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横江山水劲歌飞——惠州市委组织部张海平的扶贫故事
作者:周小娅(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8-12-21 15:21:00

 

横江村位于白盆珠镇东南部,水库之下小平原。宽阔绿堤之上,“白盆珠水库”大字醒目。远眺白马山青峦如黛,脚边白马河徐徐流淌,进村的柏油路气派敞亮,道路两侧高大的棕榈树风采夺目,民宿别致,荷池木栈,柑橘成爿。看到眼前的这番景象,你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两年来,这里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这一切,还得从市委组织部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张海平说起。

 

整治环境  整出清新面貌

 

2017年初,横江村来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要说陌生又笑语呵呵亲切得很,这位高高大大敦敦厚厚的年青仔是谁呢?原来他是市委组织部派来的横江第一书记张海平。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张书记放下背包着手做的三件事倒是稀松平常,一是去51户贫困家庭一个个走访,二是去村子里一些旮旮旯旯瞧瞧,三是去村里有名望的人家坐坐。无论去到哪家哪户,有时帮忙搭把手干活,有时就蹲在塌垮的旧房子旁聊聊,有时接过大哥老伯递过来的烟卷叭哒几口。

新官上任管垃圾

书记一来就走东家串西家,几天里跟村民们打成一片,也顺便将村情民俗摸了个差不多。这个村子,山青水秀,自然风貌尚好。但是放眼村道两旁,就让人皱起了眉头,倒塌废旧的房屋比比皆是,村民房前屋后私搭乱建、柴草乱垛、垃圾丢得到处都是,污水横流、畜禽乱跑,显得脏乱扎眼。要想把村子发展好,首先就要从村里的环境抓起,说干就干,且先甩出第一板斧“三清三拆三整治”。这下,有的村民不乐意了。我的房子塌烂在那里怎么了?我的垃圾几十年都是这么倒的要你管?我的鸡鸭到处跑你管得着?你们上面来的人,专门来搞这些鸡毛蒜皮的卫生,说白了就是做“面子活”。一时牢骚怪话多,张书记理解,但凡要改变面貌尤其是要改变习惯,就越是会遇到阻力。有个村民,烂屋子里放了杂物就是不肯拆,我的房子烂在这里又不吃你的饭,不拆。张书记连续两个周末坚守在村,对按要求需要进行清拆的废旧和倒塌房屋,逐家逐户上门走访,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为了做通这户村民的工作,前前后后一共去了十多次,就是这样和言细语地做工作,村民们的思想开始起了变化,从开始的抗拒到慢慢的支持配合。短短两个星期,共清拆废旧房屋38间,房屋面积2685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20吨。整治后的横江村,不见了那些垮塌的烂房,像铲掉了一块块霉斑,菜地规整蓬勃,鸡只们在果园栅栏围绕的专门课室里嘎嘎欢歌,有的房舍还绘制了大幅壁画,与田园景色交相辉映。

接下来,张书记又落实了几桩让村民和贫困户立马就能得益受惠的事情,一是投入了40万元对村小组所有道路架设路灯,实现了路路有照明,角角落落也有了照明。二是投资98万元建成了133KW光伏发电项目等等。讲实话,办实事,肯实干,村民们私下说,张海平这个书记可以有。

修村道踩惹了红火蚁

“这条路修好后横江村颜值飙升!”邻村艳羡。是的,村道谁都见过,可是少见横江村这么笔直豪放的村道。这条通往白盆珠水库副坝的宽阔大道1.8公里,好像是巨手一挥,将村子一分为二,风光两赏。村道原本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刚刚投入180万元进行了升级改造,铺上一层柏油,新划的交通线在乌黑发亮的路面上十分清晰明丽。

如果说升级改造第一主干道提升了村里颜值,那么新修建第二主干道则是为村子通经脉。过去的横江村为什么贫困?因为道路不通,环境闭锁,资源得不到融合共享。横江村扶圳村民小组有很好的温泉资源,温泉平均温度51℃,富含偏硅酸、钠、氯等元素。为了吸引和方便游客,横江村修建一条村道直通温泉是久已有之的愿望。如今,这条新铺设的路堪称大手笔,长约0.6公里、宽7米,打通新坡村小组与扶圳村小组之间的阻隔,可将扶圳村小组温泉的游客引入主村落,沿途赏花田,摘葡萄摘皇帝柑,再沿白马河风光带,或骑行散步或戏水美食,入住民宿,便是非常完美惬意的乡村之旅。

