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文莱王子婚礼葫芦丝表演惠州老师教的
作者:黄桃、林德燕    来源:    日期:2015-05-02 23:00:11

 

图片1.jpg 

我市教师团老师邓伟旺教文莱孩子吹葫芦丝。

 

 

图片2.jpg 

教师团把国画艺术带给了文莱的孩子们。

 

 

 

日前,文莱王子大婚吸引了全球人们的目光。但少有人知的是,王子大婚中有一支学生队伍的葫芦丝节目表演,是在惠州老师的指导下才得以登台的。327~44日,来自惠州多所学校的12名老师组成“2015中华文化大乐园——文莱营”教师团,代表中国到文莱中华中学进行文化交流,宣扬中华传统文化。近日,教师团回到惠州,第一时间接受了《惠州日报》记者的采访。

 

众多优秀教师中挑选12名组成教师团赴文莱

据了解,“中华文化大乐园”是国务院侨办、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继“中国寻根之旅”系列夏、冬令营活动之后,推出的又一项旨在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的品牌活动。根据海外华裔青少年的特点和需要,选派优秀教师赴海外举办学习中华文化夏令营,把中国文化精品课程送到海外华裔青少年家门口。

这是国侨办首次将中华文化大乐园交给地市一级侨务部门承办。惠州市外事侨务局联合市教育局经过层层选拔,从我市众多优秀教师中挑选并确定出12名人选组成教师团。根据要求,12名老师中,有声乐、舞蹈、武术、传统手工艺、民乐、管弦乐、书法和国画老师,以春令营的模式开展活动。

“文莱与我们对接的是文莱中华中学(以下简称为文中),这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综合学校,在当地华文学校中居首位,学生人数3000人,参营的学生则有300多名。”教师团团长、市外侨局副局长游小慧说,由于文中有自己的舞蹈队、武术队、合唱团和民乐团,营员按兴趣被分成舞蹈、武术、书法、绘画、手工、声乐、民乐、管乐等8个班,经过7天的学习后,要组成一台节目汇演展示成果。

 

7天组建起一支零基础交响乐队

考虑到文莱当地可能无法购买到所需的教学器材、表演道具等,出发前,团里就商量好将所有的东西都带过去。他们准备了40多个葫芦丝,一大捆宣纸、各种表演道具与服饰,甚至还有刀枪剑棍,导致上飞机的时候,每人分摊之后还有物品超重。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葫芦丝老师邓伟旺还是被吓蒙了。“孩子们连葫芦丝都没有摸过,但是我们要在7天之内,让孩子学会曲目并进行表演。”经过综合考虑,最终他们选取了《小苹果》这首欢快的乐曲作为表演曲目。但这首歌节奏快,对于没有基础的孩子们来说难度不小。下了一番苦功夫、笨功夫,40个学生圆满顺利地完成了葫芦丝表演。更令邓伟旺欣喜的是,当教师团回国后收到了一个好消息:这群孩子在文莱王子婚礼庆祝系列活动上进行了葫芦丝表演。

来自市实验中学的管弦乐老师高亮在此次行程结束后,仍然觉得不可思议。按照他的经验,一般来说,从组建一个乐团,到能登台表演起码要半年时间,他竟然在7天之内拉出了一支乐团。“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习鼓、小号、次中音号、圆号、长号、萨克斯与长笛等8种乐器,孩子们没有基础,就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教他们吹。”高亮说,学生都按照自己兴趣选择学习项目,刚开始孩子都在进行选择,发现没有兴趣就转去其他学习班,因此人员变动非常大,直到第4天人员才基本稳定下来。在短时间内,高亮就只能用最笨的方法教他们,每天长时间地陪着他们一个个地练习。因为难度非常大,中间他甚至还打过退堂鼓,与校董沟通放弃这个节目,但最后仍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最后进行汇演的时候,他们的节目第一个登台,学生们奇迹般地准确演奏出文莱国歌,赢得一片片掌声。

 

