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福田镇山下古村座落于罗浮山脚下,于明洪武年间开始建村,占地15000平方米,计有各式青砖瓦房400余间,至今保留完整,是一个集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文化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体,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一、历史渊源 1. 叶氏族史 据山下叶氏族谱记载,博罗县福田镇山下村开村基祖为叶近愚,是叶正简的第13世裔孙,于明嘉靖年间由东莞横沥村尾(老洋平)迁出,迁到山下村。他们世代繁衍,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沧桑,从当年的兄弟3人发展到现在2000多人的庞大叶氏家族。山下村叶氏宗祠坐落在村中央。 2.村名由来 山下古村地处福田镇东面,因其位于罗浮山下正南面,是属华夏,取名“山夏”。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期间村人为书写简易方便将原来的“山夏”改为“山下”(也有写成“山吓”),一直沿用至今。 二、生态环境 1.地质地貌 福田镇山下古村,东经113°98′41.05″,北纬23°21′39.32″。位于珠三角东北端的东江中下游北岸,正对罗浮山,背靠东江,地势平坦,地质构造上位于紫(金)惠(阳)凹褶断东北西缘,村内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呈浅酸性。 2、气候水文 山下古村地处低纬度地区,濒临海洋,季风明显,属南亚季风气候。累年年平均气温22.3℃,以八月最高,平均温度29.1℃。累年平均降雨量1925.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2012小时,无霜期长达325~345天。古村地势平坦,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较适宜种植。 3.山脉河流 山下古村左邻福田河,正对罗浮山,溪流穿村而过流进沙河,最终汇入东江河。 三、资源概况 1.基本概况 山下古村由东边小组、刘厅、西边小组3个村民小组组成,村民共1000余人,皆姓叶。房屋的建筑模式和普通的客家围屋相似,部分房屋为三进上下两个露天天井,天井两侧分左右厢房。也有的房屋为独门独户,分排有序而建。古村落周围的房屋则连排而建,将整座古村落包裹得相当严实。保存较完好的有古树三棵,古井1口,宗祠1个,厅下一处,木雕、灰雕、木刻、石雕10余处。 2、交通概况 山下古村落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324国道(广汕公路)和205国道(广梅公路)呈倒“Y”字型,横贯博罗县西南和东北部,将博罗县与福田镇及古村连接起来。广惠高速、深惠高速等将古村落与惠州、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紧密相连;惠盐、深汕与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贯穿惠州市全境。省道244、255、340及县道连接博罗中部及东北、西南两角的城镇(包括福田镇),与国道、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了县域公路交通网络,将古村落与外界连接起来。 3.人文概况 山下叶氏自定居以来,古时有叶宝生曾任海南崖州县令。现代有叶达香,解放前曾任惠州税务局局长;叶进和,越战立一等功;叶梓明,越战立三等功。 4.农耕、手工业概况 山下古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水田面积约有1000亩,果林约50亩。据考证,山下叶氏刚到村里定居时耕地面积相当大,东至三条松(今长宁镇古泥塘村),西至金冈头(今福田镇荔枝墩移民新村),南至文书路(今长宁镇罗村),北至晒网石(今福田镇南楼寺坟场)。古村土地平整、肥沃富饶。农业主要以种植稻谷、玉米、花生、黄豆、莲藕为主;养畜家禽以猪、鸡、鸭、鹅为主;古村内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泥匠;从事日用品打制和维修业的有织匠、补匠。 山下古村在福田镇素有“莲藕之乡”的美誉。盛夏季节,大片大片的莲叶连在一起如同一把绿色巨伞铺在地面,微风拂过,莲叶随风舞动,颇为壮观。山下古村曾经也是有名的“甘蔗之乡”。鼎盛时期,村里就有9座土糖寮榨甘蔗汁,煮糖供应四方。 四、建筑风格 1.古建筑特色状况 中国古代认为,龟是一种长生不老的灵物,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而龟形建筑则暗喻着“长寿吉祥”。 