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宋湘寓惠诗歌风格和特点浅析
作者:黄柏能(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3-06-03 11:12:00

 

宋湘(1756一1826), 字焕襄, 号芷湾 出生于广东嘉应州(现梅县)白渡镇创赋管理区象湖村。祖辈务农, 父步云, 私塾教师, 母杨氏, 农耕为生, 家境贫穷。嘉庆四年(1799)四月会试中二甲十一名进士, 选翰林院庶吉士 、授编修 。就在这时, 八旬老父病逝,告假回乡奔丧;嘉庆六年(1801)春应惠州知府伊秉绶聘请, 任惠州丰湖书院院长, 二年后离惠, 主讲广州粤秀书院 ;嘉庆十年(1804)赴京销假, 仍留翰林院授编修;嘉庆十八年(1813)四月出任云南曲靖知府, 13年;道光五年(1825)升任湖北督粮道;道光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卒于官, 终年71岁。

宋湘一生71个春秋, 可分三个阶段:1、40余年寒窗苦读,潜心投考科举, 决心跻身仕途行列。2、在返乡奔丧期间, 被聘任惠州丰湖书院院长及粤秀书院院长共4年。3迩后回京任编修等职9, 出任云南曲靖、广南、永昌、大理等太守13, 最后升任湖北督粮道2, 20余年。

宋湘是清代中叶杰出诗人,诗坛巨擘, 在当时称雄粤东, 对后来的岭南诗风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甚丰, 汇集在《红杏山房诗钞》, 内容可分三个部分:1.未登仕途前, 作品有《不易居斋集》一卷、《丰湖漫草》、《丰湖续草》二卷。2.在京时作品有《燕台剩沈》一卷、《 南草行》一卷。 3.出任云南曲靖、永昌知府和湖比督粮道时的作品有《滇蹄集》三卷、《楚艘吟》一卷、《试帖诗》二卷等, 总计一千多首。

宋湘在惠州丰湖书院任院长二年间,利用课余,在“风日佳时,一艇一笠,未尝不出,出未不有”,共写了197首诗和赋,汇编在《丰湖漫草》(古今体诗75首、赋2首)和《丰湖续草》(古体诗124首)二卷中。这是宋湘给惠州留下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宋湘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誉为岭南才子,是闻名遐迩的一代文豪, 旷世少有的奇才。其诗风格俊爽磊落, 纵横驰聘,直抒胸臆, 重气势,重情韵,而不注重词句修饰,极富真情实感。前期诗歌富有雄直之气, 爽朗明快;后期沉稳练达,慷慨豪迈。

下面从宋湘寓惠期间所写的197首诗歌中剖析其内容、特点和风格,以及诗中所隐含的思想感情。

 

一、 酷爱自然 ,与百姓心相连

宋湘出生在山区农村,长大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对自然界的一切倍感亲切,直至高中“进士”后,还留恋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大多数诗作也离不开描绘自然景物。如《把钓》中写道“竹色低岸,山光落晚汀”,青青的竹低垂在弯曲的岸边,夕阳余晖把山光秀色映影在陆洲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垂钓,“一竿无暑到”,感不到暑热,“久坐得心冥”,坐久了也会感到心旷神怡。“花见鸥戏,水凉闻草馨”,风吹花草,露现白鸥在欢乐地嘻戏,阵阵清风,花草芬香沁人心脾。这是一幅风景柔美、娴暇恬静的“把钓”图。

《纳凉四首》,诗人通过初秋月夜纳凉,抓住“荷、竹、蝉、萤、风、雨”特点,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富有诗情画意。“窈窈披远香,泼泼出虚响。山雨日一来,我以耳鼻享。” 美好的山雨,带着荷花的沁香,阵阵落下。这时,我用耳和鼻分享其中的乐趣。这是一幅“荷雨”图。

“高柳半天青,斜阳下更明。一声一遮了,碧树如许情。” 高高的柳树,半个天空都显得青绿,在斜阳映照下更明亮。树上的蝉鸣,一声高过一声,碧绿的柳树好似在许情。这是一幅“蝉声”图,动静结合,有亲临其境之感。

