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水韵鹅城》后记
作者:苗理洁(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7-09-24 22:58:30

 

三月的水城惠州,接纳春姑娘赐予的无限生机:青山叠翠,湖水生烟,香风满道,芳气袭人。我的《水韵鹅城》散文稿也交付阅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审核并准备开印了。这距离我上本散文集《逝水流痕》,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时间。

人们常以“岁月穿梭,光阴似箭”来形容日子过得飞快。而我这六年间,有两三年的时间是细数时光,思绪摇弋,且沮丧又颓萎。原因是母亲去世了,支撑我精神的大厦坍塌了,一时间竟不知身在何处,心所何往。

在文学创作路上,母亲一直是我有力的支持者。母亲是幼儿园教师,一辈子当孩子王。我从小听着母亲讲故事,朗读诗篇,听着母亲委婉动人的歌声成长。母亲的嗓子是很好的,年轻时是文艺宣传的积极分子。可惜我没有遗传母亲的声线。母亲晚年因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卧床不起,但她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她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听音乐。时而随着音乐的节拍引吭高歌,自然,这时的她不够腹力了。母亲会认真阅读我发表在报纸上的每篇文章,然后就会微笑着说:“好,继续努力呀。”知女莫如母,母亲清楚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我走上这条文学路有多不容易。

母亲去世后,我情绪低落,这直接影响创作。尽管我知道,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失去至亲的心情,绝不是轻描淡写的几个字可以描述。好长一段时间,大脑似乎长锈了,思维停滞,写文章的速度很慢很慢,我用时间这剂良药,抚慰自己忧伤的心灵。

2013年,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我经文友燕华介绍,加入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两年后,又被吸纳为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这成为我文学创作又一转折点。

惠州民间文艺家协会,集中了各行各业优秀的民间文艺人才,这里的许多人成为我心中的榜样。更难得的是协会和谐、团结的氛围,令自己很受鼓舞。民协用优秀的民间文化温润民间的同时,也温润了我的心田。这期间,我参与了多次采风,与文友共同参与了民协组织的《逐梦民间》《文化仲恺》《惠州风物撷胜》这几本书的编写,亦参与惠东文联邀请创作《多彩惠东》《画境惠东》的编写。我与文友们走过古村落,古茶山;走过海边村,高山丛林。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无不激起我对家乡拳拳的爱慕之情,我又激起创作的热情了。记得在惠东平海港口村,我应邀参与了民传统的“二月二”歌会。家百年宗祠灯火通明,人头涌涌挤得水泄不通,那千年流传的歌令听歌人如痴如醉的场景令我难忘。我走访了写歌的民音乐家,与唱歌的家大嫂促膝谈心,一鼓作气写下散文《风从海边来》。我探访了古榕环绕、绿阴蔽日的溪美古村,聆听了当地韵味无穷的“粘米山歌”,写下了散文《哦,溪美、溪美》。巍巍南山,青葱苍茫,我融入大自然的身心倍觉舒爽惬意。南山寺旁,一棵从巨大的石缝中蹦出的阳桃树吸引我惊讶的目光,它嶙峋的树干呈铁青色,似古代士兵闪着寒光的铠甲。一打听,此树果然不凡,树龄竟达280多年。我感叹这棵繁花累累的阳桃树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写下《南山上的一棵树》。我在一个艳阳似火的秋日走上高高的笔架山,走进一个叫火烧寮的地方。那里有原生态的茶园,有淳朴善良、一心种好生态茶的蓝氏一家。我在主人家热情引领下浏览了茶山,有感百年茶山至今仍散发芬芳神韵而欣喜,写下了《笔架山上品茶记》。我就这么走着走着,描述我大惠州山山水水的一篇篇散文如一朵朵小花陆续绽放。如《火红的赤岸》《走进古村的遐想》《情意暖暖香溪河》《空灵明净绳武围》《醉美沉香谷》等文章,都来自鲜活的生活感受,那些文字犹如心灵清新的小溪自然地流淌。如果说,我过去是站在一个小土墩看惠州的话,如今是站在一个舞台看惠州。是民协给我机会站在这个舞台,令我的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空间。感谢民协!感谢民协邹永祥主席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就如有耕耘必有收获一样,我的散文不仅常常出现在惠州本地的报刊杂志,还冲出惠州,频频刊登在《海外文摘》《散文选刊》等有影响力的杂志上,作品连连获得奖项。

