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博罗凤安围:典型清代客家围村 屋顶兼具闽南风格
作者:朱如丹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10-17 23:11:19

 

俯瞰凤安围。

 

 

 

三进堂屋从里往外看,形成回字形。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凤安围大鼓。

 

 

“咚咚锵!咚咚锵!”近日,博罗县湖镇镇一处乡村传来阵阵喧嚣的锣鼓声,5位广东省古村落考察专家寻声走进了该镇东风村林屋村民小组(下简称林屋村)。一座古屋大门外,一位村民使劲敲打着一个比人还高的大鼓,旁边一个小鼓在配合着。鼓手挥舞着鼓槌奋力敲击,跟在后面的多位村民拿着锣,随着节奏配合着敲。“这是我们村的大鼓,相传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逢年过节敲个不停,平日村民敲大鼓是祈求风调雨顺,家庭兴旺发达。”林屋村村民林新年说。林屋村有哪些特色?记者跟随考察专家一同走访。

 

凤安围的建筑特色

两条直街4条横巷将大屋分成“九厅十八井”

林屋村位于罗浮山南麓山脉,因背靠高山,山形像太师椅;村前远望是一片旷野,寓意凤凰可在此展翅高飞。村民祈盼过太平安静的生活,因此,村民将这个古村称为“凤安围”。凤安围因为居住的是清一色的林氏后人,也被称为林屋。

凤安围很壮观,原来总占地面积有100多亩,后来有80多亩被淹在显岗水库里。整个凤安围实际由3座三进堂屋及左右各两排横屋并列组成,有房108间。凤安围的门前屋内小巷铺设的都是麻石板,墙基半腰处也是大块的麻石条修筑,坚不可摧。外墙下半部由6条花岗岩石组成墙基,大门小门的门框都是用花岗岩建造。屋内的天井、屋外的防火道,都不惜工本铺设了清一色花岗岩石条。

凤安围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有两条纵贯南北的直街和4条东西走向的横巷,直街和横巷将村子分成9个方阵,俗称“九厅十八井”。小巷深幽,站在其中一个小巷门口,一眼望去,能连续看到四五个小巷的门框,宛如一个回字形。大屋内院落相连,曲径通幽,自成一体。凤安围内有两口建于清代的古井,井深15米,井水甘甜,村民无需走出屋外,就能无忧用水。凤安围街、巷相连,如不熟悉道路,走进去宛如进入迷宫。

凤安围大门两侧的房屋外墙,要比大门凸出一部分,当地村民说,这是特意如此修建的。在兵荒马乱年代,为防止强盗入侵,林氏族人在修建大门两侧房屋时,房屋比大门要凸出一部分,凸出部分设有枪眼和?望孔,如果强盗来攻大门,两侧的族人就可以通过枪眼射击进攻的强盗。记者站在一个?望孔往外看,大门空地上的情况一目了然。而外面的人却难以察看到屋内情况。

据说,修建凤安围的林氏后人先祖是商朝被纣王挖心的忠臣比干。传说比干被挖心后,其妻陈氏为躲避官兵追杀,逃难于长林石室,生子名泉,因生于林,被周武王赐以林姓,泉被封为博陵侯,并改泉为坚(取林中石上所产,节硬忠贞之意)。林坚即林姓人的受姓始祖。林氏族人从中原迁徙到福建,又辗转到了博罗县柏塘镇,其中一个林氏后人来到林屋村这个地方,修建起凤安围。

林氏族人出了不少人才,是一个书香世家。这个可以从大门的一副对联上略窥一斑:唐宋元明,十八状元三宰相;高曾祖考,三千进士九封侯。人才济济,让林氏后人常常引以为豪。

 