走在已铺设硬底的新村道,路边横江村引以为傲的两百多亩皇帝柑正值成熟期,伸手可及。摘下一颗尝鲜,瓤粒脆爽,极是清甜。张书记指着右侧的村庄说,你看那是碗窑村,因为过去道路不通,村民出行不便,多少土果土菜运出去都难,村子已经成为“空心村”,少壮都出门谋生计去了,村子也荒颓破败了,扶圳村温泉的游客也不会过这边来,旅游观光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现在修了这条路,沟通了几个自然村,便利到位。村子里三四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几乎天天都来这条路逛逛,说几十年来都没有这么大的变化,村里修好了这两条路,好比打通了任督二脉,将来我们村的发展就有盼头了!

可知,修路之初经历了多少艰辛。首先是勘察。原本村里请来专业队伍,张口要5万。噢,吃我们大户吗?我们自己来,信不信?张书记跟村干部们一合计,砍了几根竹子,带了几卷包装绳,扛起锤子木桩顶着烈日就干起来,大家都没学过,就用最老土的测量方法,有水田,荒地,山丘等各种地形,怎么样才是最直的,最安全的,最大限度减少占用村民田地的等等,在综合集体智慧的同时,连夜翻书,边学边干,钉一个木桩就是前进一步。有一天,张书记在挥锤大干时忽然感觉脚背火辣辣地灼痛,原来是踩到了红火蚁窝,他跳出蚁窝,随即一条腿就肿起来,十分恐怖,幸亏医治及时。就这么历险般地勘测下来,费时一个多月,省下了5万元,村干部们没有要任何补贴。然而,修路涉及到占用土地的村民有30多户,这才是更大难度的工作,有很多村民在外地,张海平带领村干部利用假期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其中一户村民,因前几年对政府征地界限存在争议,一直埋怨在心,这次修路又要占用他家的土地,张海平和村干部上门找他做工作,见到面就是被披头挂脸的一通谩骂,尽管如此,张书记也总是笑脸相迎,最后,这个村民被感动,同意让出自家土地。

沿新修的路一直走,至白马河新陂村小组段,一条桥梁正在施工,打桩机在轰隆隆作业,这座桥长30米,宽8米,老书记赖佛应说,为了能把这座桥建起来,我们张书记也没少费心思,上蹿下跳的去协调,积极争取援建单位帮忙建设,现在想想,真是不容易啊。这座桥名叫“碗窑店桥”,因为建桥地点名为“碗窑店”,是古时驿站,现在一桥飞架,不光方便今人,也令古人欣慰了。

 

引进产业  致富一方山水

 

“横江村的门面大气!”可不,横江村的颜值担当,还得算上村口的两栋徽派建筑,白墙黑瓦,尤其马头墙覆以小青瓦,有着错落明快的韵律美。这两栋房子前坪有一些施工人员在忙碌。张书记说:你看这里正在修建荷花池、木栈道、凉亭等,是个文化公园,那边要建一个较大的停车场。我们还利用废旧小学改造成了民宿,要将远方的游客留下来!张书记指点村间,滔滔不绝。在村里,他已经是著名的“村导”。建民宿的事,此刻的他应当是放落一颗心了。回想起那些激烈场面,这位客家汉子禁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好一番“斗地主”

