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食 嘴 头
作者:叶伟强(惠州市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06-04 10:12:54

 

食零食,惠州人谓之食嘴头。旧时惠州府县两城的零食,不少响誉南粤驰名东江。小贩多以肩挑摆卖,也有在小店边做边卖。他们多以夫妻或“仔爷”经营,本少利微,多中取利,选料考究,制作精工。如:

府城麻糊源的“麻糊”,县城炳丁的“豆花”,府城平湖门城下的猪脚肉丸粉,县城番薯行的凉粉钵仔糕,府城水门的水粄、假粟粽,县城西门口的松糕、凌架糕,府城黄居记(人称黄肿老)的干捞面,县城刘亚明(人称补箩明)的腊味糯米饭,府城榕树下的油条、白果粥,县城马屋巷口的麻豆糖碎拌糖丸,如此等等,讲之不尽。这些零食,品种繁多,价钱便宜,一般人都能买得起。至于“阿嫲叫”、“油嘴角”、“沙糕粄”(有馅、无馅两种)、“白饼仔”、“煎堆”、“捏糍”、“麦豆枣”、“开口枣”、“脚底皮”、“咸烧饼”、“葱肉饼”、“麻扭”、“油麻糕”、“地豆糕”、“米糕”(有粘米、糯米两种)、“油麻糖”、“波子糖”(有杏仁、柠檬、橙汁几种)和各种“咸酸”、“蜜饯”等,都是大人细仔喜欢买来饱口福的。

时过境迁,有不少特具风味的零食,早已绝迹,如“搂花”、“油糍”、“薄脆饼”等多款零食。若能重现,对丰富惠州食品文化,也是有益的。其制作和特点大概如下:

搂花:原出在桥东县前街(现惠新中街)刘润(人称阿驼润)手中。先将百眼芋刮皮,洗净后,用擂盆捣烂,渗入面粉,加鸡蛋、水搓匀成团,搦薄,切条(约7厘米长、2厘米宽),用竹盖装着,暴晒一阵。再备一锅暖油(花生油),一锅滚油(猪中膘油),先将粉条放在暖油锅沉一阵(约十分钟),捞起,顺手放到滚油锅暴炸。少顷,粉条成了金黄色的小枕头,涨卜卜,香喷喷,快手捞起,搁在油盆上,这是第二道工序。上糖,用糖清(用白砂糖煮溶后,用鸡蛋水渗滤而成)煮到120°~130°左右,成了稠状,便将炸好的粉条倒进糖锅捞匀,撒上炒熟的白芝麻和芫荽,便可出卖。这是第三道工序。此款零食,可上大雅之堂,也可在街边摆卖,可惜产量不多,想食往往买不到。其特色是:色泽金黄,松脆爽口,香甜留齿,食一想二。

油糍:先将番薯煲熟,去皮,加糖,渗入“三破七”米粉(三成粘米粉,七成糯米粉)加水搓匀,待其发酵,这是一道工序。粉面浮起,再渗米粉,搓匀成团(过硬炸不浮,过软炸不就),然后将整团粉分成若干小团(边做边分亦可),挪成圆条状,摘坯,把馅(事先做好的油麻、地豆、糖捣碎和加工粉混在一起,搓压成团,搧薄,切条切粒;有时加点玫瑰油,味道更好)放到坯里,挪圆,染上芝麻(黑白芝麻均可,白芝麻较香)或米粉,再挪一挪,放到翻滚的油锅压炸,待到黄带红时,便可捞起上市。这是第二道工序。此款小食,酥皮韧肉,香滑可口,若卖不完,第二天可翻炸,但远不及即日上市的可口,但用来煲糖水,又是可口的午餐和宵夜。

薄脆饼:小量面粉经发酵后,用鸡蛋、猪油和面粉在案板上搓压,以糖水调和稀稠,至不软不硬为止。接着将大团面粉分成若干小团,再将小团面粉搧薄后。用大茶杯压在粉块上,取出圆块,染上白芝麻,排放在铁盘里,排满后,上焗炉,少顷取出。涂上花生油,新鲜热辣的薄脆饼便算做成,即可上市。该款零食,黄里带白,酥脆爽口,浓香带甜,用绿茶送食,甘香留齿,无牙老叟,都可品尝。

上列各种零食,价钱低廉,按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价格,两三个铜仙,便可买到一件。猪脚肉丸粉,不外一毫八分。腊味糯米饭,净饭一毫一碗,加腊味不外两毫。糖丸一毫一碗,还有一小碗姜糖水给你荫喉。白果粥每碗“斗零”(即半毫子,现在叫五分钱),油条一条四个铜仙。豆花、麻糊一碗五分。那时钱币,银币有半毫(伍分)、一毫、二毫(双毫)和一圆四种。纸币有广东省银行印制的纸币,分一毫、二毫、五毫和一圆。一毫不论银币或纸币,一般可兑16个铜仙,最低时,一毫可换28个铜仙。可见上列零食,确实价廉抵食。

 

注:

①仔爷有两种,一是父亲有技艺专长,儿子学艺帮工;二是儿子有技艺专长,父亲协助管理。

②水粄,以粘米粉作主料,用油将猪油渣、虾谷、葱、蒜等在锅炒香。用水和米粉搅匀,蒸熟。卖时有蒸、煎两种,拌以酱油,滑嫩可口。

③假粟粽,以糯米粉作主料,用少量粟米粉和水搅匀,加点黄色色料,蒸熟。卖时有蒸煎两种,伴以浓糖水,十分利口。

④麦豆枣,将麦豆粒浸泡多时,捞起晾干,放在案板上。接着用糖水和面,搓压成团,取出部分搓成圆条,再分成若干个,挪圆,沾上麦豆,再挪一挪,让麦豆陷入粉团,放到沸腾油锅中暴炸,赤黄为好。这款零食,酥香利口,便宜抵食。

⑤开口枣,以面粉为主料,用糖水搓和,搓压成团,取部分搓成圆条,又分若干个小团,沾上白芝麻,放在油锅中暴炸。少顷裂开,黄中带赤为好。此款零食,皮酥肉韧,十分可口。

⑥脚底皮,以面粉作原料,和糖水搓匀搧薄,抹上花生油,蒸熟,切块,叠好。此款零食,韧滑香甜,若卷上芝麻、花生、糖碎,味道更好。

(原载《惠城文史资料》第15辑,邹永祥主编,惠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1999年编印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