《春郊一首》:“二月风轻桑叶低,麦花初合豆花齐。人家屋角莺啼滑,一树绯桃在水西。” 诗人描绘了早春二月,城郭农家的景色。桑叶低、麦花初合、莺啼滑、桃子红,各具情态。

《次墨卿太守无碍山房壁间韵》中写“钟声点点不归去,才有湖风吹月粼”,意思是:休息钟声响个不停,我不想回去,想在水波粼粼的银光月夜,享受送爽的湖风。诗人热爱湖山宜人的自然风光,写得自然贴切。

诗人在惠州丰湖书院两年间,利用课余栽花种草、一艇一笠游湖山,与湖上的花、山、水、风、月等物朝夕相处,当要离开湖山时,诗人以《湖上五别诗》表达恋恋不舍的特殊感情。

宋湘的诗作贴近百姓,与民众有深厚的感情。如《黄塘村晚》“……一村人家向背住,几段山田高下耕。贪看黄牛骑水过,不觉远寺钟齐鸣。”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被乡村耕牛吸引,看它过水直至黄昏。

《次夜又题》,描写春日的夜景“村犬答遥寂,邻舂留始疏。花阶亦虫语,灯檠且农书。” 意思是:农村狗吠声打破春夜静寂,邻居舂米声也渐少了,园中石阶内小虫在鸣叫,有的农户还在灯下阅看农事书。体现诗人熟悉农村,叙写入微。

《登准提阁望春》,“……槛外见收网,杯前闻叱犁。……独欲宿招提。”诗人在小酌时,好象听见外面渔人捕鱼收网的声响,又好象听到农民犁地的叱牛声。诗人很想单独留宿在准提阁,把繁忙、美丽的春景看个够。体现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思想情怀。

《湖居十首》,“僻舍联樵牧,余毡护犬豚。” 意思是:偏僻的寒舍与砍柴人、放牧农户相邻,有时他们的牲畜跑到我住房附近,我都会照管看护它。可见诗人与农户朋友的良好关系。

《白鹤峰谒东坡先生故居四首》“愧惠州饭,我生亦丙子”,意思是:我生于1757丙子年,这些年月惠州的米谷养活了我,深感内疚。诗人深知惠州与他关系密切,想做一番事业,感恩惠州对他的养育。

《闻春鸟》中写道“我无一亩田,心中万籽耘,我无一亩园,腹中千菜根,今夜闻春鸟,春山人未还。”诗人虽进入仕途多年,但还很了解农村,念念不忘农事。

一年春大旱,眼看插秧时令将过,诗人忐忑不安,彻夜难眠。当下了及时雨时,诗人则与乡民同欢呼。《得雨四首酬墨卿太守》中写道“ 野人惟醉饱,太守喜何其”,“俄顷分忧乐, 劝君歌一曲,黄犊背泥香。…… 忧愁复辛苦,无限慰邻翁。”诗中体现了诗人忧虑民生,急人民之所急,喜人民之所喜,“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思想高度。

 

二.田园躬耕, 享受劳作乐趣

宋湘一生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不脱离劳动。在22岁前,一边读书,一边务农;在惠州丰湖书院任职时,利用课余栽花种草;进入仕途后,身体力行与云南百姓改变荒山野岭,亲自带领民众散播松籽等。如《小圃杂咏五首》诗中描述他亲自栽种蔓豆、芭蕉、兰、菊、竹等等作物花草的过程及收获劳动果实的欣慰心情。“……而我雨得之,豆力亦大受,一日蔓一尺,十日殆可薮,晨兴课童仆,插竹援之走,有叶当有花,作荚大如拇,寓目气已清,佐飧理亦有。”意思是:我种下的豆得到了雨水的滋润,生长力极旺盛,一天长苗一尺,十天后料想花荚就多了。早晨给孩童授课传知识,课后在豆苗旁插上竹枝,让它向上蔓延,叶壮花多,长的荚就会象拇指那样大,举目看去,心欢气畅,作餐的菜也就有了。这是诗人亲手种豆的乐趣。

《盆菊》诗中,诗人说,别人种的菊花,高大茂盛象芹菜,“人菊高如芹”,我栽的菊,长得矮小,始终象个荠菜,“吾菊始若荠”。诗人决心改变它的长势,“粪菊复浇菊,徘徊修竹阴。汲井井水深,淘湖湖泥沉。时命共迟暮,菊当知此心。” 意思是:重新给菊浇水、施肥,几次搭竹棚给菊遮阴,想从井里汲水,水又很深;掏湖泥,泥又散落。唉!我的时年己晚矣,料想菊能谅解我的景况。诗人写这首诗己是48岁了,光景无几,时运不佳,他仍然吃力地坚持劳动。此情此景多感人啊!

