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和其他艺术一样,都要有一个主题,一切构成元素都紧紧围绕主体,烘托主题,有一个主旋律才不会杂乱无章。一个有主题思想、有内涵、有大效果的渲染又有精彩局部的画面,才会完整丰满而更有立体感。
创作是一种个性的释放,是对观者描述作者对自然的理解、以及对现实的见地,是一种自由的情感抒发。绘画有时也有着和具备着诗人一样的气质与情怀,用独到的见解去表现美,将深厚的情感浓缩在颜色里,凝聚于笔端,在丰富的色彩层次中体现,在鲜明的节奏里咏叹,在涌动的韵律中翻腾,在自由的天地里张驰,这是艺术的个性,是一种寻找美、发现美、归纳美的节奏、韵律,是与和谐的劳动体验过程。但这一切的条件都会因为有一个主题才会更立体、生动,更令人着迷。
创作之路曲折而艰辛,凭的是个人的内力与勇气去寻找、去开辟路径,讲起来简单、清晰,做起来却是那么的艰辛苦涩。每一个创作者与劳动者都是那么的不容易,能为此而努力就值得我们尊重与尊敬,努力一段时间或许不难,难的是要长久地坚持并为自己喜爱的事业而牺牲其所有的时间来钻研。
要长此以往深入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积累,在酝酿中沉淀,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自然,才会使人认同,从而才能打动人。真实可信是创作农民画的基本元素,真实不等于生吞活剥的照搬自然。你可以依据所掌握的技术、技法去描述,通过写实的、具象的、抽象的、变形的、夸张的等等手法来表现,但不论你如何的浮想连翩和天马行空也应该与“现实”相对应,就是说你所表达的东西或意图要让人看得明白,符合一定事实依据和美的规律,在这取舍之间就完全取决于作者对艺术的理解以及独到的表现力。就算是光怪陆离也要有其真实一面,符合一定美的规则。创作是一种美的体验,也是一个绘画者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现,绝不是偶然的、侥幸的。
一、创作的三元素
画什么?怎么画?创作一幅农民画需要相关素材,更需要对生活的人和事的了解,另外就是关系到你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了。
1、要有素材。正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搜罗你所涉及的知识面要宽广而全面,做到胸有成竹地把握好画面的各种因素和可能性,作品内容才更生动自然,有血有肉的作品才会自然丰富起来。
2、要有所经历。闭门造车是很难画得出好作品的,这需要有一定生活的积累和沉淀,才会获取好的素材。我们应对自然要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并热爱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努力发掘出其美感来,这就需要长时间的,在不知不觉中坚持下去。
3、对自然要有感悟。在普遍中寻找规律、寻找美,努力挖掘美的真实性与偶然性,有感悟,有所升华,相信只有真诚对待艺术,感恩自然,自然就会给予你相等的回报,这就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不断的浸淫,还有长期的磨砺才有闪亮耀眼的“珍珠”现世。
二、创作的三要素
美是有规律的,不是与事物分离开来的独立的个体,更不是支离破碎的残片或斑驳陆离的记忆的拼凑。创作是一次美的体验,经历过了时间与汗水的洗礼。
创作应具备什么条件要素?这是很多初学农民画的同学都会问到的问题。我认为创作农民画起码应具备三要素:文化层次、专业基础、文学修养,缺一不可,这是与其他文学创作相类同的。
1、文化层次。农民画发展到现在还有人对其有一定的误解,认为农民画就是农民画的画,其实农民画起源的确是这样,当初只是一些农民在画些记忆生产生活中的片段,是一种很随意的用颜色或线条来记录事件的图画日记,发展之初或许是不经意的,但慢慢就成为了一种表现形式,而延续至现在就是一种绘画的类别,一个新的画种。现在的农民画其中已经不自觉地融入了很多现代绘画的元素和审美意识,但归根究底还是民间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国外也叫朴素画。有人认为农民画家不需要有文化、不需要会绘画的人来画,那是错误的,切勿以讹传讹!试想,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营布局、颜色的搭配和对美的归纳与表现力,会有好的作品出来?如果有,这就是天才!文化程度高低决定如何去解释自然和表现自然,总结、归纳、升华自然事物中的美的规律,并使其作品具有相当的美的感召力,创作绝对是与文化有关联的。
2、专业基础。对绘画农民画而言,专业基础同样重要,专业基础过硬与否直接与创作挂钩。何曾想,我们平时的思想总是会不着边际的浮想连翩,天马行空般想了一大堆构思、构图出来,而且现实中的一切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我们能将这些有用的信息捕捉下来没有?又有多少?这是否取决于你的绘画专业基础?想,是谁都会,眼睛也会在观察,但能成为画作的就因人而异了,这就是基础的问题,关健还是对绘画的热爱和执着程度。自古至今有多少画家是靠侥幸而侥幸下来的?没有!侥幸是暂时的,敷衍之作无法长久流传,就如那流星一闪而逝。所以说没有基础的绘画是无根的盆栽,看着漂亮实难生存。没有基础或基础不牢固同样难以捕捉到转瞬即逝的事物,更把握不准美的脉动,就算你有多么烂漫的想象能力,也是无法描述下这一刻的美并公诸于世。
3、艺术修养。多方涉猎各种艺术修养对创作是有很大辅助作用的,文学、诗歌、音乐等艺术与绘画同根同气。绘画如同音乐家作曲、作家写文章、诗人作诗。有的人胸有万千自然落笔成文,有的人囊中羞涩自然难有大成。不用看人,只观其画,就知其一二。有的画辽阔万里生机昂然,而有的画同样空旷却空洞无物了无生机;这或豪迈、或拘谨,精彩与浮躁,热闹与孤僻,丰满圆润与冷淡无情,其一切的表现力都是与绘画者的文化修养相等并集中在画面上体现出来,所以搞画展是对一个艺术家进行一次综合的评价,侥幸是难免,但不会永远,更不可能永久流传。
综观以上,文化程度决定了作品的立意,专业基础左右着构思与构图的塑造能力,艺术修养丰满作品的实质内涵。文学修养、专业基础、对待艺术的品德修养与绘画创作成正比。
美!存在于自然之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存在着,惟灵性所捕捉,你就算如何地忽视它,它也不会因为你的冷漠而消失,因为它是一种以物质的现状存在着的现象而存在于自然界中,存在于你经意或不经意之间,它不会因为你的麻木与忽视而隐退。相反,对于创作者而言,如果没有或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对事物的热爱,对自然缺乏观察力、审美力、好奇心和新鲜感,缺乏归纳总结升华这种美的表现力,那么你真的就是麻木了,艺术将会忽视你!灵感离你而去时你所描画出来的都会是些生硬而麻木的图而不是画。美!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于自然,更存在于每一个人、每一个感受者内心之中,关键在于你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和表现它,展现出它的这一种美。
浮华与深邃、表象与实质、写实与抽象、躁动与经典,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检验的,如何去观察和表现那就要看你对她有多了解了。专业基础与个人文化修养等因素非常重要。创作不是与生俱来,天才与勤奋密不可分,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存在与变化要保持有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力和可塑造的综合表现力。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一句自然而朴实的真实话,体验生活是汇集创作的灵感和源泉途径,有主题、有内涵,有效果渲染和有局部细节丰富着主体的画面才会立体、丰满而感动人,不然就连观者也会是麻木的浏览着你“辛辛苦苦”画出来的画,这岂不是一种失败?
黄伟平:《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