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逐步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定型为草书、楷书、行书等,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因为“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发展到今天,汉字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无不表现着书写者的情感。
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称为“三大行书”。
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品,首推《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集序》真迹已经失传,现在能见到的是唐人摹本,主要有三种:一是虞世南临本;二是褚遂良临本;三是冯承素摹本,即响拓本,钤有唐中宗“神龙”小印,所以又称“神龙本”,此本最接近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兰亭序》负载着太多的赞美与疑问,也负载着学书者太多的企盼,几乎没有人不临习《兰亭序》,并希望藉此获得书法的真谛。
其实,《兰亭序》问世的本身就给后人一缕传奇的光芒。据何延之《兰亭记》称:“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宦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并逸少、凝、徽、操之等四十一人,修袚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所无。”据此我们可以得悉,王羲之作《兰亭序》完全是即兴而为,随意而成,从《兰亭序》涂抹、增补的笔迹看,又是一件草稿。据说雅集后又有书兴,“他日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即再也写不出比原稿更好的作品。
《兰亭序》是美文和美书的结合。从文中清新、恬淡、自然的气息中,让人看到王羲之对山水之美有一种明快而又极富情韵的感受力,对山水美景充满情思韵致,虽然是为祓除不祥而来,却完全地陶醉于暮春三月的江南景色里。王羲之有诗道:“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廖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太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充满了对鲜活景致的热爱,并与之融为一体。因此,宗白华认为,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王瑶则进而论道:“永嘉乱后,名士南渡,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他们追求自然的心境结合起来,于是山水美的发现便成了东晋这个时代对于中国艺术和文学的绝大贡献,抱着爱好自然的主观思想,面对应接不暇的美丽山水景色,自然会对艺术有所创造。”这些,都足以说明《兰亭序》是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相传《兰序集序》作为王氏的家传法书,后代极其珍爱。传到七世孙智永禅师,他专门在浙江永欣寺修造了临书之阁,贮藏《兰亭集序》。智永死后,传弟子辩才(又作辨才)。辩才在寝房的横梁上凿一个暗洞,珍藏《兰亭集序》真迹。
到唐代,唐太宗李世民酷受书法,广搜前贤墨宝,其中王義之墨迹三千多张,唯独少《兰亭集序》。后来得知在辩才手里,唐太宗便派监察御史萧翼(又作萧翊)设计获取《兰亭集序》。
萧翼脱下官服,换上青色的长衫,装扮成一个落魄的书生,带着三件王義之的真迹,随着游客,搭船到了浙江永欣寺。萧翼与辩才初见面时就谈得很投机,辩才把萧翼请入寮房,两人一起下棋、弹琴、谈诗论文。萧翼跟辩才老和尚越来越熟,就拿出几张王義之的墨宝,与辩才讨论王羲之书法。辩才一时高兴,便说出了收藏《兰亭集序》的事情,并亲自登上木梯,从屋梁上的小洞里把《兰亭集序》真迹取下来给萧翼看。从此以后辩才就把《兰亭集序》和萧翼拿来的几件王羲之墨宝,一起放在书案上,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欣赏。同时,辩才对萧翼也很放心了,允许他自由进出永欣寺。
有一天,萧翼得知辩才出去吃斋,就趁机来到寺里,把辩才珍藏的宝贝《兰亭集序》和另外几张王義之的墨宝,包成一包,大大方方地拿走了。萧翼把《兰亭集序》交给驿站,快马加鞭,送到京城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以后,非常高兴,把萧翼升为员外郎。
唐太宗命供奉拓书人冯承素等各临摹拓印数本、给皇太子及诸王、近臣,自己则单独一人赏玩《兰亭集序》真迹。唐太宗临终时,令其子高宗将《兰序集序》真迹殉葬昭陵。至此,“天下第一行书”就从人间消失了。
中国书法第二大行书《祭侄文稿》,是颜真卿最著名的行书作品,麻纸墨迹本。纵28.2厘米,横75.5厘米,23行,也可说25行,334字。此帖在宋代入宣和内府,《宣和书谱》有著录。元代被鲜于枢收藏,明代在吴廷家中,清代经徐乾学、王鸿绪收藏,后转入清内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书写于唐乾元元年(758),内容是颜真卿祭奠在“安史之乱”中被安史叛军杀害的侄子颜季明。
《祭侄文稿》笔势圆浑酣畅,结体灵活生动,布局自由随意。前十二行叙述个人身份和颂扬季明生前情况,书写时心情还较平静,字也写得规矩、圆浑。至“贼臣不救”,尤其“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愤慨、悲痛的心情进入高潮,字也逐渐打破原来的矜持规矩,显得忽大忽小,时滞时疾,涂改之处也增多,神情呈恍惚之状。至末二行“视而有知,无嗟久客”,特别是“鸣呼哀哉,尚飨”,似无意于书,信笔所之。元代鲜于枢将此稿称为继《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题记》)。
