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秋枫寨的念想,缘自周小娅的报告文学——《高山之巅 一川绿风》。 当一个山一样的军人与一座军人一样的山的故事如同一缕秋风掠过我的心房时,秋枫寨情结,瞬间便萦回我心,盘旋往复,让我急切地想结识她,走进她。 初秋的阳光,如飞镖一般闪亮,这时集结号吹响,博友一行开拔秋枫寨。 秋枫寨的黄寨主早已在他的别墅前恭候我们,一身朴素的装扮,咋看也不像这座豪宅的主人。下得车来,寨主与我们一一握手,一脸和蔼的微笑,既看不出军人的威严,也读不出老板的狂傲。可当我的手与他的手握在一起时,我却感觉到有一股军人的刚毅和儒商的温雅过电般地传遍到我的全身,令我暗生钦佩。 走进他的豪宅,看不到通常富豪们用于显摆富贵的家什摆设,有的只是挂在墙上记录他军旅生涯和创业历程的照片、奖状和秋枫寨规划建设图。三层楼房除三楼用于他自己及家人居住外,一楼是客厅、餐厅和他的办公场所,二楼则装修成宾馆式客房,专门用于接待新朋老友。整个装修不见金银粉饰,却尽显朴素无华,与我想象中的富豪生活相去甚远。 虽是初次相识,我们与黄寨主却交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说起文章和摄影,这位曾经的军报记者有过许多骄人的作品,但在我们这些貌似爱玩文字摄影的文友面前,却是那样的谦逊:而谈起他的秋枫寨,这位钟情大山并为之倾注万贯家财而不顾的汉子,又是那样的兴奋和充满激情,言语中不时流露出“山大王”的自豪。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一个富有传奇人生和传奇色彩的血性男儿,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深度和丰富阅历的性情中人。 一个爱大山的人,注定是个性情豪爽的人。从军人到商人,再从商人到开山人,其中的故事无不彰显黄寨主的豪爽人格。然而,令我一直纠结不解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吸引一个成功人士放弃都市的繁华享受,倾半生打拼积累的亿万财富,一头扎进深山老林,去做一个前景未卜的开山寨主呢?好几次我想张口询问,却又欲言又止。因为我害怕黄寨主笑话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只好将疑问放在心里,留待进到山里去寻觅其中的秘密。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后,我们开始向山里进发。进山的路上,我问同行的徐博士:“假如你有亿万家财,会不会放弃享受而自找苦吃,将大把的钱扔进山里去开山劈石,筑路修寨?”老徐说:“不会!”我说我也不会。看来燕雀还不止是我一个,而大多数燕雀也许都不能理解黄寨主的鸿鹄之志。 从黄寨主的“别墅”开车十多分钟,就到了秋枫寨。秋风寨位于公庄镇西南部官山村与柏塘镇的交界处,总面积约3.65平方公里。这里山峰高耸、峡谷幽深、树木葱郁,绿水清澈。进得山里,明显感觉气温比山下要低,空气比山下要清新。走进这片大山,黄寨主宛若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站在山坳的一处制高点,胸有成竹地向我们指点江山:整个山寨总体布局设计为“四区一廊”,即“松月间”综合服务区、“水云间”林间漂流区、“林风间”定向拓展区、“云上间”贵宾专享区和“月亮湾”生态登山走廊。用不了几年,这里将成为一个极具魅力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康体养生的旅游胜地。一行人不禁被黄寨主洋洋自得的情绪所感染,纷纷抄起长枪短炮不停地“咔嚓”,恨不能将四周美景悉数秒杀于镜头之中。于是,有美女急切地摆出训练有素的招牌姿势,有帅哥兴奋地占据位置寻找角度,而我却依然在苦苦地思索,黄寨主钟情这片大山的动因究竟是什么?是钱多的烧手想玩点新鲜刺激?抑或是厌烦了商场的尔虞我诈想远离都市隐居山中?似乎是,又似乎不是。 离开山坳,黄寨主带我们来到传说中的“月亮湾”生态登山走廊。这里原本是一条山石嶙峋的溪谷,两边层峦叠嶂、树木葱翠,溪水由山顶潺潺流下,形成了一条狭长幽静的自然风光带。开山之初,黄寨主亲率马帮,从山下驮来一块块青石,铺成了这条平缓的登山道。 沿道上行,满眼秋色醉人心底。小路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踩在上边就像在厚厚的地毯上行走,舒适而飘逸。山风偶尔轻轻拂过,使得寂静的林海,俨然平静的海面,顿时涌起阵阵波涛,给人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感觉。溪水在脚下悄悄地流过,不知疲倦地唱着千年不变的古老山歌。那歌声,时而停在湍急处,泛起阵阵浪花,时而留在跌宕处,挂起丝丝垂帘。置身其中,顿觉心开意解,尘去嚣逝,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尽情地享受着绿茵的阴凉,呼吸着负氧的清新。忽然,一株枯萎的树兜引起我的注意。树的主干虽然已经枯死砍去,但从根部却又生长出几株活生生的树干。看来,只要根不死去,生命就能得以延续。而根之所以不死,就因为它深深地扎进了泥土里。 原来根就是生命的源泉,泥土,就是根的故乡。而我们往往在欣赏花叶的美丽时,却很少关注根的存在。 虽然,同花朵枝叶相比,根的长相可谓奇丑怪异,干枯的表皮满是皱褶,凸凹的身躯青筋突起。但它却是那样的刚毅和执着,每一节分枝,都是力与美的协调,每一段须根,都是生与死的抗争。它们盘根错节,相互缠绕着,把蓬勃的生机托出大地。当姹紫嫣红的花朵在阳光下炫耀它的妩媚,当清脆欲滴的枝叶在春风里展示它的青葱,根,却在另一个世界中,用沉默缔造出大自然中赏心悦目的一切。 很少有人会去想,根离开了土,到底意味着什么?没有了土地的拥抱,根就将失去了生存的依赖。因此,我们总见根是那样执着地扎进土里,无论是在岩石上、悬崖中、水岸边、高山下,根总是顽强坚定、拼尽全力地抓住泥土,竭力吮吸土地的水份,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枝干,茂盛着世间的葱绿。我不敢设想有哪一天,深情的厚土与根须离别,大自然裸露出哭泣的根径,我们的世界是否还会有春天? 我忽然觉得,此时的我与根有了一种心有灵犀的通感。这种通感像是岁月河边捡回的摇篮,又像是生命额头扭曲的沟坎,它存于得到和失去之间,却站在爱和被爱的边缘。我思衬着,我之所以成不了擎天的树干,长不出鸣春的绿叶,结不出馨香的果实,保不住温馨的情感,似乎都是远离了根的故土,漂浮在好高好远的地方。我益发思念起久别的故乡了,心中也不由滋生出一丝愧对家乡的内疚。 我继续攀登在这条山路上,拍下了许多关于根的照片。满山遍野的根须敲醒了我的睡梦,让我扔掉了手中拽捏了好久的疑问。我仿佛懂了,生命的价值,不在拥有,而在奉献。我终于明白了黄寨主倾情这片大山的初衷。那是一个游子对养育他的这片土地的真情回报,是根对山的感恩情怀。 下得山来,我依旧沉浸在对根的思索中。一个人持有根的信念,就能远离繁华都市的诱惑,就能摈弃金钱名利的困惑,就能托起五彩斑斓的梦想,就能书写出生命精彩的乐章。黄寨主就是这样的人。 泥土。根须。森林。 秋枫寨的精灵,正用伟岸的脊梁挺起一片别样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