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贫困村里的魔法师
作者:张燕华(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8-12-14 18:32:26

 

在我国现阶段,仍有不少贫困户的生存状态扯痛着国人的心、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央政策的号召下,帮助贫困户远离贫困、国民共同繁荣的迫切心愿,催生了一批批勇赴偏远山区、到山旮旯安营扎寨进行扶贫工作的干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兢兢业业,用汗水与真诚,为广大贫困户营造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

 

1、联新村的“四心”干部

 

2017227日,刚从军营里转业的张金华,才到惠州市政协上班不足两个月,就接到了去惠东多祝镇联新村进行对点扶贫的任务。面对未来的工作,张金华感觉既陌生又彷徨,能不能将工作做好、会不会辜负上级的信任?但军人的天性就是服从,这个从军营里摸爬滚打锤炼出来的铁汉子没有犹豫,他义无反顾地离开刚满月的妻儿,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百里之遥的联新村。

映入眼睑的联新村,农田里的杂草在疯长;危房烂舍不下上百处,活像衣不蔽体的褴褛老人可怜巴巴地站在眼前;彩球般的垃圾袋在空中飘飘停停,能忍得住满地垃圾散发出的恶臭,却避不开与人撞个满怀的污秽苍蝇。萎靡的村容村貌,让他不禁拧紧了眉头。

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改变之。这个曾在部队里担任政治思想指导员的优秀军人,是一个自律自强、雷厉风行的军人,他怀着“安心、专心、尽心、良心”的信念,像沙漠中的一棵胡杨,他把心扎扎实实地安在了联新这个省级贫困村。

联新村共有小塘、南溪、水口三个村民小组,主要靠种植水稻、蔬菜、花生、荔枝、龙眼等增加家庭收入,也有部分年青劳力外出务工。在常住的3381712个人口中,贫困户有79户共292人!贫困比例达17%,张金华不禁感到吃惊:这里为什么贫困?我到底该怎样扶?

揣着这个问号,张金华驻村当天就换上旧军装旧军鞋,也不要任何人的陪同,甩开飞毛腿就开始一户一户地走访。第一书记登门造访来了,可村民并不买账,反而对这位陌生的来访者充满了戒备之心,有的甚至闭门不见。可当村民晚上看见这位敦实的汉子再次前来敲门拜访时,就再也不好意思拒绝,把这位屡挫不折的张书记迎进了家门。

张金华夜以继日,他仅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就把总面积16.5平方公里的联新村跑了个遍,那双朴素的旧军鞋几乎把凹凸不平的乡道磨出了火星子。对工作执着的他为了找准一个贫困户的APP定位,不惜翻山越岭去核对信息,当时的乡道还没完成硬底化工程,在崎岖弯路上,汽车失控了,当他与司机从倾斜的车上爬出来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很快,他就将全村1710口村民的住址、年龄、性格爱好、收入高低、健康情况等倒背如流;贫困户的身份证、户口本、残疾证与银行卡等信息都复印、装订成册;79户贫困户有了台帐与电子档。这个以“安心、专心、尽心、良心”为座右铭的联新村第一书记张金华,在3月份的扶贫大数据APP检查中,以一份份翔实、细致、资料完整的答卷,漂亮地攻克了扶贫任务第一关。

 

2、把脉开药懒疾除

 

在走访村民时,村里的一些现象引起了张金华的警惕:有的村民对他人吃贫困补助而嫉妒;有的村民装病想成为低保户;更有一个母亲,为了让三个正值壮年的儿子生活有“保障”,居然教导儿子说:“你们以后都别结婚,这样就可以吃低保,政府能养老,还不用花钱娶老婆呢。”

不以贫为耻,还争当贫困户,看来思想上患了“懒瘤”的村民还不少。面对村民的愚昧和不合作,张金华深深明白,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袋是世上最难的事。

而村委的工作人员上班时,日上三竿不见影,下班溜得比兔子快。张金华决定把抓作风作为第一纪律:想要村发展、户脱贫,村委工作人员必须统一上下班、少抽烟吹水;人人做好份内事。一开始村委工作人员适应不了,半开玩笑半抱怨说:“张书记,你来了我们都要忙死啦,我们都活不了啦,你还是快点回去吧。”张金华又气又好笑:“行!你们几时脱贫,我就几时走!”

