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伦正在进行创作。
▲北宋东平窑遗址如今被包围在一片民居中。
▲遗址内杂草丛生。
▲余小伦的东平窑窑炉。
如今的市区桥东东平窑头村,曾是北宋广东3大民窑之一——东平窑所在地。据专家考证,该窑从北宋初年开始烧制瓷器,生产了100多年后熄火,它所生产的陶瓷品不仅内销,还远销东南亚地区,与广州西村窑、潮州笔架山窑并称广东宋代3大民窑。辉煌一时的东平窑早已远去,只剩下一片民居包围之下的断壁残垣。破败的景象反倒激活了一群爱瓷人,他们决心要重燃东平窑之火。惠城区下角人余小伦就是其中一个。去年,余小伦从外地购得一栋徽派建筑并将它搬运到惠阳平潭,作为曾在宋代辉煌一时的惠州东平窑研究、创作、展览基地。如今的东平窑和约千年以前的东平窑有怎样的关系?余小伦与东平窑有着怎样的故事?东平窑将来又会有怎样的发展?
关于北宋东平窑
广东3大民窑之一,生产规模大瓷品非常丰富
北宋年间,广东3大民窑之一的东平窑燃烧着熊熊烈火。东平窑属于陕西耀州窑的分支窑,出品非常丰富,有碗、盆、杯、罐、瓶等,以实用瓷为主,其装饰手法主要是刻花和划花。东平窑出品的刻花碗线条流畅自然,瓷器烧成温度较高,约1300℃,胎体坚致细密,因此用手指叩击声似金属声,沉稳、清亮,青釉清澈透亮,刻花精美。窑火燃烧百余年之后,东平窑彻底停烧,一代地方民间名窑就此结束。
“东平窑出土器物虽然是普通的民用瓷器,但其釉色深浅相映,显得十分洁雅,无论从器物的造型还是刻画的图案上看,都是明朗均匀的,其整齐的线条和均匀堆成的刻画手法,表现了这个北宋窑场工匠高潮的技术水准。”《文化惠州》第二期,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钟雪平撰写的《惠州东平窑出土文物的收藏与鉴赏》一文中,对东平窑作过此等评价。
“出土器物的艺术造型,如青釉炉采用凸雕仰覆莲花作装饰,卷草和短线条直线纹为衬托,极为美观,这是典型的作品之一,代表了东平窑造窑艺术的卓越成就。如小狗则用手捏塑刻画而成,有卷尾、头作倾斜状或仰视状,有蹲坐也有站立,造型生动逼真,表现了陶塑艺人高超的艺术才能。”钟雪平认为,从出土器物总体上分析,东平窑生产规模大,窑具设备完善,制瓷技术熟练,产品种类多,工艺水平较高。
兴盛了百多年之后,北宋东平窑彻底停烧,其停烧原因究竟是什么?学界对此存在不同看法。有专家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瓷土资源已采挖完毕所致,也有专家认为停烧的最大可能是战乱因素,到目前尚未定论。
遗址已成张姓先祖墓园,附近居民少有了解
市区东平东湖西路往大湖溪方向,右拐进一条小道,进入东平窑头村。按图索骥,地图指示附近就是东平窑遗址所在。由于没有指示牌,记者只能在村里寻着。一位老汉得知记者意图,便主动带路。老汉姓邓,在此地住了十余年。邓老汉说,这一带的人都姓张。走过几条小巷,老汉把记者带到一个牌坊前,牌坊上写着“东平窑址”几个大字,一面墙上还有1979年立的碑记。“喏,这里就是了。你自己去看吧,小心别吓到。”邓老汉说。
下午4时许,傍晚太阳的余辉洒落在头顶上方,大白天的有什么可怕?进入牌坊后,两旁的围墙围出一条不宽的坡道,沿着坡道一直走,尽头是一片民居。东平窑遗址在哪里?只得调头再寻。围墙一旁是座庙堂,大门紧闭,另一旁围墙掏出几个门形,枯黄的芒草长出墙外来。进去一看,冷不防地确实有几分吓人:大树下、杂草土墙间,是几十上百个骨灰瓮,地上还有供奉的枯萎的鲜花,碑铭上刻的都是张姓先祖。
退出来,向牌坊前一家小店的老板打听,确认这座小山头就是东平窑遗址,只不过历史变迁,此地已变成张姓先祖的墓园。“这里经常有专家来考察,还有留着长胡子的老者过来,车牌有广州的,也有深圳的。”除此之外,老板无法告知记者更多的信息。
邓老汉虽在这里住了十余年了,但对东平窑的历史不甚了解,也没听当地人说起过。走进安静的村庄中,这个隐藏在都市中的城中村,老房中传来的更多是外地口音。50多岁的老张是还住在村里为数不多的东平窑张姓后人。他说,先祖做陶技艺早已失传,现在这里没有人会做陶。对于东平窑的历史,老张摇摇头,他不了解那段历史,“也没有人关心这段历史”。记者简单说到东平窑的辉煌,老张与家人表情淡然。“上世纪70年代他们在考古的时候我都知道,只看他们挖出陶片和些散钱,什么辉煌历史我不清楚。”