斗地主,要问这地主是谁?张海平。斗他的是谁?部分村民。第一书记成了被批的对象,这事还得从头说起。自从担任扶贫干部的那天起,张书记就在不断谋划新项目,他想,横江村走工业的路子没基础不现实,前几年扶贫种植沙姜也不成功,唯有利用本村好山好水好温泉的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售卖土特产,开办农家乐,如果游客来了,能留游客住上一晚,那效益就更可观了,村民脱贫奔康的希望就有了。张书记与村干部班子反复研讨,达成共识,绣制蓝图。于是,他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去拜访一些发展乡村游的企业,只要一逮着机会就向人推荐横江村的资源,希望有人能来投资。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家专门投资做民宿的公司看中了横江村的自然资源,想和村里合作利用废弃的小学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家面向珠三角高端白领的中高端民宿。村委以土地入股分红,民宿落成后优先聘请村民到民宿打工,并定期开展农夫集市活动,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村民一听有人要来投资建民宿,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村民代表大会上,一窝蜂上来争利益,好像这个废弃的小学就是一块肥肉,见者有份要啃一口,不应承他们的利益就抵触、起哄,并且直接将矛头指向张书记,甚至上纲上线,还有的是猜疑保守不支持。有人说,你可能就是个“大炮书记”,讲得天花乱坠,不过就是渡渡金而已,搞砸了你就拍屁股走人,到时我们村民找谁去?一番“批斗”下来,张海平也懵圈了,召集的村民代表大会也在乱哄哄的气氛中不欢而散。

天黑下来,秋风更兼细雨,张海平心事沉沉在雨中行走,一种前所未有的沮丧涌上心头。自己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好不容易把项目引来,群众却不支持,难道这么好的项目就这样让它错失了吗?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老伯,看到情绪低落的张书记,走上前来拍着他的肩膀说,张书记,你不要灰心,只要你是为我们村的发展所做的事,大家迟早都会支持你的。听到老伯这番话,张书记心中一阵暖意,也忽然茅塞顿开。对,就从村里有威望的老人着手把工作做起,再一户户去说服。最终凭借这个办法,村民们就松动了,通过进一步协调,项目得以落地。

亲家对我们横江村很满意

走,我们去爱树民宿看看!途经正在修建的祠堂和半月形的鱼塘以及正在建设的白马河风光带,一路上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走上白马河堤,河水漾漾恬静,光漪耀眼。张海平用脚尖点点地面说,这块空旷地,将种上一大片黄花风铃,河对岸种植数十亩格桑花,两岸河堤是3米多宽的绿道,届时花下漫步,将是“前花未谢后花繁”的节奏。

大家站在太阳底下谈笑风生,忙碌中的爱树民宿工程师迎了出来,民宿已经接近完工,还有一个月就能开业,要不是当初张书记帮忙协调好村民的工作,今天我们的民宿就不能在这里落地,民宿负责人高兴地对我们说。说着又领着我们进了民宿,民宿里面的设计别具一格,比如花园餐厅、乡村图书馆、咖啡屋、无边际泳池等,让人耳目一新。据民宿负责人介绍,民宿落成后,按照保守的60%入住率统计,全年在这里过夜消费住客就有近万人次,这些游客给村里带来的消费是可观的。参观完民宿,在村道遇到了村民黄显荣,他说,这个月初儿子结婚,亲家来住了几天,没想到我这个老头子也充当了一回导游,带着亲家在村子里到处都走走逛逛,揭阳的亲家非常满意,说这个地方很好啊,女儿嫁到这里放心了!我们村里的变化可要感谢我们张书记。一番话引得笑声一片。

 

情牵百姓  温暖村落民心

 

一系列扶贫项目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对村民也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眼界打开了,看到了出路和前景。然而,张海平走家串户时,看到的一些场景紧锁他心头,时时刻刻提醒他,扶贫要扶在宏观远景全面发展,也要扶在家庭个体的情感深处,要有一双善良的眼睛,一颗温暖的心,一份能够帮到实处的担当,才能精准到每一个细节。

看到一个兔唇孩子心痛

张海平在走访一家贫困户时看到一个兔唇的孩子,他心头一痛。兔唇,平日也多听说,但亲眼目见还是心里非常难受。兔唇孩子的爸爸一脸愁容地说:我们夫妇5个孩子,有两个是兔唇,大的那个14岁,已经在汕头的医院治疗一次了,要去做二期整复术还没筹到钱。小的这个4岁,还没治呢,哪有钱去治啊,家里就靠我一人打工的收入,只能这样过一天捱一天。兔唇是先天性畸形,对孩子造成严重创伤。张书记心想,要尽快帮助这个家庭,刻不容缓,小孩的事不能耽误,越早治疗对小孩的影响越小。于是,他赶紧联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正好又碰到一位负责任的专家黄琼主任,张书记协调院方减免了一万多元费用,基本上不用患者家庭承担医疗费了。两个孩子的手术一举成功,父母感激得不得了。现在,两个孩子能自信地嘴角上扬,融入其他孩子们中间快乐地生活。正如王菲在歌中唱道:爱笑的天使/崭新的脸庞/不闪不躲/盈盈亮亮/一笑就飞翔……