联新村有山、有水、有沃土,张金华决定:就地取材,在山水上做文章,让土地资源变资产,让村民远离贫困线——改良种植品种!在通过多方摸索求证后,他给联新村开出了脱贫药方。

别名为灵芝草的茨菇,有食用与药用价值,是港澳、潮汕与惠州等地区市民的桌上美味;惠州人的春节,还有“吃了茨菇就生儿”的风俗习惯;再说茨菇收成的时候正赶上春节,能卖个好价钱,冬前与冬后的亩产分别可达5001250公斤,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潜在商机,种茨菇是不错的选择。其二,种植粤标5号水稻。它的米质为国标和省标优质1级,亩产高,抗病能力强,且亩产比普通水稻要高出100公斤。

张金华拟了可行性报告方案上报市政协,为了鼓励村民种植,他细化了以下方案:一,请求上级按每亩1500元帮扶给贫困户作启动资金;二,协调县水利部门下拨320万元,沿着农田建陂头和水渠,给作物的灌溉提供便利;三,发动社会各届爱心人士赞助粤标5号谷种;四,联合周边活跃的潮汕商人,成立了日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门销售村民的农产品。上级见方案细致,项目切实可行,很快就批了下来。正当东风不欠,万事俱备的时候,这时村民却犹豫了。

“张书记,这样干不行啊。” 村民们纷纷把头摇得就像拨浪鼓:万一茨菇种下去,卖不出去咋办?补贴发不下来咋办?万一没钱买肥料咋办?万一不成功咋办……

曾在部队当指导员、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参谋的他并没有气馁,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张金华开启了无假日工作模式,挨家逐户地上门做沟通和发动工作,耐心地倾听村民的牢骚,换位思考村民的难处。“有党的扶贫政策撑腰,你们别怕,有困难就找张书记!不过,”他说:“党的政策是扶勤不扶懒,要想脱贫,天天送鱼给你吃不叫真帮忙,教你们用好钓竿才能保证不饿肚子,是不是这个理?”张书记做起思想工作来和风细雨,娓娓道来,村民心头的疑虑一点点消失了。

慢慢地村民发现这位外表粗犷、一说话就笑的扶贫第一书记一不打官腔,二不盛气凌人,处理工作从不敷衍了事,戒备心也就慢慢地消失了。2017年,贫困户种植茨菇24亩,种植晚水稻粤标5100亩,实现了贫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820/人。利好的消息给了村民极大鼓舞,2018年的茨菇种植上升至110亩,成为惠州种植产业扶贫的大项目。荒芜的农田绿了,村民的腰包鼓了,看到村民们满足的笑脸,张金华的心像灌了蜜那般甜,村民的“懒瘤”已除,懒疾已愈,标本同治,定位精准,这药方开得妙呢!

 

3、联新村的造血利器

 

在联新村,因患重疾或病残的无劳力贫困户20人,孤独无依的五保老人有10人,这些无劳力贫困户的生活咋办?

党和人民不会放弃对任何一个贫困户的帮助。为了能安顿好他们,市政协领导班子和张金华瞄准了联新村一处山地,准备在此打造一个长治久安的光伏工程。2017420日,光伏扶贫工程动工了,按照国家优惠政策,若于630日前能与南方电网成功并网,就可享受差价补贴。

村委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近57岁,连鼠标都不会用,张金华每天不仅要从田头地尾到村民家两头跑,还要到工地打上几个转,协调施工难题,督导质量与施工情况;晚上回到驻地,还要趴在电脑前完成每周创建新农村示范村项目报表、产业种植登记表、危房改造等五十多类工作表,一年里完成的各类表格绝不少于2000份。无论哪一条数据,都是通过调查取证、综合统计而来,浩大的工作量简直匪夷所思。工作力度与进度要抓,时间不等人,没办法,他只能把时间掰成秒来用。

