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保护古建筑需对历史心存敬畏
作者:袁斗成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10-28 16:29:50

日前,当广东省古村落考察专家们来到龙门县永汉镇合口村时,被依山而建、建筑宏伟的合口围所吸引。当获悉古围屋因为今年5月一场洪水受损,村民集资维修后才有了现在的面貌,专家们纷纷对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表示称赞。(10月18日 《惠州日报》)

应当说,保护古建筑和古村落是个“技术活”,必须倾听、尊重专业的意见,至少坚持“修旧如旧”。然而像合口村的合口围,今年5月遭遇洪水受损,村民主动集资维修,这种自觉的文物保护意识弥足珍贵。涉及古建筑的修缮等问题,政府要扛起大头,也可发动民众集资,或吸收社会、海外同胞的捐款,当然,引入市场资本适当开发也未尝不可。

如果说合口围等古建筑展示了祖先的精湛技艺、文化认同,是数百年来历经风雨沧桑,代代传承、保护的成果,那么,那种对人文资源、悠久历史的认同,更应成为一种长期坚守的精神。古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首先要防止遭到破坏,然后才是如何转型和创新。当然,更要留住原汁原味的文化生态,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感摆在第一位。

合口围广府式围屋等历史古建筑所沉淀下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那是一片宁静、古朴的净土,诉说着沧海桑田,寄托着美丽乡愁。时过境迁,也给现代人提供了享受休闲慢生活的场所。历史古建筑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不仅有责任和义务让它们再次焕发生机,更要避免古村落的各种“印记”消失。或许,坚守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历史文化心存敬畏,才是古村落保护的根和魂,要比法律约束更能深入人心。

 

 

(原载2014年10月20日《惠州日报》)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