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古城独特的渊源与地理环境,不仅使这里产生了独特丰富的民间艺术,同时,还产生了独特的语言军声。 军声,是流通在平海的主要方言。它是一种以北京语音为基础,融进了广州话(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的汇合体。会说军声的人对多种方言都能运用自如,因此,粤东一带流传着“晓得平海话走遍天下”的说法。军声说起来十分动听,极富音乐性,总给人以清新、亲切、神秘的感觉。 笔者记得在60年代末,要创作一个反映工人生活的戏剧作品《炉火更红》,曾初次来到平海农械厂观察体验生活,发现厂里的工人师傅都说令人似懂非懂的“普通话”,满以为他们都是从北方调来的,竟询问他们是否习惯沿海的生活?后来才知道这是平海人的方言。想起来,真叫人忍俊不禁。 军声往往在一句话里就有多种语音成份。譬如,“大家很高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急着要去参加在城隍庙举行的名城授匾典礼”这句话,就念成:Da ga hao gao hing kie bo lo fan Kuan bo lo gao giam zho yiu ki cam ga zai xeng wang miu gi hang die ming xeng shao bin din li。 军声,是古城人创造的,它是历史的见证,历史的产物。平海是由京师前军都督直接管理的守御所城,设立过巡检司署、中军守备署、参将署等军事机构。可想而知,这里曾经将士云集,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军人的语言在当时显然占着主导地位。据平海《杨氏族谱》记述,杨家第八十世祖杨勋公奉旨从湖北汉阳府汉阳县御香山随花都司来建设惠州府归善县平海城始,便为平海杨氏的开基之祖。同时,随花都司来平海的还有汤、原、吕等姓的外省建筑技员。平海开城后,商业、手工业日益发展兴旺,有来自全国70多个县(市)的商人贾士在此经商拓业,从而形成了上海街、东莞街、顺德街等贸易行市,还设立有广行会馆、潮州会馆、梅州会馆等商人聚会洽谈商事的场所。由此可见,在漫长的交往中,各种语言相互融通、渗和,相互利用,便逐渐形成了这种能“走遍天下”的语言——军声。 在平海经济腾飞的今天,来古城观光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不管是来自冰天雪地的塞北,还是来自风沙飒飒的黄土高原,或者来自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来自灯红酒绿的罗湖河畔,都不会因不懂平海方言而犯愁。古城的人会用宾客习惯的方言去跟他亲切交谈。语言跟其它事物一样,并不是孤立静止的,如今的古城正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丰富了自己的语言,那就是Eng Lish,什么“OK”、“think you”之类的话早就伴随在他们的生活中间。 军声是美妙的,正如美妙的音乐一样,将吸引更多热恋古城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