眼看已经516号,距628日竣工仅剩月余,由于前期勘测等多方原因,预定要安装的562根水泥桩、3394片太阳能电板连个影子都看不见!这下可把张金华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他日吃不香夜寐不安,万一项目不能如期完成,预期的优惠与补贴就泡汤了,扶贫工程的损失可想而知!那段时间张金华顶着六月酷暑,奔走于多个部门之间,常常连水也顾不上喝,人晒得就像从墨缸里捞出来的一样。望着仍然光秃秃的工地,他觉得自己的心就像被架在明火上烧烤:临时指挥部在哪?应急预案在哪?逾期损失谁负责?……

在对施工方老总发出“九问”后,这个从来不怕累也累不跨的张书记无力地坐在坡地上,难过得抱住了头。工作上的苦让他有时会忍不住冲顽皮的儿子发火,妻子心痛地说:“金华,你心里累就对我说吧,你一周难得回来一次,孩子小,别对他发火啊。”妻子的温柔和理解如沙漠中的甘露,他慢慢平静了下来。后来在多方努力协调下,施工方加快了工程进度,628日,工程终于顺利完工,如期实现了与南电并网的初衷。至此,张金华悬了二个多月的心才终于落回心腔。

这个占地20亩、总投资约750万元的光伏发电容量达950KW的项目,年总发电量可达120万度,是惠州目前为止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按年利润117.6万元计,能给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5万元,村里的贫困人口每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3000多元,它是联新村脱贫兜底的最大保障项目。在驻村第一书记张金华用心、耐心、务实的工作中,产业种植与光伏发电这两个项目,扎扎实实地使扶贫工作落到了实处、村民得到了好处。

 

4、抠门书记用心人

 

天上的馅饼多了,同样会使人好逸恶劳。防微杜渐,疏而不漏,对待面临的每件工作,张金华无一不是尽心而为之,正因为这份心,好脾气的张书记也会有生气的时候。每次在帮扶机关带着资金与慰问来看望贫困户后,细心的张书记第二天一早必定进行家访,如果闻到谁家有酒味,他一定会骂人。因为钱是用来发展生产或增加生产投入的,他绝不允许村民胡吃海喝,他盯得比谁都死心眼儿。一方面是从行为上约束他们,帮他们逐渐走上“正路”,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学会统筹家庭收支,这才是长久之计。正是因为他的“死心眼儿”,村民对他真是又敬又怕,都说他“抠门”。

而他最“抠门”的一次,就是光伏维护费。一般通用报价是每年12多万元,随着时间延长费用也会逐年增加。张金华四处打听更便宜的报价,好不容易找到博罗一家公司,人家最低也要每年9.5万元,张金华还是舍不得,嫌贵。他找回原安装光伏工程的莫总,冒着挨骂的风险报出了3万元的底价。莫总听了果然不高兴:“张书记,这还不如叫我免费做?工程我加班加点地完成了,你……”张金华不折不挠,扳起手指头给莫总算了一盘帐:“这多付的9万,可以给贫困户买几千斤谷种、可以用45亩田的化肥,可以买好几批鸡苗,可以……”

“行了行了,我也有工人得养活吧?”莫总打断了他的话。

张金华诚恳地说:“我们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中间揣着的是良心。这个光伏工程就是联新村的造血器官,省下的每一笔钱都大有可为,您就当是对贫困家庭的积德行善吧,我们都感激您!”架不住他的软磨硬泡,对方总算答应了。张金华生怕他反悔,一口气签了5年的合同……

到村民家走访,绝不是拉拉家常那么简单。扶贫干部不仅要为贫困村的脱贫出好“一村一策”,还要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好“一户一法”。