《湖居后十首》之二,写道:“……回看手种树,既喜还自怜。昔我种树时,树才及我肩。今我来看树,我不齐树颠。” 意思是:回头看看亲手栽种的树,感到既高兴又可怜。过去我种树时,树苗高才齐我肩膀,现在来看树时,我还不及树顶高。诗中的“昔”和“今”,表明诗人过去和现在都坚持体力劳动。

(之十)写道“雨后起行莱,菜鲜花复黄。不知屐齿没,但爱新土香。……天许我住湖,住须万日强。案头笔一管,墙头犁一张。” 意思是:雨后到菜地看看,菜花黄青菜鲜。木屐没进烂泥中还不知道,只是沉醉在雨后散发新鲜泥土的特殊香味。诗人还说,天地既然允许我在湖边居住,应有所作为,一天要胜过一天。案桌上有一支笔,要坚持写作;墙上挂着一张犁,要坚持劳作。从这首诗中,可知诗人躬耕不止,热爱劳作,自强不息的精神。

(之七)中写道“……独觉湖上田,二顷颇不足。二顷亦易足,无钱买黄犊。黄犊若买时,当制一笛曲。” 意思是:我只是感到湖上二顷水田很不够,然而,二顷水田比较容易解决,最困难的是没有钱买小黄牛耕作,假若黄牛能买到,那是—件多高兴的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盼望有田、有牛的急迫心情,这是参与劳动的基本条件。

 

三.世道维艰 ,生活坎坷盼光明

宋湘在惠州留下197首诗赋,或写景,或叙事,绝大部分融入抒情,表白诗人对时局、人和事的态度、观点、立场。 如《忍死三首》写道“忍死复偷生,偷生后乞食。乞食在道旁,岁时归不得,我心伤以悲。” 意思是:我不忍心去死,于是苟且偷生,沿途乞讨。一年到头不能回家,我内心十分悲伤。上天啊!为什么还让我活着呢? 又如《仍币奉答墨卿太守》中写到“托命长秃更寻” 意思是:只得把自己命运寄托在亮而长的翻土工具上。这些诗句,反映诗人心中有所期待,挣扎地活着,却又无法摆脱困境、争取有所作为的难堪心理。

《题郑三晓园珠江送别卷后》,诗人回忆当年珠江送别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流露诗人年老暂居惠州的困境。诗中写道“我今滞惠州,忧伤百缠绕。瘦马无光晶,落日啮残皂。” 滞留惠州,百忧缠身,诗人自比如瘦弱的马毫无光泽,黄昏将黑,还在咬残留的草。

《秋海棠四首》,诗人以物喻人,写秋海棠“寄天涯、“花自生”,联系自己“君看花上泪,那不感人生”,“可怜心一寸,折折有天涯”的痛苦人生。

《独夜寄却范衍堂绍蕃》中,诗人回想前晚几个人饮酒时,因无钱付款,酒老板只得把欠数记在门板上的事。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的艰苦。

《寄陈榕溪师三首》中写道“十年官洗水,八口命悬丝,失路天难问。” 自叹做官十年,但家贫如洗,两袖清风,八口之家危在旦夕。人不得志时,请求上天也很难解决。

《广济桥晚眺》通过诗人登广济桥远眺,抒发人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如同江中浮杯沉浮不定,深感世道艰难,不禁羡慕起沙鸟悠闲自得的生活,“真怜沙际鸟,饮啄亦悠哉。” 以景抒情,情景结合。

