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给女儿就读时间最长、记忆最深的惠州铁路学校写点什么,一直未能完成心愿。今天恰逢教师节,终于拿起笔来,打开记忆的闸门,说说她求学成长的故事。
惠州铁路学校,是女儿的母校,也是她从童年到少年成长的地方。从一年级下学期到初中毕业,她在这里度过了八年半时光,留下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她成长的忧伤,青春的烦恼。
相比我们铁路其他频繁转学的子弟,无疑女儿是幸运的,一直在这里平稳的读到初中毕业。在铁路学校读书的好处很多,离家近,老师熟悉,基本都住一个小区,可以随时交流。
女儿最初在湖南省贺龙体育馆学习体操,因各种原因不能继续,于是在一年级下学期转学到户口所在地的学校——铁路学校就读。因是中途转学来,教室里没有多余的课桌。一个叫张春芳的老师从其它教室里亲自搬来一张课桌,放在讲台下面的第一个位置,女儿算是在铁路学校里“安家落户”了。
孩子回来跟我谈论的第一个老师是三年级的班主任罗杏露。这个女老师留着齐耳的短发,二十七八岁年纪,说话温温柔柔。女儿之所以会和我谈起她,应该是因为她管理班级的方法有别于其他老师,严格中透着民主,不随便糊弄学生,讲话守信用,一言九鼎。她把这个班级管理得荣誉感极强,上进心强。这也是女儿在小学阶段成绩最好的一个时期,最好的一次挤进班级前三名。
记得当时她们班负责学校后面一片草地的卫生,每逢女儿这个小组值日,女儿都会早早到校,扫地、捡树叶,把那片草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做课间操的时候,女儿班上总是能早早排好队,是做得最认真、动作最到位的一个班。女儿经常回来跟我“汇报”:妈妈,我们班卫生得表扬了,我们班课间操得表扬了,等等,言语间透着自豪和自信。我暗自高兴!
女儿喜欢跳舞,虽然动作优美,毕竟有体操的底子,但她音乐节奏感比较差,经常慢半拍,跟不上音乐节奏。那年“六一”,罗老师让文娱委员全权负责,从选人到自编自导排练舞蹈。结果女儿没被选上,她回来向我委屈地哭了。虽然心疼,但我也爱莫能助,假若是老师偏爱,凭个人喜爱点兵点将,我还能去学校找老师沟通一下,但老师不插手,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我总不好去求孩子的小领导——文娱委员吧!我只能劝女儿,不参加就不参加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她毕竟是孩子,这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就是天大的事了!她为此闷闷不乐了好多天。大约一周后,女儿放学回来兴冲冲地告诉我:妈妈,我参加跳舞队了!我问何故,她说是一个会跳舞的同学跟其他同学搞不好关系,自动退出了,罗老师就推荐了她。真是峰回路转,我替女儿高兴,鼓励她一定要珍惜机会,好好排练,别拖队伍后腿。那以后,女儿每次回来早早写完作业,把舞蹈动作重复练习好几遍,直到完全熟练才肯睡觉。女儿还告诉我,罗老师承诺她们,只要能拿到一等奖,就请舞蹈队吃大餐。孩子们练得更刻苦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她们班的舞蹈在“六一”比赛中果然拿了一等奖。罗老师真的履行承诺,带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餐馆聚餐了。其实我并不是很相信老师会真的请她们去吃饭,只是当时鼓励她们而已,没想到罗老师信守承诺,难怪这帮孩子如此服她。
因罗老师生产,只教了女儿二年,未能送女儿这个班到毕业,也因此女儿到六年级成绩下降了一大截。不只是孩子失落,我也失落。每次早上上班的时候,我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去看行路匆匆的人里,是否能再遇见她,可是好像一次也没碰到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小升初的那个暑假,我和先生带女儿去了川、青、藏游玩了一个月,回来时学校已经开始军训了。先生带着女儿去学校报到,初一的学生全部在操场上站军姿。先生来到女儿所在班级,转了两圈找不到老师,问学生:“你们老师呢”?于是,一个和前排学生差不多高,极像初中生的女孩走了过来,她就是女儿初中的班主任——吴艳老师。先生回来不无担心地说:这个老师自己看起来还是孩子,只怕管不住这帮学生呢!先生还用手比了比,大概不到他的肩膀高。