扶贫先育志,从学生们抓起。在贫困户吴碧强家中,张金华看到吴家小孩子爱学习,可成绩就是上不去。他把吴家三个孩子叫到老吴面前,叫孩子们看看父亲长满老茧的双手:“你们有一个勤劳的父亲,你们要像他学习,做一个吃苦耐劳的人,立志改变命运,做有为青年!”他邀请惠州大学的学子给中小学生讲课;把在惠州城市技术学院当老师的妻子带到村里,教孩子们总结读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激励他们要做一个有灵魂、有技能、有品德的年轻人。

吴南彬奋发图强,第二年考上了大学;老二吴静娥考上了县重点高中,一年来成绩竟然前进了400多名次;扶贫二年来,贫困户的孩子中就有6个考上了大学。张金华逐一引导他们填报志愿,并给他们联系了一对一的帮扶单位。一向节约的张金华,悄悄给上大学的吴南彬塞了1000元,并命令他“到学校后给我记住三句话:不谈恋爱,不玩游戏,用心读书。” 面对这个比父母还要操心的第一书记,他们除了点头,还能说些啥呢。

自己嗜书如渴的张金华,也为村民设立了乡村图书室,搜集了各种关于技术、文化、生活、幼教等方面的书几千册,让村民能从丰富的藏书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充实自己,从书中看到另一个现代化的世界。

 

5、联新村的魔法师

 

村民的思想与经济脱贫了,可村容村貌还得与时代接轨。为村民打造宜居家园,张金华成了最用心的设计师。

为联新小学做教学楼防水加固、完善操场跑道、排水设施、学校围墙外观等设施,给予孩子们一个舒适的校园环境;在南溪与小塘,打造了村级文化广场和综合公共服务站,让生活慢慢富裕起来的村民消除精神贫困,忙中有乐,在娱乐中拉近彼此距离;联新村的残墙烂舍随处可见,不仅有碍观瞻,也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张金华向市政协申请了45万经费,为36户贫困户进行了房屋改造并拆除危房111间,使村宅焕然一新;乡道硬底化公路直达每户家门,上百盏路灯为夜行的村民保驾护行,村民们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晴天雨天都不再有出行危险。

张金华还雄心勃勃地计划,在光伏发电项目山顶制高点建造一个望亭和休憩小屋;在南边的鱼塘拟建一个农庄和垂钓台,开设养鸡场升级改造游乐场的休闲饲养模式,形成一片可观光、可游玩、可开发的旅游地,他要把联新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一个村民不晓得从哪里听到风声,说张书记要调走了,急得他晚上11点多还打来电话追问:“张书记,你千万别走啊!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呀?”这个曾是村里最牛的“钉子户”除了张书记的话,谁的话都听不进,张金华逗他说:“要是怕张书记走,那你得听书记的话呀!”村民几乎哭了:“我会听啊,你别走行吗?”

张书记是村民的主心骨,成了村民无话不说的亲人。从最初盼他走到现在怕他离开,村民经历了一个由疏远到认同、由认同到热爱的过程。张金华用他赤诚的心,换来了村民思想上的转变,也换来了联新村从村容村貌到经济脱贫的巨大变化。

清山清水清空气,稻花飘香远千里。在两年来的扶贫工作中,张金华已实现了当初“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改变之”的初衷,他就像一个魔法师,使联新村从一个风烛残年的百岁老妪变成了年轻貌美的窈窕淑女,老村焕发出现代城镇应有的活力与风采。田里的蛙鸣虫唱,不甘寂寞地传诵着丰收的乐曲。山恬水美的联新村,已成了最美乡间自由行的理想之所。

 

26号台风玉兔来临前,张金华挨家挨户检查安全。.jpg

26号台风玉兔来临前,张金华挨家挨户检查安全。

 

张金华帮村民检修电器.jpg

张金华帮村民检修电器

 

张金华走访贫困户.jpg

张金华走访贫困户

 

村道改造前.jpg

村道改造前

 

村道修建后.jpg

村道修建后

 

村民种植的茨菇与粤标5号 水稻.jpg

村民种植的茨菇与粤标5号水稻

 

市政协帮扶联新村建设95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全景图.jpg

市政协帮扶联新村建设95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全景图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