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惠州城郊有一种牵猪貑配种的职业。“貑”(读作“家”),指公猪(亦叫作猪牯),牵猪貑又称牵猪羊牯(一说牵猪娘牯),猪羊二字,泛指牲畜。牵猪牯或牵羊牯都是为牲畜配种。猪倌用绳索牵着猪貑行走乡里到民居家,与发情的猪母(即母猪)交配,使之受孕。此业现已濒临灭绝,在民国时期却很盛行。牵猪貑时称下九流,因为畜牧生产的需要,故不废。 为了生计农村家家养猪,城内也有不少居民养猪。养猪的很分散,牵猪貑配种也就要流动作业。东家见猪母发情,约请猪倌牵猪牯来配种,即使不知其姓名、住址,向邻里打听便知道××圩日有猪倌在圩上。过早过迟牵来都不理想,通常母猪发情时精神呆滞,行动迟缓(有的反而烦躁),阴部浮肿充血,并有粘液分泌,即为适时。 母猪交配只牵猪貑而不牵猪母,这是因为母猪发情时,生理上起变化,精神状态不稳定,到了陌生的环境易受惊,不利于配种。交配时雄性往往占主动,即使在新环境,也不易受惊,所以牵猪貑来与猪母交配更妥当。酬金一般是钱币,也有以米粮等实物报酬金的。 猪倌多给猪貑喂好饲料,尤忌缺盐,所以不脱饲喂咸鱼。缺盐则精子不活跃,难着盘,易流产。营养足,管理好则猪貑体格健壮,孔武有劲,利于繁殖良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