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有一个关于买烧鹅的有趣故事:话说当年博罗县城有个富绅李伯盾,是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参加过攻打叛军陈炯明驻守的惠州城。后来,因身体欠佳,辞职还乡,回到博罗县城。因为他出身黄埔,家里常有宾客往来。每次接待客人,总离不开烧鹅。一天,省里客人来了,他就叮嘱官家别号称为矮仔严东:严东,今早到“烧鹅铭”斩斤把烧鹅来款待客人,记住啊!严东听后立即去采购。转眼间,烧鹅斩回来了并放在厨房内的桌子上。
时约十时,李伯盾小解经过厨房,忽然看见橱柜上有一碟烧鹅,他看了一眼,发现这碟烧鹅的皮是焦红色的,再闻闻尝了一块肉,唉咳了一声便把口里的烧鹅吐到天井的水沟里,大声责怪说:“亚东,你到哪里斩的烧鹅?”严东听了颤战地说:“盾爷,这里离烧鹅铭店要走很远,此烧鹅我是在下巷口那祠堂茶馆斩的。”盾爷发怒说:“这些烧鹅跟烧鹅铭的烧鹅比较,色香味真有天壤之别,你能骗我吗?记住,凡是接待客人的烧鹅,一定要到烧鹅铭处斩。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我就打坏你的脚。”严东只好乖乖地再到刘铭记店铺买回斤把烧鹅上桌。
悠悠东江水,流经江西,流经河源、紫金、惠州、博罗、东莞、增城,流入珠江。东江水抚育了东江千百万民众,也抚育博罗县城刘铭记。刘铭记烧鹅牌子老,味道好!烧鹅皮脆肉嫩、香滑,食后香味长留口中,回味无穷。刘铭记别称“烧鹅铭”的烧鹅,在博罗县城乃至县外四乡八村、东江城乡驰名。
烧鹅铭正名为刘沛铭,经营烧鹅档数十年,技艺非凡。他为人老实诚信,买卖公道,待客有礼,服务周到。加上他有一手绝艺,烧烤的烧鹅色香味俱全。为此,博罗县城民众给他起了个绰号“烧鹅铭”。提起他的绰号,博罗县城镇老少皆知,提起吃烧鹅,真没有人不知道最好吃的就是烧鹅铭店铺的烧鹅了。
烧鹅铭烧鹅这个品牌创于何时?据烧鹅铭的长子刘开老师回忆,烧鹅铭烧鹅品牌,创于民国10年。当时,社会动乱,黎民百姓生活困难。为了吃上东江驰名的烧鹅,不少苦力工,就是不买米粮,也要抽出一点钱到烧鹅铭店铺斩三五两烧鹅来下酒。
烧鹅铭制作烧鹅有其独特的工艺流程:
1、挑选活鹅:选有生长期以85天以上的雌鹅,并退齐绒毛的。
2、活鹅买回来后,随着放进家里的大木笼,利用稻谷饲养一周。
3、杀鹅时水温要讲究,拔毛时连一条小绒毛也要拔净,这样鹅皮才光泽鲜泽。
4、开肚去肠,把鹅身挂起干身。
5、把准备好的配料放进鹅腹内,然后缝好腹腔。
6、生抽调熟抽,再加香烧酒在光鹅身上均匀涂上,直至色泽到点。
7、烧烤技术:木炭一定要用桂树碳,桂树碳火温烈,耐烧,火焰均匀,无毒并发出一阵桂树香味。
8、鹅放进烧烤炉后十分钟要把鹅钩起,翻身,加碳。再把枣红色皮的烧鹅放进碳炉烧烤。几分钟后,再提起来,用毛刷刷去蘸灰,再抹上蜂蜜,又放进烤炉,经过一段时间,把烤鹅用铁钩钩出烤炉,再细心检查,发现烧鹅已恰到好处,就可以出炉了。出炉后的烧鹅还要操作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烧鹅身上涂上一层正宗熟生花油,挂在货柜上,让它凉却才能出售。
昔日烧鹅铭烧鹅在这仅有数千人的罗阳城,日销30-40只。如果逢庙会,每天能销售200只以上。
1956年,刘沛铭师傅加入了公私合营队伍,并先后在合作商店和国营酒楼任烧鹅师傅工作。1956年至1960年初,他先后带出了叶某、李某、陈某等徒弟,如今叶某已成为深圳市有名的烧鹅大师了。刘沛铭师傅在1967年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