正式上课后,经常听女儿回来说她们班是如何如何的好,不论什么评比排名都靠前,最主要的是,同学们很喜欢英语课,也就是班主任吴老师的课。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去开家长会,果如先生所言,吴老师确实比较袖珍,属于小巧玲珑型。她一走进教室,个别家长就在底下窃窃私语:自己还像个孩子,这能管住学生吗?只见她往讲台上一站:“各位家长下午好,感谢在百忙中抽空来校参加家长会……”,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气魄十足,把下面一众家长惊呆了,再不敢小觑她。不是吗?能镇住家长的老师,管教学生肯定也不在话下。一个多小时的家长会,吴老师滔滔不绝,对班级和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还给家长们提出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建议,打破了以往开家长会说小话、打手机、磨时间的惯例,当她说“散会”时,家长们一窝蜂“扑过去”,找她问孩子情况去了。
女儿特别喜欢上吴老师的课,英语成绩一直稳定,其它各科成绩都还不错,每天回来都会讲些学校趣闻给我听。孩子开心,我更开心,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学生生活愉快更令人值得高兴的事了。吴老师对学习要求很严格,英语作业来不得半点马虎,但学生却过得很开心。她经常和同学们讲她读书、成长路上的艰辛,分享大学的快乐时光,以及现在恋爱、结婚的甜蜜,学生们们听得如痴如醉,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对未来充满向往。
都以为,都希望,吴老师能带这个班到初中毕业,然而,在初二开学时,女儿回来以近乎痛苦的声音告诉我,吴老师调走了。当时同学们都以为她生完宝宝会再回来接着带她们,可是没有,她修完产假后,直接调走了。初二结束,这个班的成绩一落千丈,当然也包括我的女儿。这样的状况,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即使补课,我都不知从何补起,哪科成绩都坐的是“直降梯”。女儿郁闷,虽然我也是五内俱焚,却仍要笑着安慰。
到了初三,学校要把原来的三个班调成四个班,女儿正好分到四班,这是一个重新组合的班级,不说成绩参差不齐,师生也要重新磨合,毕竟互相都不熟悉。
开学后,女儿回来给我报告了一个新消息,学校鼎鼎有名的张春芳老师教她们班的语文,就是进校时帮女儿找课桌的那位老师。无巧不成书,真是天赐的缘分,我心里想。之所以说“有名”,一是她教学严格,教学水平高;二是她穿着时尚,独立特行的个性。听说有人会托人情关系,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她班里。女儿喜忧参半。忧的是,听说张老师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甚至是苛刻。喜的是,听说她的课讲得非常棒。
那以后,女儿几乎每天放学都会跟我讲当天语文课的精彩,以及张老师的故事。张老师罚没有写作业的学生抄十遍;张老师表扬古文背得好的学生,还奖励一个漂亮的笔记本;张老师今天穿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关于张老师的消息源源不断地灌入我耳中。
有一次女儿放学回家,她夺下我手中正在择的菜,要我先不要做饭,她要趁着老师传授的知识正热,给我上一节古文课。我在沙发上一本正经地坐定,等着她上课。她学着老师的腔调,有板有眼地讲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背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时,我仿佛看到了张老师讲课时的抑扬顿挫,神采飞扬,女儿虽不及老师讲的那么精彩,却也是很流畅,对其中难懂的字词给予详细的解释。自那以后,女儿爱上古文,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张老师只是教女儿这个班的语文,并不是班主任,但是她主动担当了班主任的部分职责。相比男老师,她更加细腻和感性,在学生们学习、心理疏导等问题上,同学们更加依赖她,相信她。比如学生青春期的男女感情萌动,她作了很多有效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走出感情误区,回归学习正途上;也帮助家庭不和睦的学生解开心结。
我记得,有段时间女儿同学中间谣传她爸爸的一些传闻,女儿为此很烦恼。我和张老师无意说了这个事,张老师第二日则在班上借一个话题说道,子骞的爸爸很优秀,是散打冠军、最佳篮球员,也是一名帅气、有正义感的警官。自此,同学们不再私下非议了。女儿回来跟我说时,我心头涌起一股感动的热流。
毕业的那个学期开家长会,当班主任老师说散会时,家长坐着没动,东张西望,有个家长悄悄问“张老师不来了么?”当前后张望都没发现张老师的身影时,只得怏怏离开。后来我问张老师为何没来开家长会时,她说在参加另一个重要会议,还说早知道家长如此盼望她去,就该抽时间过来的。
毕业时,女儿班上的语文以88.6分的平均成绩遥遥领先别的班,较之开班时的60多分,在一年当中提高了20多分。女儿所在的班升学时有百分之六十考入重点高中,其中语文功不可没。
桃李芬芳,誉满天下!正是无数园丁的辛勤接力,才把莘莘学子送进了更高学府,走向美好未来。如今,女儿已经顺利升入大学,回首求学的路,十分感恩老师们的无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