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东楼村:广东省古村落
作者: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事处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3-04-05 11:09:50

 

一、地理、历史概况

东楼村古村落隶属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东江村委会,位于惠州市区的西南面,至市区15公里,至东莞市谢岗镇7公里。该村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北通东江,南近大亚湾,属潼湖冲积平原地带,为丘陵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和果树养殖业,亦颇便于海上交通与贸易。古村成莲花形分布,背靠南面山,面向潼湖。潼湖畔沃野千倾,水源充足。村落依山傍水,田园锦绣。

据古村落内的古墓碑记载,明初(约公元1368年)开始,东楼村就开始建村。东楼村原名东流村,元末明初,洪、冯、杨、鸡、吴姓先后在此结庐而居。明初年间,自袁姓从东莞上茶园移居于此才正式立村,取名为东流,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二、古建筑简介

1.古围墙。据说当年东流古村落人丁兴旺、财力雄厚,为了抵御外来侵袭,决定建造围墙。围墙由五姓修建,先修围墙后造祠。围墙底基宽1.5米,4米多高,面宽0.40米,长2公里,全部用青砖砌成,三年告竣。4米多高的砖石围墙把全村围了起来,只留东、西二门出入,晚上两门加锁,铁栏杆做门;建更楼,请人报更巡夜。工程宏伟,宛如城堡。据老人说:围墙用的砖石全部由帆船经海路运来。

岁月沧桑,杨、吴、鸡三姓相继搬出,而袁、冯、洪三姓却人丁兴旺,房屋越占越多,高峰时,三姓能出三百多青壮男丁握枪护村。

尊崇先祖肇基创业大德,约在明正德年间,袁、冯、洪三姓开始立祠修谱,从此古村落内有三处祠堂。

2.洪氏祠堂——敦煌堂。洪姓落基早,占住村中心地带,土地充裕,建了一间宽10米、深36的三进宗祠,名为敦煌堂。1971年,东楼联中生产队在“城墙下”打井,挖出铜钱二大缸(三萝),缸写有“隆庆”字样,埋藏地与洪代宗词成一轴线,相跟100步,估计埋钱者按堂的中线埋藏,证明当时祠堂早已建成。可惜1958年拆毁作公社饭堂,只剩下旁边一间私祠仍存。

3.袁氏祠堂——汝南堂。袁氏祠堂建于东门,名为汝南堂,门面按大金钟架布局建造,青条石柱,麻蓝脚,金钟架门面,大门两旁条石鼓壹,青石门框,石门坎,石门墩,门上刻有“袁氏宗祠”横额,横额两边刻有“三公世泽,一柱擎天”,前厅有一雕花屏风,屏风上面架有“两粤名家”横匾,前后厅之间一个石条天井,二厅供奉汝南始祖辕涂神位,瓦面流线形硬檐,船形屋喜鹊尾,宗祠门口,竖四块旗杆石、两根华表石,气势壮宏。

4.冯氏祠堂——始平堂。冯氏祠堂建于西门,名为始平堂,据传冯姓建祠堂时,请江西风水先生选真面目,以为东流溪环水抱,状如连蓬,穴在莲子,建祠应在冯姓聚居地中间,聚集人气、生气,承受天局,遂建一宗祠,一联合家祠,宗祠四周房屋环抱,在西门旁边,建一门楼,规格按宽为“金柜”,深为“天德”,雕梁面楼,甚为壮观。站在门楼下,远眺南面群山,旁倚清莹溪水,令人心旷神怡,子孙钟灵毓秀,财丁两旺,人口居三姓之首。

5.三姓公祠——侯王宫。在东流古村落外围——河边还有一处庙宇,是康熙年间,为增强东流的凝聚力,三姓族长筹备兴建,作为三姓集体活动场所,建成后供奉宋末名相文天祥,门前挂“三姓齐心千秋共庙,五门协力万代同村”楹联,名为庙宇,实为三姓的公祠,凡村中有大事情大庙就鸣钟击鼓,召集村民参议,庙前临梧村河,华榕如伞,恬静风清,潼湖水涨,买谷运货的帆船鱼贯而入,买货卖货又是另番景象。

6.泰兴大屋。屋座东向西,宽28,深25,正屋按上五间,下进五间的形式布局(即八房二厅)前进深8,下进深九米,正门大厅分上厅下厅,两厅中间铺一个宽2.8,深1.8的青条石铺的天井,天井左右,前后进中间左右留5盖二个回廊,前、后两进八个房间,都在回廊开门,左边的回廊摆放谷磨米对,天井右侧回廊作饭厅,右边座北向南有四间各36平方米长侧屋,3间住长工,一间作厨房,侧屋与正屋之间留一条三米宽的大巷,整幢大屋用料十分讲究,用漏糖、石灰、糯饭磨浆砌砖,水磨青砖到幢,白线勾缝,青石门框,青石台阶,瓦红地板,侧屋与正屋之间大巷建成一个大门,正屋大厅建一个大门,只留两个大门出入,大门成凹字形,大门装五厘米厚杉树门板,外加抽木横栅,门上面彩瓦烟裙,莲花托硬檐,雕花檐群显得雍容大方,青灰瓦筒瓦头,青灰小瓦,船形屋脊,甚为壮观。曾有贼寇串上回廊上瓦面,准备用绳从天井吊下,盗其财物。泰兴察觉,怕寇踩烂瓦面,掌灯扶梯请寇下来,许以回乡路费。次日至瓦面观看,虽经贼寇一夜踩踏,瓦面丝毫无损,其瓦面之坚固可见一斑。泰兴大屋雍容壮观,一气呵成,堪称潼湖房屋之首,与冯氏祖祠遥相呼应,相得益彰,虽经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它巍然屹立,整体结构基本完整。

 

三、其他古迹、古文物

东门门楼及石匾。东门门楼正方有一石匾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字,为端正的欧体字。

西门门楼。

古榕树。村内有6棵百年以上的古榕树,是古村落的“见证人”。

“镇村之宝”——贝壳雕刻。古村老人洪利良保存着一对上百年的贝壳雕刻,内容主要是《三国演义》的故事,被东楼村民当作“镇村之宝”。

古状元石碑。古村落有两块石碑,碑上分别刻有“欢承五代采舞璇闺”和“赐状元及第林鸿年拜书”字样,为林鸿年所书。林鸿年乃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即状元,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这块石碑距今已160余年,且为状元所书,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古坟墓。在古村落内有二座古坟墓,根据墓碑记载,该坟墓为明代洪氏祖先之墓。

 

四、保护与规划

1.根据古村落的古建筑的布局和现状,确定好古村落的保护规划区,并编制好地形图和规划图。

2.争取得到上级各级政府对古村落保护规划的高度重视,从财政拨出专项资金保护和规划。

3.加强村民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

4.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争取成为惠州市的旅游休闲度假的新亮点。

5.结合古村落的古建筑、传统风俗、传统小吃、民间故事等进行包装、宣传和推广,把东楼村打造成美丽的广东省古村落之一。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