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多,260方印石,1080个字,篆刻版《弟子规》终于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捧着散发着油墨香的《弟子规》,刘本镐老师脸上乐开了花。仿佛抱着自己的宝贝孙子似的,满脸慈爱与怜惜。
已有3700多年历史的篆刻印章,曾经称为“玺”,后来被秦始皇霸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为“印”,将军的称“章”,私人的称“印信”。看似神秘高深,其实起源很简单。古人觉得“结绳记事”不太靠谱,又没有现代人的电脑笔记本。怎么办?干脆用手中打猎杀人的刀,直接在龟甲上涂抹刻“字”——就成了甲骨文——那时候,管你什么金钱龟、黄缘龟、中华龟……统统都是果腹美味。吃剩的龟甲,一如现代人啃过的鸡骨,扔的漫山遍野,俯拾皆是。于是,龟甲就成了篆刻的鼻祖。在古代,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统统都叫“篆刻”。直到明清开始,篆刻才专指治印之学。2009年10月,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终于明白,为什么堂堂的篆刻大师齐白石老人,竟然是小木匠出身。跟齐大师一样,刘本镐老师的篆刻启蒙老师,也是乡下的雕花木工。5、6岁时,刘本镐老师就对那些花花绿绿的雕花木刻一见钟情。天天拿着小刀,在木头上刻刻划划。细嫩的小手,常常划出一道道血印。把个最喜欢他的外公心痛得不要不要的。后来,外公干脆捡了些钢锯、木条,自己动手,亲自为小外孙做了一把刻刀。
当时的外公,万万没想到。自己不是在做刻刀,分明为心爱的小外孙点起一盏指路明灯。也许冥冥之中,睿智的外公就已经预感到小外孙的金石之路,将是一番艰难孤苦的旅行?多年以后,当年的小男孩年过半百霜染双鬓时,手中专门定制的刀具不知刻烂过多少把。竟把自己刻成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铁集团书法家协会理事、惠州画院专业书法篆刻家、惠州市民协会员……几十余年,潜心钻研,耕石不辍,终于孕育出篆刻版《弟子规》——不仅填补了一项空白,还为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添了一块瓦。
刘老师说,260方印章,装在8个盒子里。拿出来,就是一座小山。徒弟为了便于收藏,花了4天时间,钤盖出一条15米长的印章条幅。装裱后,视若珍宝。为了出书,刘老师亲自动手,钤盖了一本《弟子规》。186张宣纸,却只用了3天。说到这里,刘老师得意地笑了,说,钤盖是一件很费劲的麻烦事。力大了,担心弄坏宣纸;力不到位,字体模糊。钤盖的时候,难免双手沾满印油。为了避免弄污纸张,必须小心翼翼,这样就费时费力了。而我解决的办法就是,直接把手洗干净。每盖两页,我就洗一次手,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刘氏篆刻版《弟子规》,204页。除了序和后记,全文按“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分门别类。字体有甲骨文、大篆、小篆、汉印文字、砖瓦文字。造型更是丰富多彩,正方型、长方型、圆型、古钱币型或者任意编造型。一页一颗章两种体,用红色黑色区分印章和边款。初看平淡无奇,既没有苦铁大师的如诗如画,又没有白石山翁的奇崛俏丽。《人民铁道》报记者朱海燕评价说:“端正工整,过于传统”。
正如俗语说的字如其人一样,这本凝聚着刘老师心血精力智慧的《弟子规》,将他严谨端正的性格暴露无遗。《弟子规》原创虽说是清代秀才李毓秀,但在流传过程中,被人任意涂写修改,版本甚多,错误无数。为了对读者负责,刘老师多方寻访索求,终于在武汉大学图书馆找到清末民初原始版本。专门复印回来摘录在本书里面,方便读者对照阅读。后来朱海燕感叹说:“他亦是篆刻方面的多面手,既追求平正工整,又追求浑脱高浑,奇气横溢”。但依然还是刘本鎬的老师金云鹤说的准确:“本镐自己独特治印之风貌,印面章法布局每有新意,不落俗套。观其印博大厚重之雄风存乎其内,清新隽雅之韵味跃乎其外……余心甚安,差可告慰潘主兰先师曰:再传有人矣!”
弟子规
弟子规(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