汇报演出日成为文莱中国文化日

7天时间,能学习到什么中华传统文化?参营的300余名学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学会了6分钟内现场作出一幅国画,学会了跳孔雀舞,学会了一套武术表演,学会了用葫芦丝演奏《小苹果》……

4月3日上午,春令营汇报演出时,文莱文化、青年和体育部副部长阿迪娜女士和29个国家驻文莱使节在我国驻文莱大使杨健的陪同下观看了汇报演出,当日也成为文莱的中华文化日。演出结束后,各国使节纷纷表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对中国文化日成功举办的祝贺,阿迪娜更是赞不绝口。他们评价惠州教师团“一支歌、一招一式,都展示出中国的古老文明和现代风情。”此次活动为传承中华文化,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增强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文中的校长许月兰表示,她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的华文教育将会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汇报演出结束,也到了离别之时。很多家长为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家里做好各种文莱特色小吃和糕点送给老师品尝。一位3个孩子的妈妈讲述孩子们参营的感受时说:“文莱的孩子们很少机会接触更多的中国文化,这次能一下子体验这么多类别的传统文化,感觉有中彩票的惊喜。”春令营开营期间,正是当地学校的假期,参加学习的孩子每天都习惯了上课。到闭营时,许多孩子都哭着抱着,希望老师能够留下来再给他们上课。而经过这些天相处,教师团也与当地学校的老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机场送别的一刻,许多老师无论男女都哭了起来。而教师团的职业水平与吃苦耐劳精神也得到了文莱中华学校的校董认可,他们向教师团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们能到学校任教。

 

计划到更多国家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地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渴望学习知识与艺术的态度令教师团印象深刻,当地教师也对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一位美术老师特地过来学习葫芦丝,希望我们走之后还能继续教孩子学习葫芦丝。”身处异国他乡,教师团的舞蹈老师骆秀萍发现,当地华人十分重视下一代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文中,她发现学校里会贴着福字、对联,学校的校训是“礼义廉耻”,学生们也非常有礼貌、懂规矩。“这让我很受感动,在国外他们都能把中华传统传承得那么好,反观我们,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骆秀萍说,她计划在她就职的幼儿园内,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学习弟子规等国学,普及传统文化。“可以考虑将中华文化精华汇编成册,分中小学与幼儿园各级学习内容,更好地普及。”

市外侨局曾在惠州举办过多次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此次首次承办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也收获到了很多经验。据游小慧透露,市外侨局接下来计划组织交流团,以文化大乐园形式到东南亚有条件的华文学校进行文化交流;另外,通过长期交往他们发现,东南亚国家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很高,他们计划邀请东南亚国家包括文莱的部分教师到惠州进行中华传统文化集训,授之以渔,从而更好地教当地学生。

 

掌声背后

舞蹈老师表演时骨折,坚持到演出结束

惠州教师团代表中国到海外进行中华文化宣扬与传播,每个团员的使命感都很强。出国之前,他们做了诸多准备,因对对方的情况基本一无所知,所以他们设计了全套方案来应对,甚至单独为此编制出一套教材。尽管已经做了周全的课件准备,但到了现场还得不断调整。每天下课后,老师们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课件进行调整或重新做,每天开会总结经验,布置第二天的任务。

国外的生活与饮食令一部分老师难以习惯,加之当地天气炎热,老师们忙着上课每天都连轴转,尤其是舞蹈老师,每天要上课五六个小时。一天下来,有老师都累哭了。

市八中舞蹈老师罗文辉在教师团的老师们眼中,是个看上去柔弱的80后小男生,但他的坚持与忍耐让大家都佩服不已。在最后汇演的一个节目中,罗文辉不慎受伤,手部骨折腿也崴了,但在台上他坚持完美地表演完节目,下台后才淡然地说自己受伤了。“我们看他都能笑着说话,以为他没事,他还坚持完成了后面两个节目。”结果,整场表演结束后,他脸色发青,疼痛难忍,被送至医院后众人才知他受伤严重。

“每天都有各种问题要面对,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老师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坚持与用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也让我感动。”游小慧说,此行之后团员彼此都成了好朋友。

 

 

 

(原载2015422日《惠州日报》。邓伟旺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