《岁暮典衣见却四首》中写道“岁暮逼人事,先生难高眠。琐细不具陈,何可无一钱。”  意思是:年末到了,迫着人们去做许多事。这时,我也难于入睡。其他琐碎事不再细说,过年哪能没有一分钱呢? “背人解典衣,衣还人尽知。” 背着人家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去典当,典当不成退了回来,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八口仗寸舌”,家中八口人,单靠我教书的收入过日子。 “不如且吟诗,天东春微来” 不如暂且吟诗,光明温暖的春天就在前头。 这组诗,叙述诗人年关拮据,脱衣典当不成的困窘难堪的心境和盼望春天到来的急迫心情。

《除夕一首》中写道“今年风景了如何?一笑天涯独啸歌。” 今年光景怎么样?我对生活长笑歌吟。 这首诗,表达了处在逆境中的诗人,寻求摆脱苦闷的旷达精神和乐观的思想。

《柳生》描述了柳的特点,说明自然界万物生生不息,不必烦恼忧伤,表达诗人达观处事的人生哲学。

《木棉》,“赤腾腾气独精神 要对此花须壮士 不然闲向江干老, 未肯沿街卖一缗”。这首诗托物言志, 咏花而咏人. 巧妙地体现诗人凛然正气, 胸怀豪迈 ,决不随俗处世的高洁情怀。格调高雅, 即景抒情,精巧圆熟的手法,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憎匪爱民, 针砭世道时弊

宋湘所处的时代,社会动乱、匪徒横行、战事残忍,给百姓带来莫大痛苦和不幸。诗人在诗歌中均有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百姓深切同情,对匪徒深恶痛绝,针砭世道的黑暗。如《惠州感事四首》中描述:“杀人今如草”,“苍生骨欲鸣”,“处处闻吹角,家家此断魂”,“可怜闻野哭,一月不销沉”。

《舟过派尾讯匪徒作乱处》中描述:匪徒作乱时“杀气山犹暗,风醒鬼亦迷”,“百年消此劫,惆怅夜枭啼”的悲惨场面。

《寄书惠州去一首》中描述:“博罗剧可怜,血水涨如天。昔时万家屋,今吹一缕烟”,意思是:博罗形势剧变,多惨啊!死人的鲜血满天满地,到处流淌。这里原是万家炊烟缕缕,而今只见炊烟一缕。

《湖上感怀四首寄伊墨卿先生》中描述:“乡愁岁暮真多感,白骨黄尘况万家,谁信罗浮枝上月,曾经连月照悲笳。” 意思是:现在正是年末,思亲乡愁,感慨良多之时,却黄尘迷漫,白骨遍地近万家。有谁能相信罗浮山上的月长伴着悲哀的笛声照射着残酷厮杀、尸骨遍地的惨状呢!诗人面对现实,心神不定,闷闷不乐。他在诗中说:“伤离伤乱总含情,破榻残灯梦几成。” 意思是:人世间的分离,社会的动乱,总令人伤感。我躺在残灯下的破床上、连做梦也在思索。

《盂兰词》中,诗人通过盂兰节的传说,揭露当时社会人不如鬼、生不如死的社会现实,“鬼不怜人人怜鬼”,“生前分离生前苦,死后心肝已黄土”,“今宵独哭孤儿女”。诗人对时局发出悲凉的慨叹。

 

五.待友真诚 , 常怀感恩之心

宋湘社交广,朋友多,主要是文人诗友,他们间经常题诗作对,互相赠答,就是对邻居朋友、平民,亦十分尊重,特别是对老师的培育之恩,常怀感恩之心。在《丰湖漫草》、《丰湖续草》诗集中均有诗作记载。

《寄陈榕溪师三首》,“只有胸填血,都无泪沾巾。艰难恩尽负,天地我何人”,“苍茫频北望,一老尚风尘” 意思是:我只有满腔的热血,却没有流泪沾巾。恩师生活上艰难困苦,我未能竭力帮助。在天地人世间,还有什么脸见人呢?我常常向苍茫的北方望去,然而老师还在艰难度日。 老师是诗人“生平第一知己”。诗人会试落榜后,在京都三河县令陈榕溪官舍受业三年。这首诗,反映诗人无能帮助业师排除困境,以报业师隆恩,深感内疚的心情。

