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提出“接受美学”概念以来,现代文艺理论便开始把传统的只关注作者的文艺理论打破了。人们的创作将不仅仅关注写作的文本,而更关注读者的感受。特别是网络文学对读者、电影和音乐等文艺作品对西瓜群众反馈的事实刚好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古代伟大的文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就提到:“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就要求对文学的批评要“六观”。其实,无论是“接受美学”,还是“六观”批评,笔者认为概括为多维度的创作和多维度的阅读似乎更合适。
什么是维度?它其实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基础》提出的一个物理学概念,也就是由长宽高三维,乃至加上时间等以上造成的四维等等更多维的空间。相对于文学艺术而言,笔者借用这个概念特指:文艺创作和阅读的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多思维的创作和阅读方法。
为什么要谈多维度创作和读者的多维度阅读习惯?笔者认为所有的文艺作品,作者的创作动机一定是给别人看的。当然,或许会有作家们说,我只关注我自己的创作,因为我要征服读者!更有作者会说,我的作品是给以后的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自己看的。而事实上“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后的自己”却早已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另外一个地地道道的“读者”、另外一个“别人”。所以说到底,我们还是创作给别人看的。我国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吴思敬老师在他的《诗歌基本原理》一书中,把读者对诗人产生的作用概括为三点:一是诗作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获得生命。二是,诗人对读者期待心理的预测制约着创作。三是,诗人根据读者的反馈信息而调整创作。我认为把这里的诗扩大成文学作品或者文艺作品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以我认为要谈多维度创作就必须也把多维度阅读合在一起来说。笔者认为多维度的创作和多维度的阅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一是作者有意识的多维度创作。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创造性地使用“春秋笔法”可算是多维度创作的鼻祖。民间俗语常用的“指桑骂槐”也算是一种多维度创作。宋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上水之间也”更是一语道破其多维度创作之心。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诗的第一维度来看,理所当然是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但如果从第二维度看,则更多是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更深维度来说,则是当时作者在身处改革浪潮,说出了改革就像“旧符换新桃”的必胜决心,同时对保守派有警告的意味。
我读陈雪老师的散文集《时光印格》中的《写给父亲》这篇散文,从其标题来看,这类文章可以说枚不胜举。但因其多维度“悲从中来”的创作方法,马上使得他的这篇散文读来不仅感情至深,而且堪称写那个特殊时代散文的典范,让人“疼痛彻骨”。我概括起来,他至少写了“六重悲”。在他娓娓道来的过程中让读者由今而穿越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首先作者写到了自己不仅三岁丧父,而且还有一个未出生的弟弟,这当然是第一重悲。其次,作者再写了父亲的多才多艺如:会弹琴、拉二胡、画画、写字、写稿和搞宣传;再写父亲的善良、活跃,可刚好碰上了“反右运动”,父亲的能力自然得不到发展,这自然是二重悲。多才多艺,得不到发展也就罢了,偏偏在二十八岁英年早逝,而且是被“反右”迫害致死,这是沉重的三重悲。由于和同龄人相比,有父亲的人可以尽享天伦之乐。而作者只能在“我很想父亲”中度过。这又多了一重悲——极度想父亲的四重悲。尔后作者又提到在自己填写与父亲关系一栏时,因为父亲被冤屈,自己更是无所适从,“为了减轻我的负罪感和满足我的虚荣心,我搜肠刮肚地想我的三姑六舅,竟尽一色的泥腿子,无一党员,最后想到了姨父……”一个幼小的心灵不仅得不到父亲的一丝关爱,反而要为父亲莫须有的“罪名”背黑锅,这无疑在前四重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重悲——五重悲!可谓悲之极也!读到此处,大约铁石心肠也会为之而悲也!可作者并不就此罢住,细心的读者会在这其中读到一句“当然,父亲的短命并非村里人所说的这个缘由如此简单,当年同遭厄运的人在数十万之多。”读到这里,才让读者知道或许这才是让许多人共鸣的悲凉之处——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六重悲!
