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反思,社会需要批判,个体需要蜕变!这六个字来自黄礼孩老师的讲座。他还强调:文学创作是把利剑,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为了与世界对话。总而言之,文学创作者既是思想家,又是革命家;文学,也是人学,是新世纪开创者默默耕耘的一块净土,也是一块热切希望开垦的热土;创作,为了深挖人性的光辉,为了寻找照亮黑暗中迷失方向的那颗星辰,而文学家,就是那颗永恒不灭、闪烁天地的璀璨星辰。
人性包括:天性、本性、灵性悟性!人生需要通过修身修心而解放身心,通过劳作休闲提高幸福感。人,是社会人,也是大写的人,需要不断修正自我,顺应天性,了悟世界,洞悉世事,忠孝两全,孝行天下,海纳百川,情满天地!同时,了解宇宙规律和人生真相!而文学就可以用清纯的文字来干净我们的灵魂!
通过写作,反思自我,反思当下,反思社会,不能不说,只有反思的人生才是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径!
批判精神是种良好的素质,一个会批判的作家,一定是思想的巨人。我们在第一堂课上学习了《习近平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习主席鼓励文学家“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作品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作品要“传得开、留得下,为大家所理解,传递正能量,温润心灵,避免千篇一律,提高原创能力。”这一切,都取决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批判力度。
批判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绝不可小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自它;德艺双馨、修养修为来自它。除了批判,文章也可以直面社会,直抒胸襟,洗涤心灵;创作可以尽情抒情、抒怀、书写!王干老师说得好,创作需要达到三个高度:历史的高度,哲学的高度,人性的高度。换言之,作者也是历史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没有批判的力量,是达不到如此的高度和高峰的。所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批判意识与能力,也是我们当下的重要课题。
蜕变是发现自己、觉醒自己、改变自己一系列的进步阶梯历程。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点悟!这几天,我一直拿捏着:如何向授课老师求经?让我欣喜的是:每堂课都像是为我本人精心设置打造的一样,老师讲授的主题和创作经验,都是我最期待最想聆听的。下课了,我还意犹未尽,走到老师身边提问、合影,兴奋不已,壮志满怀。
每个人都渴望凤凰涅盘般重生、蜕变,我也不例外。当初拿笔写作,完全是因为心灵需要释放与释怀,生命需要放飞和点缀。灵一来,文思涌动,下笔如有神,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小豆腐块已满足不了我的宣泄,于是内心狂野起来,打算尝试剧本和小说创作。于是,我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请当地八十多岁的老人家边喝早茶边访谈,小笔记本不离身。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出生地惠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情万种,人心善纯,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风情以及俚语俗语、民间传说让我有记录下来的冲动,文学就是最佳载体。我欲创作一部家族自传体小说《明月楼》,以东江流域的中心惠州的百年风云为历史背景,较全面地展示惠州地区的风情风俗和方言俗语,用清新流畅的语言,轻松简洁的笔调讲述一个有浓浓书香气息的普通大家庭的家长里短、琐琐碎碎、点点滴滴,这里有深沉的家国情怀,有缠缠绵绵的儿女情长,有个人的喜怒哀乐,叙事风格自然流露,长于抒情,真实、真切、真情,人物个性鲜明,把社会大舞台和个人成长史融为一体,这是对文化的尊重、保护和传承!
因为有此创作计划、徘徊已久,恰逢金宇澄老师的讲座:记忆《繁花》,向老师提问、请教,豁然开朗,信心百增,有了明晰的思路和创作的冲动。
特别是私底下,把我的文稿拿给各位老师和笔友分享,大家纷纷提出中肯的意见,不乏鼓励的话语,本人蜕变就在此刻!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