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一杯罗浮春 传自坡公手
作者:李燕文    来源:    日期:2015-04-30 16:40:04

 

图片1.jpg 

刘俊发和工人将经过秘制汤料蒸熟的中草药放入酒缸,开始酿制罗浮春酒。

 

图片2.jpg 

工人在红米酒饭上面洒凉水。

 

图片3.jpg 

工人迎着热气快速翻拌红米酒饭。

 

 图片4.jpg

刘俊发和工人在晾晒酿制罗浮春酒的配方药。

 

 

4月中旬的罗浮山,湿气渐渐蒸发,连续多日的晴天,一扫清明节后的春寒。天公作美,这是酿制罗浮春酒的好日子。

清晨,家人还在熟睡的时候,罗浮春酒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俊发已早早起来,开始准备酿酒的药材,新的一天在期待中开始。

人们最早听说罗浮春酒,还是来自苏东坡的诗句。当年,苏东坡在惠州创制了不少传世名酒,但他最喜欢的当推罗浮春酒。关于罗浮春酒的记载,见于苏东坡抵惠后不久所作的 《寓居合江楼》诗中:“……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自注:予家酿酒名罗浮春)”。第二年,他又写了一首《寄邓道士(并引),诗曰:“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上世纪80年代,刘俊发从惠城来到罗浮山,起初是被罗浮山葛洪的故事所吸引,于是创立了葛洪文化研究会。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对罗浮山的情感日益深厚,他决定留下来做一名罗浮山人并致力挖掘更多与罗浮山相关的历史文化,由此了解到罗浮春酒。

“新中国成立后,罗浮春酒一直在民间流传,后来博罗组建了国营酒厂,生产罗浮春酒,一度销量很大,但后来因种种原因被迫停产。”已届知天命之年的刘俊发不无惋惜地说,后来他在多方帮助下,通过寻找当年酒厂的相关人士,搜集民间流传的方子以及查阅古籍,几经摸索,终于在10年前重新酿制出罗浮春,之后又不断加以改良。

酒酿成了,色泽如玉,芬芳醇厚。更让刘俊发欣慰的是,罗浮春酒制作技艺于今年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酿造

罗浮春酒由近20种名贵中草药浸泡米酒而成

罗浮春酒主要以山中的人参、黄精、巴戟天、黄芪等近20种地道名贵珍稀中草药,配以用山泉水酿制的小曲米酒一起浸泡而成。

配料、蒸煮、摊凉、下曲、糖化、发酵、蒸馏……小曲米酒的工艺流程大致如此,这项工作由刘俊发的徒弟汤金华等人完成。这些徒弟,有的来自广东五华,也有来自广西、贵州的。通过师傅的精心调教,如今,他们都熟悉了酿酒这一行当。记忆中,刚来酒坊的时候,是纯手工传统酿酒,由于工作效率太低,经过师傅的研究和改良,现在的工艺变得更科学,生产更正规,质量也更好,工作时需穿工作服和戴口罩。

关于酿酒,控温很关键,温度是否适宜也决定了酒的香味、口感。对于温度,在师傅的调教下,徒弟们总是把握得恰到好处。他们有个“绝招”,靠鼻子闻。香味不到,添一把柴;香味过了,调整火力。等到原酒一出,刘俊发一尝:就是这个味!

最关键的酿制步骤还是由刘俊发亲自操刀。

“不同于一般的选材、配比、制药,造就了罗浮春酒的独特之处。”刘俊发介绍说,罗浮春酒由独特酿造的米酒和药材泡制而成。米酒酿造的原料选用优质的大米,由白米、红米、黑米按比例搭配而成。酿酒所用酒曲也是独家配制,用茴香等10多种香味药材磨碎成粉和发酵的酒曲配置而成。

对于酿酒,不管是用何种粮食、何种果实,它都是源于大自然的恩赐。不同的地域酿造不同的美酒,天地造化早已经为美酒定下了一世情缘。刘俊发的酿酒坊位于罗浮山脚下阑石村打龙坭村民小组,清冽的山泉水从半山腰直接引入村子。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也酿出了独一无二的美酒。

 

玄机

药材浸泡前需要经过“制药”处理

罗浮春酒制作技艺,最独特的地方在于药材配制。正所谓靠山吃山,制作罗浮春酒的药材就地取材,主要选自罗浮山的名贵中草药。

罗浮山,南粤名山之首。山中有绿乔木与阔叶林和众多的藤本、草本等植物,共计3000多种,其中中草药1000多种。罗浮山自古便为南药基地。在宋代广东有珠、香、花、药四大市场,其中药市便是罗浮山。在山脚下的各个小店里,随处可见售卖巴戟酒、黄精酒等各类药酒的招牌。

药材的配置更是暗藏玄机。浸泡罗浮春酒的近20种药材并不是晒干就直接放入米酒中浸泡。刘俊发称其为“制药”。比如肉苁蓉的制作,先用独酿的米酒熬制黑豆23个小时,再将黑豆捞出,然后将洗净晾干的肉苁蓉倒入熬制的液体中煮,液体全部被肉苁蓉吸收后,再将其捞出晾干,方可用于泡酒。这个“制药”过程需一天左右。

“这个‘制药’过程是耗时最少的了。”刘俊发说,黄精这一味药材的“制药”则更讲究,它需要九蒸九晒,需要10天至半个月。

时间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见证。刚酿制不久的酒,药材还没有充分融进酒里,在品味时,也说不清楚哪种味道占主导,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有种说不清的“暧昧”。“至少要放置半年,药与酒交融,氤氲出的香气可以唤醒每个人灵魂深处最柔软、最温暖的记忆。”作为国家高级品酒师的刘俊发将酿酒、品酒当成一门生活艺术。

正因为此,他在掌握了罗浮春酒制作技艺后并没有盲目地将其投入流水线生产以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希望罗浮春酒能成为罗浮山的一种文化旅游符号。”刘俊发也在较真地挑选传承人,“不一定要传给自家人,只要真正爱酒的我都愿意传。”

夕阳西下,刘俊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坛存放有七八年之久的罗浮春酒,诱人的馥郁芳香渐渐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当年苏东坡的罗浮春酒我们无法一尝而快,好在有了罗浮春酒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可以借此把酒临风,寄情佳酿,细细回味那“一杯付与罗浮春”的诗意情怀。

 

 

 (李松权摄影,原载2015422日《惠州日报》。刘俊发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