近日读到张东城老师的散文《水之吟》,与他谈及该散文的创作时,我发现他写水,把水写到极致地美,极致地活。为什么这么写?他就向我传达了以下几个维度的创作信息:一是从水的物理维度、二是水的产生的历史维度、三是水的功用维度。四是以水的人文比喻如:中国古人以水喻君子,以水喻女人,《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来赞美女人,而“红颜是祸水”则引古代帝王宠妃如妲己、貂蝉、杨贵妃等作比。五是从政治的角度来写水,古人以水喻政治如“君为舟,民为水”等等。正因为多维度的创作手段,加上作者行云流水如诗一般的优美文字。再普通不过的水,也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可见,大部分的作者在进行文艺创作的时候是注重多维度创作的。
二是作者无意识的多维度创作。
很多时候,作者往往只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以一两个维度来创作自己的作品的。可作品一出来后,作者才发现自己的作品客观上还体现了自己无意识的多维度。而这种多维度的创作,最初往往不是有意的,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行为。我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面朝大海》,在创作之初也是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创作的:一是强调企业安全第一,二是写主人翁安闻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信心,三是一个正气的打工者应该有顶天立地的理想,四是从打工者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来写的。五是从心理学角度来阐述打工者的心理状态来写的。可等作品出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在无意识中从企业的人力资源维度把整个故事情节融于其中了,于是,我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加强,也就是增加了我创作该作品的第六个维度。理所当然,当作者有意识对先前无意识的多维度内容加以修改和强化,也就使得自己的作品具有了更多维度的可读性。总结起来,这完全是一种作者无意识的多维度创作,成就了该作品多维度结果。我想不止我有这种经历,许多同行作家也是会有这种经历的。
三是读者多维度的阅读习惯而使作品除了作者主体表达的维度外,增添了多种维度的表达。
法国文学家萨特曾经指出:“一本书不是别的,只不过是一打干巴巴的纸片,或是一种广泛运动着的形式:阅读。”的确如此,无论多么优秀的作品,刚出来只是一堆印在纸上的印刷符号而已。只有经过阅读后作品才能获得生命。英国诗人莎士比亚也曾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每个立场不同的人可以在《哈姆雷特》这本书里看出完全不同的维度。也就是因为读者多维度的阅读习惯而使作品产生了作者之外的表达维度。如我国最有名“叙事诗双璧”之一《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从开篇就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生命结局,烘托和渲染了刘兰芝生命不断远去的悲凉气氛。我们今天会常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封建礼教和封建压迫的反抗。从现在来看,是存在这个维度的;可问题是这首诗本身产生于汉代。作为当时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作者是不可能有这种高度知道封建礼教和封建压迫的,最多也只是认为焦母的恶毒,只认为是一个个案而已。但后人为何这样解读,理所当然这就是读者的多维度解读,或者再创作。同样,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早期见于《淮南子》和《风俗通》时,此传说的结局本是牛郎与织女被王母拆散,银河相隔。第一维度只是鞭挞统治者的教条和残暴。但读者觉得理想得不到满足,于是遂想象出鹊桥相会的情节。此情节的这种结局不仅为故事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更是增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向往的一个新的创作和阅读维度。
我前面所提的《面朝大海》这篇小说在《大亚湾文艺》和《打工文学周刊》杂志发表以后,不仅在打工的白领阶层引起不小的反响,有不少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朋友直接读出来了该作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迪意义的第六个维度,还有企业的高管和老板干脆把我的这篇小说分开成多段,做成测试题给公司的面试者阅读,每阅读一段,就对面试者提一个问题,通过其回答结果来测试对方的是否具有正能量。这样又为我的这篇小说增加了一个具有“人力资源测评”的功用维度。从我最初创作的五个维度,经过读者的不断阅读后,变成七个维度了,这确实是我在创作之初意想不到的。
因此,一篇作品发表后,从经过读者的各种猜测,批评家的各种推理,跨专业学者的各种研究,自然是所表达的维度会越来越多,其无论是美学的、文学的、还是其他对应功用学的,都有读出来新维度的可能。
理所当然,无论是作者的多维度创作,还是读者多维度的阅读习惯都会使得文艺创作拥有更多的读者,使得艺术更具有可读性,使得艺术更为丰满和具有表现力。因此我提倡多维度的阅读和创作习惯。也相信多维度的创作和多维度的阅读终将成为文学乃至文艺繁荣的动因之一。
本文参考文献:
1.《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作者:H.R.姚斯/R.C.霍拉勃。译者:周宁 金元浦
2.《文心雕龙》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作者:刘勰
3.《广义相对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作者:爱因斯坦。译者:赵峥/刘文彪。
4.《诗歌基本原理》工人出版社1987年,作者:吴思敬
5.《时光印格》 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年,作者:陈 雪
6.《哈姆雷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作者:莎士比亚,译者:孙大雨
7.《水之吟》发表于《西湖文艺》2012年12月号
8.《面朝大海》发表于《大亚湾文艺》2016年9月号,《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407期(标题改为《面试》),后获大亚湾作协举办的全国“安技杯”征文大赛小说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