山下古村居高临下,呈龟形而建,犹如一只巨龟匍匐于地上,相连的三口莲塘如同护城河,是巨龟的四肢,而古村所在的平地就是巨龟的壳。 2.建筑布局和工艺特性 “罗浮山下有一庄,独有山溪灌田庄。围前榕荫惹人意,围边四面水为庄。围内结构豪华宅,民心和谐护村庄”。村里的顺口溜是山下古村建筑布局的真实写照。 (1)两棵古树依偎守望山下村 走近山下村,村前两棵古树映入眼帘,一棵是榕树,一棵是木棉。榕树上,一根根细长的根须凌空而下,斑驳的躯干爬满了苔藓与青藤。翠绿的榕树如一位充满慈爱之心的女人,为他的丈夫和儿孙撑起一片温馨的绿色天空;而木棉高大挺拔,仿佛一位威武的壮士不分时令不分昼夜地守护着他的妻子孩儿,守护山下村一方水土。两棵古树共同经历了数不尽的风霜,共同承载了岁月的艰辛和磨难,相互依偎守望着山下村。关于两棵古树的年龄,山下村较年长村民都说不清楚,只知道“小的时候,它就那么大棵了”。 (2)三口莲塘相连如同护城河 在古村落的周边有3口首尾相连的莲塘,它们如同护城河般紧紧地环护着这座古老的村庄。面积最大的一口莲塘靠临村北,有20多亩。以前,3口莲塘种满莲花,每逢花开时节,莲香四溢。这3口莲塘不仅美化了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历代战乱时期起到防兵贼的作用。当时,村民为防范外侵势力,在村口的大门楼中安装了一副重达700公斤的大铁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天,日军100多人想进村扫荡,他们集中火力猛攻,终因莲塘深和铁门牢固无法攻入而草草收兵。莲塘边十几米高的青砖墙上,还清晰地留下当年日本侵略军用枪打下的累累弹痕。如今,700公斤的大铁门已不存在(1958年公社化大炼钢铁时被拆),好在刻着“泰围”字样的大门还清晰可见。 (3)一口小井可供全村数百人家饮用 在叶氏宗祠前进的天井右侧,有一口深约6米的小井。小井井栏由一块巨石凿打而成,井宽不足1米。古井虽小,但水源充沛,清甜可口。历次大旱之年,古井依然水源不断,从未枯竭,仍可供全村数百人家饮用。 (4)十多条古巷分布在古村落中 走进山下古村落,只见栉次鳞比的清一色青砖瓦房中,有条不紊地分布着十多条整齐洁净的小巷。大小、长短不一的古巷纵横交错,巷中有巷;小巷深而窄,最长的环村小巷约500余米。 (5)宗祠与厅下分别而立 山下村叶氏宗祠坐落在村中央一块宽阔的院地里。宗祠正门数百年来一直张贴着一幅上联为“枢密家声远”,下联为 “南阳世泽长”的楹联。叶氏宗祠始建于明末,该建筑坐东北向西南,通面阔9.5米,通进深31米,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三间三进。该宗祠主体建筑为硬山顶,镬耳山墙,青砖墙身,花岗岩墙基,砖木结构、木梁架。头进正脊为龙船脊、辘筒瓦滴水剪边。正门镶嵌石匾,原有阳刻 “叶氏宗祠”四字,“文革”时已毁。前檐廊设墩台,前堂两侧设厢房。中堂为人字山墙,龙船脊,阴阳瓦滴水剪边,堂内设屏门。上堂为硬山顶,镬耳山墙,上堂过去摆设的叶氏圣祖牌及部分木雕、刻文已在“文革”时期被毁,但供村人进香的香炉、案台依然保存,叶氏家族大凡祭祖、祈福、婚嫁、集会均在这里举行。该宗祠由镬耳山墙和人字山墙相合的建筑特色在我县较为罕见,而且斗拱、木雕、石雕、壁画、灰塑细腻精湛,对研究当地古代建筑和当地村民生活习性有较高的价值。 厅下则距离宗祠左侧10多米。这座以“衍庆堂”为堂号的厅下与叶氏宗祠一样坐东北向西南,通面阔7.5米,通进深28米,占地面积约210平方米,三间三进。该宗祠主体建筑为硬山顶,人字山墙,青砖墙身,花岗岩墙基,砖木结构、木梁架。头进正脊为龙船脊,中堂前两侧设廊,正中上方还保存有“衍庆堂”木牌匾,中堂的两根圆木柱上,分别贴着一幅长联,上联为“弘治创,同治修,三百余年子子孙孙承物替”;下联为“乃肯堂,乃肯构,百子千孙支支派派衍无疆”。在楹联上方,幸存着一块刻有精美图案的板檐木雕,颜色虽褪,但图案清晰可见,柁柱承托梁架,木雕、壁画精湛。厅下为村里的公共场所,村民(含异姓人家)买灯(添丁)、办丧事等均在这里举行。 (6)门楼与民居 古村落保存较好的古建筑还有门楼和容光堂民居。门楼坐东向西。门楼高约8米,面阔3.8米,进深5米,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山墙,辘筒瓦,花岗岩墙基,青砖墙体,用木棚隔成二层,大门正上方阳刻“泰围”二字,整座门楼灰塑及壁画清晰精美。 容光堂民居位于古村落的西侧,该建筑坐西向东,通面阔25米,通进深11米,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该建筑为砖石木瓦结构,花岗岩石墙基,青砖墙体,前檐墙体存有雕花灰塑,封檐板雕刻精美。前堂后置天井,上堂厢房用木棚隔成二层,厢房墙体设有花窗和花罩,右侧厢房设拱门和圆门,整座民居的木雕、石雕、砖雕、壁画、灰塑细腻精湛,而且保存较为完好,建筑艺术有一定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