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甲辰年,民间传说龙年多雨。果真,从清明起,绵绵雨下个不停。然而雨天也挡不住作家们采风的脚步。四月末的一日,我随采风团队登上惠东平海双月湾观景台。也许老天眷顾,此时雨停了,但云雾濛濛,看不见远方天际线。众人目光在急切寻找小星山。“小星山在哪?在哪?”“喏,看见左前方那个小岛么?那就是小星山。”前来迎接采风团的“港口英雄民兵连”连长李伟美热心向众人介绍。是的,作家们此行的主要目的还不是看风景,而是为纪念1964年被上级授予“港口英雄民兵连”60周年这一特殊日子而前来采风,搜集创作素材。
人到中年的民兵连长李伟美,质朴而英武。他当过兵,然而退伍不褪色,军人气质不改,他扛起前辈的大旗,为第七任“港口英雄民兵连”连长。他率领我们来到港口,走上一座小山冈,山冈竖立着小星山战斗烈士纪念碑,纪念1962年10月7日小星山战斗中牺牲的张苞、徐景松、马德强三位烈士。
海岸的风越过山冈,漫山青松摇曳,松涛阵阵。作家们在纪念碑前肃立,向烈士致哀并献上菊花。李伟美连长在纪念碑前激情讲述,把众人的思绪带回62年前那场反敌特的斗争。
有关历史情景我记忆犹新。上世纪60年代初,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台湾蒋介石猖狂叫嚣“反攻大陆”,派遣敌特用各种手段入侵大陆进行破坏活动,对敌斗争形势严峻复杂(我刚入学,清楚记得反敌特斗争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小星山战斗就是这一时期反敌特斗争的典范之一。在惠州红海湾发生的这场战斗,是港口民兵连独立作战取得的光辉战例,当时震撼了全国。
1964年8月5日,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广州军区发布命令,授予“港口英雄民兵连”光荣称号。报纸、广播连番报道,惠东“港口英雄民兵连”闻名遐迩,三位在小星山战斗牺牲的烈士张苞、徐景松、马德强的英名家喻户晓。“向英雄学习!向战斗在海防一线的英雄民兵致敬!”的口号响彻南粤大地。
1965年,我上小学五年级,作为优秀少先队员代表,我与笑华、萍珍等5位同学被学校推荐为“红领巾义务带票员”,利用课余到人民会场为观众义务带票。
一天,我们接到通知,中央歌舞团从港口返京途经惠州,在人民会场公演反映小星山战斗的歌舞剧《南海长城》。但仅演一场,如此高规格的演出在惠州是首次,观众是惠阳地区各部门领导和驻军指战员。会场领导一再叮嘱我们要做好带票工作,不能出差错。这消息可把我们几个红领巾乐坏了,望眼欲穿等着演出到来。终于等到《南海长城》拉开了帷幕!那晚座无虚席,连左右侧边都站滿人。演员强大的阵容,布幕、灯光、音乐、舞美非常的气势深深震撼在场每个人。中场休息时,我们溜到后台,看看演员什么样子。北京来的演员就是不一样啊,个个明眸皓齿,挺拔俊美,令我们好生羡慕和敬仰。不承想,我在以后的生活中,竟续上有关小星山英雄后代的故事。
事隔一年,也即是1966年夏天,我考入一中,张苞烈士的女儿张艳萍分在我隔壁班。这个浓眉大眼的小姑娘,引起同学们关注的目光。不仅因为她是烈士的女儿,更因为她淳朴、善良、坚定的性格让同学们刮目相看。那时正是“文革”动荡时期,而艳萍坚守纪律,团结同学,还做好年级的宣传板报工作,号召同学回归课堂。她写得一手好字,画画也不错,我们66级的黑板报在一中的宣传园地里格外醒目。我清楚记得高中的学长经过板报栏,看着艳萍熟练的书写和设计巧妙的花边及插图,忍不住啧啧称赞:“哇,女秀才!”艳萍后来参军去了,听闻她在军队一直工作到退休,期间多次立功和受到上级嘉奖。有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苞夫妇都是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尤其张苞身经百战,参加解放战争多场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革命经历和热爱祖国热爱党,为人民可以舍弃一切的精神耳濡目染影响和教育了孩子们(小星山战斗中,张苞左肩负伤仍坚持指挥,后被冲锋枪子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同年11月,张苞被广东省委、省军区追记一等功,授予“民兵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可以想象,英雄的父亲一直是激励艳萍成长进步的动力。
时光车轮走进2012年,不经意中又一次续上有关《南海长城》的故事 。
这年夏天我到平海采风,拜见港口民间音乐家苏方泰老师,言谈中得知,当年我在人民会场观看中央歌舞团演出的《南海长城》,是演员们在港口渔村深入生活,与英雄民兵连民兵及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数月时间创作的“热身”预演,怪不得在惠州仅演一场就返京了。呵呵,我真荣幸,亲历《南海长城》“首演式”。
在数月时间里编写剧本及搬上舞台,是那个年代文化工作者的“加速度”。勿庸说,“向英雄学习!”不单是口号,而是编剧们、音乐家们和演员们及幕后工作者团结一致、积极创作的“激发器”和“推动器”。我们可以从当年的文化挡案获悉,《南海长城》在北京公演引起轰动,70年代还拍成电影。
