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歌是龙门民众即兴创作、即兴演唱,经过口头传唱,流传于龙门民间的一种民歌。龙门山歌于2015年成为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龙门山歌的生存、保护与传承受到严峻的挑战。
一、龙门山歌的发展轨迹
龙门位于广东省中部,自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始,先后受番禺、增城两县管辖,于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由增城县分立而治。清属广州,民国期间曾属粤海道,解放初期属于粤中行署及佛山地区,1959年并入增城县,1961年恢复龙门县建制,属于惠阳地区,1975年划属广州市,1988年归属惠州至今。龙门主要居住着汉、瑶两个民族,流行的方言有龙门本地话、客家话和瑶语。龙门山歌融汇了广府、客家、瑶族传统文化,至今约有500多年的历史。龙门人自古爱唱山歌,在电视、网络全面普及之前,唱山歌曾经是龙门人喜闻乐见的事情,但在“文革”期间有人认为山歌不合流,甚至有些带“黄色”,曾一度禁唱,直到1979年才逐渐重新兴起。
龙门山歌内容丰富多彩,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季节歌、拆字歌、劝郎歌等;演唱形式多样,分散唱、齐唱、对唱等。龙门山歌是劳动人民日常抒发情感的形式之一,几百年来逐渐形成节日斗唱山歌的传统,尤其以中秋夜晚斗歌(对歌)最受龙门人欢迎,人们边听斗歌边赏月,棋逢对手的斗歌尤其精彩,“斗歌愈烈,听歌者愈痴,常对唱至通宵达旦,月落而收。”非分出胜负不休。
二、龙门山歌的生存现状
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急速推进,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一批老山歌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龙门山歌面临着生存的窘境。
(一)山歌手青黄不接
当今时代,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文化类型的更新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龙门山歌作为乡土音乐文化,娱乐功能是显然易见的,但在多元化文化娱乐节目的冲击下,龙门山歌的传承陷入了年轻人不接受、老年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年轻人认为山歌太土、太落后,在文艺性、娱乐性方面跟流行音乐等无法比拟。龙门县文化馆曾经组织山歌手到龙田中学举办过山歌会,但从师生的反应来看,效果不好。年轻人直接表示不喜欢;而那些热爱山歌的老年人,在传承工作上往往只懂得遵循古老的方式,不懂得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无法真正达到推广的效果。据了解,“山歌堂”现有成员50至60人,年龄段在50至80岁之间,会唱的人仅有10至20人,其余大多为只听不唱的山歌爱好者。在男女比例方面也呈失衡状态,大多数为女性山歌手,因而对歌时常只能女扮男装。此外,老山歌手文化程度都很低,多数人不识字,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他们也只懂得沿袭古老的师徒传承方式进行传唱。龙门山歌的传承举步维艰,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二)缺乏专业性研究
非遗申报成功,为研究龙门山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研究上了一个台阶。但龙门山歌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研究,研究工具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致使所研究的内容、研究所得的结果都不够全面,存有较大的缺失。例如,苏广林老师收集的山歌,只记录了歌词,曲谱方面没有涉及,研究山歌不研究其音调和节奏无疑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三)山歌质量亟待提高
从1991年开始,苏广林老师历经20余年,先后跑遍龙门县11个乡镇,收集了5000多首山歌,其中本地山歌3000余首,客家山歌1000多首,以及上百首瑶族山歌。可以说,龙门山歌远远不止收集到的这些,但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其创新能力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曲艺质量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雅俗不一。龙门山歌的内容非常广泛,雅俗不一。“斗歌”是龙门山歌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但有些歌手为了斗赢,经常在山歌中穿插一些不合时宜甚至庸俗下流的内容。我们对待龙门山歌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对于龙门山歌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支持,对于龙门山歌中消极的内容应该摒弃,对于龙门山歌中不合时宜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地革新。
第二,音调不够优美。龙门山歌旋律和节奏单一且不够优美,甚至有人觉得龙门山歌的音调象“丧歌”,听唱起来不吉利,将其拒之门外。
第三,表演形式单一。龙门山歌的歌词出自群众口头语,音调是“文字摞音”,呈现的山歌范本有词无曲,更谈不上伴奏。山歌手表演的时候大多采用清唱的方式对歌,表现力显得十分有限,听起来也非常单调。
三、龙门山歌的保护和传承
目前龙门山歌最普遍的问题是,山歌手青黄不接,缺乏专业的研究,曲艺质量亟待提高。据此,笔者提出龙门山歌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据调查,龙门政府部门近年来对龙门山歌进行财政扶持。从1980年开始至今,每年中秋节,组织“中秋山歌演唱会”活动;2013年底,龙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免费开放“山歌堂”;2015年2月,龙门山歌被成功申报成为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龙门山歌手曾多次参加省、市级的民间艺术博览会汇演,及赴广州、深圳、佛山、香港等地表演。乡镇间山歌手频频交流,县内“做棚节”也不少山歌手被邀请助兴,也有山歌手到旅游区为游客演唱;各级政府部门还通过电台、电视、网络等传媒,大力宣传龙门山歌,使龙门山歌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民间团体的以上举措,对保护龙门山歌这一原生态乡土音乐艺术无疑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龙门山歌目前的传承状况仍然堪忧。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强山歌手的培训和培养,加大龙门山歌的研究和创新力度,为龙门山歌注入新鲜的文化血液。
(二)将龙门山歌引入中小学课堂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青少年是龙门山歌的继承人,将龙门山歌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对于保护和传承龙门山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龙门中小学校要积极挖掘龙门山歌资源,将龙门山歌作为乡土音乐课程资源纳入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利用。要激发学生对龙门山歌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课中接触、认识、了解、聆听、演唱龙门山歌,要在文艺表演舞台表演龙门山歌,增加龙门青少年对龙门山歌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加大宣传力度
民间自发的口耳相传是龙门山歌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传唱方式,至今仍保留无乐器伴奏的清唱及无固定旋律,以方言习惯按字问音的原生态状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不能再仅仅依托纸媒和口耳相传宣扬乡土音乐,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站、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让龙门山歌家喻户晓,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此外,将龙门山歌创编为山歌剧,增强龙门山歌的情节性,也有利于龙门山歌的传播。
(四)组建一个研究龙门山歌的专业团队
据了解,龙门县至今还没有专门研究龙门山歌的政府机构和人员,龙门山歌最具代表性的运作载体——“山歌堂”也仅作为免费对外开放项目,由县文化馆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管理。所以,组建一个专业的研究团队,培养一批专业的研究人员,是保护龙门山歌最迫切的工作。
(五)将龙门山歌融入旅游产业链
龙门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来龙门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政府可以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结合旅游项目,将龙门山歌安排进旅游产业链,既可以推动龙门经济的发展,又可以让外地游客感受到龙门乡土音乐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加龙门山歌的知名度,像龙门农民画一样,打造第二张龙门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
【2】吕美倩,谭已明,张艺艳.雷州歌的保护与传承〔J〕.惠州学院学报,2017增刊1: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