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武村位于龙门县南昆山下的沙径镇内。这里曾是古缚缕与阳禺国交汇处,发源于周边五山的香溪河绕村而过,有一批近六百年历史的明清古码头、古街道以及大规模的祠堂与民居等建筑群。它已于2002年7月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省文化管理部门及当地政府重视和加强对古建筑群进行维修和保护,并将其开发成为一个新的文化历史风俗旅游景区,名为“香溪堡”。这些由于历史变迁和山河阻隔而长期被外界所遗忘的古老建筑,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观光、考察、寻古,一时游客云集,风靡远近。 时近仲秋,我随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采风团一行来到香溪堡。但见香溪河畔,山清水秀,两岸竹林修茂;溪映碧空白云、丽日;溪上蜻蜓、紫燕飞逐;溪下游鱼时藏时显。景致如幻似梦,美不胜收,不愧有“小漓江”之称。 与游客一道,分乘竹筏顺溪漂流。时有村姑、农夫,不时划来小筏,上载地产牙蕉、木瓜、柑桔等果类及溪河捕捞鱼虾类属向游客推售。语态和蔼,物美价平,别有一番特色风情。同筏乡导介绍,当地村民更有对唱山歌习俗。此山歌叫“龙门山歌”,集客家山歌及粤曲等长处,结合地方民歌风俗习惯而成,属原生态而不含商业炒作成分。村妇溪边洗衫或村民庆贺节庆,此唱彼和,尽抒日常劳作、农产集收之乐,或表人间爱慕情感,此情此景,更引人入胜。应游客需求,乡导即兴唱起一首山歌。歌声初歇,邻筏乡导随接应唱。如是我出你对,或你出我和,直把游客们的歌情也激发了,于是纷纷加入对唱行列。溪流时急时缓,对唱此落彼起,真似演绎了一出现代“刘三姐对歌”的活剧。 漂流数里,不觉到了下游对岸的功武村古商埠渡口。停筏上岸,埠头有一大树挂一青铜纹龙古钟。有人正在推撞,古钟顿时发出阵阵沉悠的响声向远方传播。带团的文史、民俗专家邹永祥先生介绍说:“这商埠渡口是古时龙门到广州往返的商贾必经之地,那口古钟叫‘许愿钟’。当地的村俗以为,只要村人或过往商客,将钟推撞三下,那么他们求吉利、祈平安的心愿就会实现。”我觉得它正体现了功武村人纯朴、善良的风尚。 古钟左侧,有花冈岩、红砂岩等古石阶数级,年代已久,疑是清明两朝建物遗筑。再走十步,有近年当地政府立的两块碑记,证实所猜不误。渡口上方,有望不边的大片竹林。林间有小路通向古村内。乡导介绍:“这条小路,古时叫‘龙关’,石板铺成,近二米宽,长达数百米,通到商埠正街;因后世事变迁,商埠没落,石道大部被泥土掩埋,路道变窄,才成现在模样。你们看,前面路边有一块大红砂岩的石匾呢!”大家赶过去一看,只见大石匾虽经数百年风雨摧残而失去光滑,但其刻有“万里龙关”四个大字及“清康熙建牌坊,乾隆重修刻”等小行字样仍可辨认,而字体刚劲隽永,显然是方家大手笔。乡导说,龙头不但是商埠必经之道,而且功武村旧习俗,村中青年结婚举行婚礼,都要在这里“过龙关”。谁曾想到这僻野村间小道,竟有这段“古”呢! 正街是古商埠的中心地段,长一里有余,从香溪河边古渡口贯通到此,又是功武村的中轴线。用青砖铺成,如人脊梁龙之身躯。自建村至今,村里人一直严格遵循搭建房屋不能侵占中轴线的原则,故多年来功武村往两翼扩展地盘,两侧的房屋密集程度和延伸距离相当,呈平衡之势。现在我们已不知当年的商埠的具体盛况如何了,但仍可从街道青砖严重磨损的深度,猜测当时商贸人员的往来及商贸的繁华。至于它是怎样衰落的,是否因清朝中后期的闭关锁国或外侮内乱,或河道水浅等原因所致,就不得而知了。 现时的街道,有村民商铺十来间,经营当地土特产,如竹笋干、红背菜、淡菜干、红豆、黑豆、河鱼干以及炒米饼等品类。这些土特产颇受游客青睐和争购。我曾即时品尝了其中一种叫“龙门王氏密蜂米饼”(俗称炒米饼)。此米饼状如银元,不用任何色素香料,为功武村人采用自然和农家自产物,人手工制作而成。米饼入口,甜、香、清、爽、苏等几味俱全,有别于一般的客家米饼,实为此品类之上乘。据乡导介绍,这米饼制作传统,在龙门多处乡村至少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民间走亲戚或年节往来,必不可少的交往礼品,以为寄托祝愿此彼生活之美满甜蜜——也就是说,这小小的米饼也同样浓缩了古老而纯朴、深厚的民俗乡情。 走到正街深处,一座墙体坚固、规模高宏的古建筑耸立在眼前。乡导介绍,这就是廖氏“五宅进士第”。