60余年过去,岁月磨平了当年的印迹么?不!港口民兵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他们时刻铭记前辈们英勇战斗的大无畏精神,在新的时代续写新的篇章。李伟美连长娓娓道来,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港口民兵连多由本地七所八站的乡镇公务员以及部分个体户组成,加入之前都经过思想品德和体能的严格审核。为了练就海防民兵的过硬本领,他们与军人一样参加游泳、抢滩和目标打击等多项高强度的训练。民兵连100多人的队伍,还有10名英姿飒爽的女民兵。女民兵郑海英是个豪爽的女汉子,她坚定表示,只要有训练任务,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谁都知道,海上训练比陆地训练难度大许多,然而,记录在册的,每次的海训,港口民兵连都取得优秀成绩。小星山战斗过去60余年,60余年磨拳擦掌从不间断。民兵连新人如雨后春笋,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用实际行动秉告苍天大海,“若是那豺狼来了,对付它的有猎枪!”
小星山二等功荣立者林树南把钢枪传给儿子林煜,林煜十二岁时见证了父辈们的英雄壮举。那日,民兵杜冯来出海作业发现敌情,马上返回港口报告。中共惠阳县港口渔盐工委副书记、武装部部长兼民兵连连长张苞向上级汇报后即率民兵连出海迎敌。时任民兵连三排长的父亲匆匆回到家与母亲丢下话:“小星山岛有情况,要马上出发。”事后他才知道民兵连与敌人激战11个小时,在解放军炮艇支援下,生俘敌特司令、副司令等10人,击毙2人,缴获一大批武器和物质。父亲与叔叔伯伯们的刚毅形象深深刻入林煜脑海。林煜成年后接过父辈的枪,后来又担任了民兵连的指导员,他的工作履历,印滿“努力”二字。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年逾花甲时,林煜又将钢枪传给他的女儿林志芳。父女同习武、守护红海湾的家国情怀在港口群众中誉为美谈。
小星山三等功荣立者李锡元的外孙子陈晓吉,是00后出生的小伙子,他牢记外公的嘱托,参加工作后毫不犹豫申请加入民兵连。他表示要像外公一样,不怕苦和累,当个好民兵。和平时期的民兵,不见刀光剑影,更多是履行爱岗敬业和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晓吉所在的城管部门,除了巡查市容市貌,还要检查街道广告牌和路灯等公共设置安全问题。单位对晓吉的评价是:工作细致,服务到位。是的,港口民兵个个都是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汉子。
在港口群众的眼里,民兵连就是人民的子弟兵。扑灭森林火灾他们冲在前,抗洪抢险他们一马当先,新冠疫情时他们每家每户做宣传,同时做好风景点、酒店的限流防控工作,还为五保户和孤寡老人送生活物品上门,有的连续工作几天几夜。群众赞扬他们是不穿军装的子弟兵。与军人一样,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
民兵连长李伟美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在2020年代表“港口英雄民兵连”到北京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情景:这里群星璀璨,熠熠生辉。“港口英雄民兵连”届时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全国文明单位代表进京,与众多英模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这是无比崇高的荣誉。李伟美沉浸在激动和幸福中。同时他清醒认识到,保卫海边防,维护港口一方平安与稳定,建设美好新港口任重而道远。他代表全体民兵,动情地说出心里的话:“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港口英雄民兵连为人民冲锋在前的大无畏精神,让这面鲜红的旗帜永不褪色,高高飘扬!”风听见,海听见,海天中,这面旗帜哗啦啦地响。
苗理洁,广东惠州人,退休公务员。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员、政协惠州市文史委员会特聘文史研究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多年来,致力于宣传民间文化,笔耕不辍,为努力书写惠州故事不遗余力深入民间,贴近生活,体察风土人情,行走古屋古村,察寻历史故旧,山川地理,写出百万真情实感文字,广获惠州读者喜爱。
出版散文集《水城故事》《逝水流痕》《水韵鹅城》,小小说集《旗袍》,并参与《惠城乡土文化》《逐梦民间》《惠州风物撷胜》《文化仲恺》等多部文集编撰工作。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成地方文史存档的纪实篇章,散文多次获中国散文年会奖项,其中《多彩端午》入选高考语文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