凤安围的革命历史

博罗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诞生地

让凤安围林氏族人值得骄傲的是,凤安围还是博罗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的诞生地。在1945年7月7日至次年6月是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1945年6月25日,东江纵队政治部在罗浮山白鹤观召开增城、龙门、博罗三县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有80多人到会,其中包括国民党员、政府军政人员、名流绅士、农民领袖等。会上,经东江纵队政治部主任杨康华提议,通过民主协商方式,选举了原东江纵队第五支队政治处主任韩继元为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凤安围的林俊生家。

当地村民说,林俊生是中共地下党员,他家是三进麻石青砖建筑,共有9间平房,面积约300平方米。当时他家左右两边厢房出口处相距5米的地方用铁闸拦住,国共两党双方不准越界,两边各自架有机关枪。凤安围大门外两边凸出的侧门分别挂共产党党旗和国民党党旗。同在一条村,东边共产党,西边国民党,两党两架机枪相对,但相安无事。

当时的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设区、乡、村政权,下辖新一区(博西区)和福田、横河等14个乡,人口约1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三左右。在共产党领导下,凤安围群众参加抗日民主政府组织的生产自救、开展减租减息和退租退息运动,积极参加民兵组织,维护治安,保护人民安全,打击日伪及反动势力,健全和建立农抗会、妇抗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东江纵队领导机关撤离罗浮山后,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于1946年6月间从凤安围撤出,转入地下活动。新中国成立后,2008年凤安围被评为革命老区。

 

凤安围的民俗

每年正月初七敲响凤安围大鼓

凤安围大鼓属民族打击乐,相传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村民敲大鼓是为祈求旺丁旺财,家族兴旺发达,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凤安围大鼓高1.7米,鼓面直径约1米,外表呈桐油颜色,鼓腰间箍一捆篾青条圈。在凤安围的林氏宗祠内,记者看到了一个相传有过百年历史的凤安围大鼓,鼓皮上还能看到一些细细的毛孔,大鼓身上写有林字。村民说,这个大鼓是用整块牛皮制作的。

每年的正月点灯日(凤安围点灯日是年初七。点灯时分买灯、上灯、结灯和“猎龙”4个阶段,十六结灯),敲凤安围大鼓尤为隆重、热闹。大鼓由4位壮汉抬大鼓,一人站在鼓前擂大鼓指挥,下面是林氏各家的人敲小锣,村里许多男子都参加。敲大鼓时,鼓声、锣声、鞭炮声、掌声、人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气势磅礴,场面感人。

每年正月初七晚上,凤安围村民举行的猎龙活动尤为热闹。猎,客家话是“赶”的意思。龙,是人们心中想象中的龙,是神明。正月初七当晚掌灯时分,凤安围的大鼓“咚咚”擂响,爆竹“噼啪”响,全村人都把家门打开,门开得越大越好,迎接“龙”的到来。凤安围以“猎龙”的形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专家点评

该村规模和深厚文化底蕴都达到申报省古村落标准

在凤安围仔细考察了一圈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孝祥认为,凤安围整体建筑保存比较完好,是属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修建的府第式古村落。他在凤安围房屋的瓜柱上,看到有明显康熙乾隆年间建筑使用的纹饰。这些纹饰是当时的大户人家才使用的,说明当时林氏族人已经很富有了。

唐孝祥表示,凤安围是典型客家围村,防御性很强,外墙由6层花岗岩石作为墙裙,坚不可摧。该村最大特点是以3座三进堂屋并列在中间,再扩以两侧横屋,形成一个围村的布局方式,这在其它地方是极少见到的。古村落的环境很好,其规模和深厚文化底蕴都达到了申报广东省古村落的标准,有很好的保留价值。

让唐孝祥特别感兴趣的是,虽然凤安围是典型客家围村,但其屋顶上建有龙船脊,在屋顶上建龙船脊是典型的闽南风格。而凤安围屋前是半月形的风水塘,这又是客家人修建房屋的习俗。在修建房屋时,林氏族人不忘祖先历史,把祖先从闽南迁徙的来历和客属地的建筑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

 

(原载2014年10月14日《惠州日报》)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