它初建于清康熙六年,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建筑占地面积约9200平方米,以进士第、碉楼为中轴线,其两侧建民居住宅。其中进士第面阔23.6米,通进深56.3米。头进面阔五开间,红砂岩石墙基,水磨青砖墙面,人字风火山墙,屋顶狮子、博古图案作饰,屋檐下墙壁置砖雕、灰塑。左右为廊通二进,中间为天井。二进名曰:菑畲堂。堂前有四条檐柱,覆盆八角柱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三架用三柱后墙承重,后金柱间有木屏风,堂中悬挂一块木质“菑畲堂”横匾。三进为祖堂,中为祭祖厅,厅中有木雕神台,边框以木透雕挂落,有进士廖观星遗像,联曰“燕翼诒谋垂裕后,克绳祖武嗣光前”。左、右置房。四、五进为住宅房屋。四进设有宜休书室。民国27年(1938年),进士第左右青云小巷口的三栋房屋先后被日本飞机轰炸,后虽经由村民修复仍有当年轰炸的裂痕。 进士第后面置一座高四层的碉楼。青砖砌墙,红泥粘合,石灰填缝。外观方方正正,每层每室只开极小的洞口作为窗户,台阶导向小小的门洞。乡导介绍,碉楼曾有厚数寸的木门两扇,一扇门需两人方能抬动。据初步考证,这是广东省罕有的、历史最悠久的、规模最大的碉楼式古堡之一,虽历尽沧桑仍不失大家风范。碉楼,村民又称“女楼”、“红楼”。过去出嫁前的姑娘要在楼里住上一个月,学女工、修养容仪及接受“三从四德”等封建纲常教育,待学有所成,方出嫁。民国《博罗县志》曾记载有这村的数位廖氏贞孝女士。这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当年那些女子对封建婚姻不自由的种种幽怨,同时也似看到了作为中华女性的一些优良传统,诸如“孝、慈、温、良、工、俭、让”等,也在她们之中得以传承后世——世间的事都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好坏、是非,应作历史的分析。 走出正街,再行出50余米,就是廖氏宗祠了。它始建于明,清代易地重修,为四进院落布局,坐东南向西北,建筑宽近20米,进深达52.3米,正门前有一个广场。内主要建筑,两侧有封火山墙。头进的门内正中设一木屏风,梁柱为昆甸木,间刻有以“八仙闹海”、“穆桂英挂帅”等神话传奇故事为内容的浮雕,神形兼备。二进院落左右为廊,中有一座四柱歇山顶香亭,亭顶瓦脊饰麒麟花鸟灰雕,亭旁种植了各种花木,幽雅恬静。三进为正堂,正堂后方设有木屏风,屏风后有门与四进相通。四进的正中位置为“祖堂”。三四进均为硬山屋顶,龙船屋脊上置有人物花草、鳌鱼灰雕及绿色瓷质狮子等装饰,相当精致美观。这是一座很有建筑特色的宗祠,在构建布局上呈现“祠中有亭”特点,为国家宗祠建筑类所罕见,既充分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点,又有相近于江南园林的风格。我以为这不但是古人留给后世的一份不可再生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一份解读当时社会生活及人文历史的重要密码。 历史因人类的活动而开辟。功武村有十多个自然村,含有多姓氏落居此地。其中廖氏家人口最为兴旺,民间有“廖半县”(占全县人口过半)之说。功武村古生民先后有多人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其中也以廖氏家族为最。据功武村廖氏后人介绍,其族人主属广府语系。太始祖廖坚在宋庆元元年(1195)中进士,庆元三年任南海郡增城县令,后官至太尉。(另说是廖金凤)。至四世祖廖剩甫,于元至治元年(1321)任江西瑞州路同知,后在明洪武元年(1368)迁居功武村开基。这一脉廖氏世代为官。五世祖廖明义,曾任广东左副都元帅。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四世廖观星科举高中进士,五宅围按进士第格式进行扩建,1667年修筑碉楼,故五宅围又名进士第。清未廖氏迁建廖氏宗祠。总之,功武村廖氏家族自太始祖始至清未,崇文尚武,为官者众,其科考中举人、进士者,不泛其人。廖氏家族的崇文尚武之风,为龙门古村落的人文地理积下厚重的层次。这在当今时代,仍对今人后世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走出功武村,秋风正掠过竹林,发出一阵阵悦耳的鸣奏。这是大自然之风,又象是功武村的民俗、历史、文化之风,它留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