这同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由于参与民协多次的采风以及民间活动的交流,我增加了对民间风俗的礼仪,节日的庆典,村落的宗祠社庙,甚至包括民间美食小吃等民间文化都有进一步了解,有些融入生活的体会成为文学作品进入了这本散文集。如,《盐鸡的故事》《春天的祝福》《那年,惠州人吃过的面》《一碗一勺总是情》《深山飘来腊味香》等文章。有读者对我说,喜欢看我的散文。这些来自生活实践感受的散文读来亲切、自然、有味。读者的评判是最好的奖赏,这是令我欣慰的事情。

庆幸身边一直有许多熟人和朋友关心着我,他们时常会给我提出有益的建议。还有的直言不讳告诉我,写惠州,不要单单缘于一个个山水情怀的故事,要注重将笔触注入老百姓口耳相传的民间传统文化,花费一些时间关注身边“无字的文化”。如:节日、民俗、仪式、庆典、工艺、传说、歌谣等。一语中的,这些是我欠缺的地方。我要通过散文真实记录我熟悉的惠州,留下这座城市经历的故事,的确还要多走,多看,多记。

在这里还要感谢关心和支持我写作的人。其中,著名画家黄澄钦老师看了我的散文《水淼淼,入茶壶》,升腾起惠州城曾经的小桥流水,芳草萋萋的原生态美景,即挥笔丹青,画几幅插图送予我,令我受宠若惊。那些美好的画面能让人忆起半个多世纪前,月夜下宁静的明月湾,忆起东江河边,欢天喜地钓起沙鲶的孩子们,忆起这座城曾经遍布河塘水网,人们背着三角斗,去抓那可作药膳的食肉甲虫“龙蚤”。几十年前惠州人的生活情趣跃然画上多么难得。他还送我几张照片,是其早先作品,反映惠州人积极投身全民抗战的真实画面。画中人物是他尊敬的老师和长辈。我明白,黄老师是鼓励我坚守故土,继续为家乡写出更多更好的散文。这份人情我记在心。还有曾在地方志办公室和惠州日报社工作多年的周德新老师,他是了解惠州方志的资深学者。对我文章所涉及的地名以及历史掌故出现的笔误,哪怕一丁点,都诚恳提出指正意见。在学习态度上,周老师是个非常认真严谨的人。我理解,他是希望我的文章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留给后人是明白无误的记录。因为,散文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它同时也是作者人格魅力的真呈。可见,周老师对我是多么的负责啊。事实上,即使经常写散文的人,也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寻找富于时代的思与诗相交融的言说方式,开掘、提炼、升华,使写出的散文刚健清新,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在这个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天,水清山明之际,一派明媚美景,我须策马扬鞭,勤思奋进,不负春光才是。在此,一并对所有帮助出版《水韵鹅城》的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本书尚存的错讹纰漏,诚望读者和文坛师长不吝赐教。

 

20173

 

作者简介

 

苗理洁,笔名米丽,广东惠州人,退休公务员,文学爱好者。2000年开始在《惠州日报》、《东江时报》、《惠州文艺》、《东江文学》发表作品,并多次获奖(作品也散见《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其中《水城故事》散文集200910月获惠州市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次年6月获惠州市作家协会首届“六如轩”文学奖)。

已出版散文集《水城故事》、《逝水流痕》、小小说集《旗袍》。其中《逝水流痕》、《旗袍》被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收藏。

作者立足本土创作,由于题材多为历史故旧、坊间见闻、风情习俗等内容而获惠州读者喜爱,作品在惠州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近年,作品多见《散文选刊》、《海外文摘》杂志。2016年为《海外文摘文学》杂志签约作家。

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政协惠州市惠城区文史委员会特聘研究员。

 

图片2.jpg

 

 

QQ图片20170923095407.jpg

 

微信图片_20170923131557.jpg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