我儿子可以带女朋友来家了

村道旁,一老阿婆在晒花生,看到我们热情地招呼去她家坐坐。她76岁,老伴86岁,就一个儿子45岁了,可是还没有娶到儿媳妇,就是因为之前房子破烂啊,儿子都没脸带女孩子进屋。现在可好了,扶贫让我家新建了房子,儿子也学了厨师技术,到深圳打工去了。以后村里来的游客多了,儿子也可以回来到农家乐炒菜,就不愁找不到女朋友了。阿婆一边叨个不停,一边去煮熟了一筐子花生。怪不得阿婆老两口看到张书记就像亲人一样,之前这户人家的房子是石头垒起来的,年久失修,灌风漏水,早就是危房了,搭帮扶贫政策,房子修建要10万多,因为有扶贫资金以及各方捐款补助,解决了4万多。新房虽然装饰简单,但采光良好,收拾得妥妥的,厅堂沙发的图案是一对对喜鹊登梅,好彩,老人儿子的婚事有指望了。

张海平在村民中特别有亲和力,他在贫困户家中走动是最勤的,哪个贫困户发生重大家庭变故,他会很快带领村委班子上门慰问,安抚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度过难关。20183月的一天,一贫困户家失火烧毁,张书记第一时间带领村委班子去抚慰,拿出1000元先期帮忙添置生活必需品,联系爱心企业,援助3万元帮助建房,过年就可以搬进新屋了。有位80多岁的老党员经济困难,全家人多年挤住60平方米的房子,张书记协调相关企业给予资助建房,帮助他改善了居住环境。两年来,横江村共协调筹集23万元帮助7个贫困户用于危旧房改造,筹集14.3万元用于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难,只有助学贫困户的下一代,才能更有利于让他们摆脱困境,帮扶到源头上。

村委会的办公楼不必“气派”

有人对张海平说,你们村道修得气派,村里民宿物业建得气派,村委办公场所却是最差的了,怎么不修气派一点呢?张海平确实没有想过要修建办公楼,钱要用在刀刃上,村里该花钱该努力的事情太多了,比如还要全面整治村庄生活污水,推进厕所污水和粪便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实行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新排、新陂村小组和横江河畔各建设一个生物厌氧污水处理池;建设白马河横江村河岸景观绿化、白马河横江村河岸景观绿道、白马河横江村河岸景观石椅及凉亭;建设文化室及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停车场等等,还需要努力引进投资者,企业和村集体合作形式发展乡村旅游业。这两年来,张海平把自己当作横江村人了,将全部精力都付出在横江。抗台风,几天几夜守护村民,在新陂村转移出一位老人,身后房子就垮塌了。平时还占用了太多的周末,去走访那些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好在家人都非常理解支持,他工作起来才踏踏实实。也正因为全力以赴工作在扶贫一线,他的视角和立场才是横江的。

*  *  *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我问张书记,来这里扶贫是不是很操劳?是不是心很累?他说:要说不累那是假的,但是人的一生当中,有那么几年时间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开过山,修过路,架过桥,建过屋,是值得庆幸的!是的,年轻的张海平胆识卓远,击水三千,他对扶贫工作的责任和担当,对百姓冷暖的关切和深情,对群众工作的认真和负责,都饱含在横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现在,横江村在他的带领下,迎来了脱贫发展的黄金期,正是山呼水笑,劲歌飞扬!

 

1、横江村口扶贫前.jpg

横江村口扶贫前

 

2、横江村口扶贫后.jpg

横江村口扶贫后

 

3、横江村主干道升级改造前.jpg

横江村主干道升级改造前

 

4、横江村道升级改造后.jpg

横江村道升级改造后

 

张海平察看新修村道排水渠.jpg

张海平察看新修村道排水渠

 

张海平访贫困户.jpg

张海平访贫困户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