《梅修重有浙江之行赠别二首》,“相思但看湖心月,有汝清光有我秋。”意思是:你我想念时,可看湖中的皎月,咱俩的情思都寄托在两湖清光秋月中。可见诗人与同年进士梅修(陈寿棋)友好甚挚。

《……晤于珠江墨卿太守舟中……》,“相识相逢总有情,浮云飞鸟笑前因。君看海上千秋月,才照今宵三个人。” 意思是:相逢相离总有巧合的机遇,浮云飞鸟会笑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你常看江中千年皎月,思念远方同年,现在我们三人(即诗人、陈梅修、墨卿太守)有缘在这月夜里相会团聚。这首诗,说明朋友间情谊至深。

《赠冯秋山别驾移守甲子所八韵》写道:“壮怀知感恩,老句必精神”。意思是:胸怀壮志要懂感恩报国,看了我写的老句陈词必定会精神振作。这诗体现朋友间相互鼓励,共同进取的精神。

《重过六如亭题壁三首》写道“白鹤峰前自故居,寓公魂魄近如何?年年社饭思量甚,莫向东风草满圩。” 意思是:白鹤峰前是我的居所,寓附着苏轼魂魄,他近况如何?不管春天野草满地,都要年年用饭肉去祭拜他,表示我思念之情。宋湘推崇苏轼,同情他被贬的遭遇,盼望他能早日昭雪,这是诗人肺腑之言。宋湘诗集中,近十篇的诗是以苏轼的名为题,怀念苏轼。

《赠陈仲卿昙》诗高度赞扬陈昙文章过人,是岭南文学界的清代诗人。

《僧以菘谢又付一首》“深谢山僧菘一束”,意思是:山中僧人送一把菘菜给我,应该深深地感谢他。

 

六.风格独特, 客家民歌情韵

诗人出生于山村,贴近群众,自幼受到人民群众口头文学的熏陶,尤其客家民歌,宋湘从小就特别喜爱,成了他终身不渝的感情。他大多诗作融入客家方言,善用白描手法,富有客家民歌的情调和润律,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深受欢迎。

《丰湖漫草》中写道“丰湖一尺草,乃是劳动歌”这是诗人在生活中,深入观察的总结,也是对劳动者创造一切的肯定和赞颂。诗风得意娴雅,闲适恬静。

《西湖棹歌十首》中写道“三月花开湖草青,踏青都上六如亭。渠侬嫁得好夫婿,听说前生渠念经。”“半径人家半卖樵,下郭人家养鱼苗。黄塘人家半耕种,城里人家来造桥。”

《绝句三首》中的“一山重一水,一水涵一天。可惜湖上客,不耕湖上田。”

《白鹤峰谒东坡先生故居四首》,“晨起支尺,来上白鹤顶”

《湖居后十首》,“昔我种树时,树才及我肩。今我来看树,我不齐树颠,树年长一年,人年老一年。一年犹自可,年年何可言。”

《墨卿先生惠竹 走笔戏谢》,“遥怜贫太守,煨少一盘春。”

这些诗歌都写得明白如话,朴实自然,融入了客家方言,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看得懂,好理解,人民群众好欢迎。诗人不论写景、叙事,或抒情,均达到了条理畅达,气韵生动的境界。这些诗歌中,语言质朴,内涵深刻,饱含着宋湘对国计民生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此外,宋湘倡导诗歌要革新,要自成面目,“我诗我自作”,“赏其写我心”,不因袭前人牙慧,受陈规法则的束缚。反对“涂脂传粉画长眉”添枝加叶,或弄虚作假的作法,要有自己的精神、特点。“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各还命派各精神”,“若使自家无曲子,等闲铙鼓与笙竽”,“读书万卷真须破,念佛千声好是空”,以上诗句意思是:读书万卷,要读得活,借鉴有益的经验,不要死搬硬套。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其他再多也无用。要锐意创新,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诗篇。

综上所述,足以说明宋湘的诗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之所以会留传至今,其根本原因就是他的诗贴近群众,反映百姓的心声,写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因此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推崇。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