有的房屋为独门独户,分排有序而建。古村落周围的房屋则连排而建,将整座古村落包裹得相当严实。

古村落因年久失修,很多房屋都已经坍塌,到处长满了杂草。古村落里还住着几位老人,但他们并不清楚古村落的历史。

 

宗祠与厅下相距10多米

山下村叶氏宗祠坐落在村中央。相传明初洪武年间,叶氏兄弟从异地迁到山下村,他们世代繁衍,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沧桑,从当年的兄弟3人发展到现在2000多人的庞大叶氏家族。

叶氏宗祠建于明末,分上中下三进。宗祠的正门有一副对联,上联为“枢密家声远”,下联为 “南阳世泽长”。叶氏家族祭祖、祈福、婚嫁、集会均在这里举行。

厅下则距离宗祠左侧10多米。这座以“衍庆堂”为堂号的厅下与叶氏宗祠一样分上中下三进而建。厅下为村里的公共场所,村民(含异姓人家)买灯(添丁)、办丧事等均在这里举行。每年年初七为买灯日。村中当年添丁的人家,在此厅设宴,村中所有的男丁均可参与免费聚餐,用餐及活动所需经费由当年出生男丁的“灯头公”共同分摊。

一般的客家围屋只设祠堂,而厅下则附于祠堂之内,大凡村中红白喜丧均在宗祠举行。而山下村的宗祠和厅下分别而立,显得与当地周边大多村庄有所不同,其原因尚不得而知。

 

(原载2012224<<东江时报>>)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