《祭侄文稿》创作有其独有的背景。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颜真卿遭杨国忠排挤,出任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太守。天宝十四载(755),唐代有名的安史之乱发生,北方多数郡县在叛军面前纷纷瓦解,独颜真卿所在的平原郡固守完好。其时,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其弟真卿一样固守城池,其子季明负责在父杲卿与叔父真卿之间联络。安禄山围攻常山,经三天激战,常山粮尽水竭,陷于敌手,杲卿也被俘。叛军将兵器架在其子季明头上,威助杲卿投降,杲卿不屈,叛军砍下季明的头。
颜杲卿被带到洛阳,面见安禄山。他骂贼不止,被贼兵用铁钩毁断舌头,最后被肢解而死。直到乾元元年(758)五月,经颜真卿哭诉,顔杲卿才被肃宗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忠节”。此时,颜真卿出任蒲州刺史,即刻派杲卿长子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杲卿、季明的遗骸,只得到季明的头颅和杲卿的部分尸骨,运回长安,临时安葬在长安凤栖原。颜真卿是怀着“抚念摧切,震惮心颜”的心情,饱含血泪,写下这篇《祭侄文稿》的。
老笔纷披,是《祭侄文稿》的主要特色。尽管颜真卿情绪激越,纵笔随性,他具有的坚实功底还是显示出来了。草稿中的枯笔不少,但枯而不躁,反有润泽之意。尽管涂涂抹抹的地方也很多,但线条是藏锋的,饱满苍茫,浑厚朴实。他蘸上一笔写去,直到墨将竭而止,大大小小,错落参差,笔短意长。他没有心境慢条斯理地处理好每一笔的未端,就顺势而去,因此顿笔用得多了,通篇显出沉重,意含在沉重的顿笔中,有欲说还休之含蓄。由于原本具有深厚的功底,信笔之时还是暗含笔墨规矩,呼应承启,连绵顿挫,依然和谐一体。颜真卿并无意于技巧,只是抒情而已,无意中将平日掌握的技巧自然而然地化入腕底,构成佳作。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而戴罪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这场磨难,使本为廊庙之器的苏轼在人格上受到极大的侮辱、戕害。如何蓄养和修补自尊和自信心理?这是苏轼必须思考的一大人生课题。他在《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其二写道:“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经过深刻的自我反思,苏轼感悟到只有以齐荣辱、忘得失、道遥放旷的人生态度来修补自尊、自信,构筑一个新的超脱的精神世界。他的《初到黄州》诗便是最好的一例:“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显然,在对黄州美好风物的称赞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贬谪黄州期间,苏轼先后在定惠院“啸轩”、临皋亭、东坡雪堂居住。在定惠院居住时,心情还比较沉重、悲苦。这种情绪从《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词、《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中可以看出:他写孤鸿,是“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写海棠,是“只有名花苦幽独”,“天涯流落俱可念”。迁到临皋亭后,这里的“江山风月”,撞击着他的心灵,使他在体认悲哀的同时,又从悲哀中解脱出来,看到了人生可爱可赏的一面。《临皋闲题》写道,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元丰五年(082)暮春,他在黄州创作了《寒食诗帖》这一诗文书法名篇。时年46岁。
《寒食诗帖》描写了寒食节期间黄州风雨交加、春花残落、房屋破陋潮湿的凄凉景象,表现了被贬官后的孤独、苦闷、无可奈何的心情。前一首写来黄州已过三个寒食节,两月来苦雨,有如秋之萧瑟,海棠花已谢去,“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后一首写雨势更急,“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过着“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凄苦生活,结尾“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四句作结,表达了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情,其心胸磊块之郁结,有如屈原之《离骚》。
尽管是持有一种悲凉的情绪书写,苏东坡笔下仍然是洁净清新。王羲之写《兰亭序》是一种优雅的心情,颜真卿写《祭侄稿》则是悲愤不已,《兰亭序》是从容秀逸的,而《祭侄稿》则因情绪的激扬使笔调都远离了平常。《黄州寒食诗》虽写苦楚,用笔依然精细,没有残破败坏之迹,更不是那种乱涂乱抹以助情绪释放的颠狂,他还是在书写中强调着笔调高妙,笔意清远。苏东坡是崇尚清旷之美的,他对于儒、释、道的亲近,时日长了,具有了老庄、释子超物我、齐死生以化解人生忧患的处世能力,具有儒家士大夫在逆境中追求人格挺立的本性。他曾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真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这样,他的坦然仍然在给他精神以支撑,心绪不佳,笔下不乱,书似往常又多了清新中的坚劲。
参考书目:
1、《中国书法名作100讲》(朱以撒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2、《书法的故事》(文师华著,江西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