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思扬萧、杨、许、郑四姓人,各有谋生技艺,在多祝流行一句顺口溜:“萧馃、杨虱、许地豆、郑屋破竹来传后。”至今仍有小数人以此谋生。 萧馃 萧馃是指多祝人在街头摆卖的“猪肠馃”(今有人称冷粉)。摆卖冷粉的人多为萧姓人氏,这是他们祖传的手艺,远近闻名。他们在冷粉上加以叉烧粉、肉饼粉,不但在多祝生意兴隆,惠阳、紫金、海丰过往的客商必然光顾。最有名的是萧石成的猪肠馃。不知是与他的用苏村石打成的石磨有关,还是与他老婆独特的调浆手法有关,总之,她能蒸出薄、滑、嫩颇具特色的肠粉。加上萧石成调出的香甜不腻的豉油和特制花生油,入嘴满口香味。时至今日还是每天十多小时营业,座无虚席,长年不衰。“去多祝食冷粉”成了这一带人的常用话语。 杨虱 杨虱(指龙虱,又叫水洋居)。杨氏高围人最早到皇思扬开基定居,他们除了开垦良田沃地,认真从事农耕,他们还开塘养鱼,山坡种果。农闲时他们还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叫“径”,到水草丰盛的山塘、溪边捉龙虱、装龙虱。又以特别的手艺盐炒成金黄色的焦盐龙虱,不但香脆美味,且可以治肾亏,大人小孩都嗜吃。 许地豆 许地豆是指许姓人氏特别炒制的地豆(地豆是指花生)。下洋底那一大片肥沃的沙质土,种瓜子、种果,种豆、种菜,样样都行,其中许氏人的耕作技艺特别高超,种的甘蔗一条就有好几斤,花生结籽多,又大又精。他们炒制的“咸润地豆”、“咸酥地豆”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齿后留香,回味无穷。到圩日便到多祝批发零售,或叫小孩到街上、码头叫卖,以补生计。 香枝 “郑屋破竹来传后”,指的是破香枝。郑姓是最迟来皇思扬定居的,田地相对较少,只好以从商或是手艺谋生。解放前,多祝圩就有郑源兴、郑福兴等十多间较有名的商号,他们在圩上摆摊,卖水产杂货。女人多是在家破竹枝。西枝江边竹多,他们把竹子锯成等长的竹筒,然后又以特制的斧头刀破开,再开成大小相同的“香枝”(拜神用的香里面的小竹枝)。他们每天要破上万枝竹枝才能养活家人。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日久艺精,连小孩也会这种活计。 食品 皇思扬人除了善做丰盛的筵席酒菜外,还非常善于制作多种多样的小食品。这些小食品中大部分是逢年过节或办喜事时专做的,包括自吃和请客、送礼。小部分是做来卖的。粗略计算一下,共有三十多种。 在年节及办喜事做的又可分为甜、咸两类。甜的有砧馃(只在春节做)、印馃、发馃、糯米糍、糖丸、软糕。这些馃品的原料主要是纯糯米、甘蔗糖及少量芝麻、赤豆、花生米。砧馃的块头很大,一个重几十斤,要在大铁锅里蒸八—九个钟头才熟,颜色深黄,吃用时,先切成中块再切成小块。印馃,深黄色或红色(加洋红),圆形,直径十多厘米,厚不到半厘米,面上印有“寿”或者仙桃图案,馃内包有芝麻、赤豆粉。糯米糍白色,圆形,直径六— 平时专做到集市上卖的有猪肠馃、油糍、豆花、仙草、咸酥地豆、炒小龙虱及多种水果饯等。鼎鼎有名的猪肠馃,制作过程和炒的馃仔是基本一样的,只不过猪肠馃更软更滑,经锡盘蒸熟后卷成一筒筒,形如猪的大肠,故称“猪肠馃”,还有一套极其重要的工序就是煎花生油。把上好的花生油加进特殊材料(可谓祖传秘方)放进水锅里煎沸到一定程度即可。油香味扑鼻,百米开外都能闻到。吃时将馃切细,淋上香油和加料豉油。有人说,吃猪肠馃“连舌头都会吞到肚子里”,此话并不夸张。豆花由黄豆磨浆制成,比豆腐嫩滑,切碎加进糖膏,非常香甜可口。仙草(也叫凉粉),先把一种叫“仙草”的植物茎叶和水放到锅里煎熬到一定程度,过滤后,再放进番薯粉或米粉进行搅拌,最终成固体状,紫黑色,吃时切成碎块,加入糖膏,清甜爽牙又凉喉。咸酥地豆,是将八月豆(秋收花生)米用沙姜、五香、葱头、盐粉等材料腌一定的时间,再晒干后,用一定比例的海沙混在一起放进小锅里炒,炒到一定火候适可而止。再将海沙筛掉。用之下酒下饭,又香又脆,十分爽口。而小龙虱,是野草塘中一种小动物,其外形、颜色、大小似树上的金龟子,不过比金龟子稍长、稍扁一点。到秋天农活稍闲,有的村民喜欢去捉,捉时有特制的工具。捉到后先用清水养一段时间,使其排掉粪便,再用材料腌过,放进锅里炒熟。吃时感到一种特殊的香味,亦是下酒下饭之上品。萧姓人卖猪肠馃,高围杨姓人卖龙虱,许姓人卖咸酥地豆,都是有传统的。这三种小食品的名声远远超出了多祝范围,很早就有“萧馃、杨虱、许地豆”的美称。 原载《皇思扬》,皇思扬村委会编,杨城(惠州市民协顾问)主编,郑胜、许显基、杨汝符、萧延相副主编,银河出版社2011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