采访时,正遇到来此寻古的中专学校老师李频。他从电视上得知这里有个东平窑遗址,但来到这里之后他有些失落。“我了解到东平窑是岭南名窑,这是一个宝贵的遗产,但来到这里却发现寻不到什么踪迹,有些失望。这里应该整理修葺一下,做成遗址博物馆或者陶艺小作坊,让今人了解这段历史。”
他和东平窑的故事
古宅空运小山窝,命名为“东平窑”
沿着惠阳区平潭镇新田埔的村道一直往深处走,背倚矮山形成一个山窝处,便可见一座马头墙古民居。这座古民居从江西婺源空降此处落地之后,这个原本寂静的小山窝人来客往,闹腾了起来。引人注目的是,古民居前挂着“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牌匾。
西河潭四周青山遍野,独得一分深山的宁静。费心近十年,43岁的余小伦终觅得此处。历史上这里出过多位秀才,当地人推崇文化,民风淳朴。他相信,这个传统文化的新生物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了村民的支持,才能得到守护。
余小伦幼年习书画,广东工业大学室内设计专业出身的他,开过装修公司,开过茶庄,虽然从商但一直活跃在艺术圈子中。景德镇3年的学习生活经历,让他爱上了陶瓷。这项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陶艺,让他决心从此不再离开陶瓷。
余小伦常到图书馆翻阅地方志,深入了解惠州历史。当他知道东平窑有过辉煌成就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除了东平窑,惠州还有三栋镇瓦窑岭、博罗龙溪镇银岗窑等多个古窑。在陶瓷这方面,惠州有过辉煌历史。可是几百年后,这些古窑统统烟消云散。”不仅古窑的辉煌随着历史烟云重归于零,而且余小伦发现,如今惠州的陶瓷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曾经名盛一时的古窑,现实中却连一个小窑都找不到了。这种落差所带来的黯然神伤又转而成为一种刺激,令已在景德镇有一番成绩的余小伦决心回到故地,他要做一件没有人做的事。
做陶艺的倡导者,这是余小伦给自己的定位。有了明确方向之后,他牵头成立了惠州市陶瓷艺术家协会,成立了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并从江西婺源把一座三进四合院精美古宅空运至惠阳平潭,作为陶艺的创作基地及交流活动场所,并命名为“东平窑”。
全国各地陶艺专家和爱好者闻风而至
铺子开张了,怎么吆喝?“别说民间没有几个玩陶艺的人,就连让小孩子玩的陶艺馆都少得可怜。如果多几家陶艺馆,让更多小朋友了解陶艺、爱上陶艺,也总比没有强啊。”
这个并不习惯声张的人开始叫开了。“既然要做陶艺事业的倡导人,就一定要去唱要去叫,把身边人影响了,把孩子影响了,陶艺事业这一代完成不了,还有下一代人。”通过多年打下的关系网,他把这个山村小院逐渐推出世人面前,东平窑的名字再次叫响。
余小伦向省内外、国内外的美术工艺大师广发邀约。在他的力邀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桂光、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元寿、北京陶瓷研究院冷冰、省级美术工艺大师陈训成和陈锡藩、惠州市文联主席安想珍、客家中国画院院长曾圣、惠州国画院院长潘小明、惠州画院副院长余小传等国内名家曾到此交流创作。他们对东平窑寄予厚望,他们都对余小伦说过类似的话:惠州要发展陶瓷艺术,一定要抓住本土文化,以本土文化为根基,放眼世界。
这里俨然成了惠州乃至珠三角陶瓷艺术家的乐土。在艺术道路上行走多年,余小伦相信,结合了人文气息与自然风光的创作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
古宅虽按原始结构榫卯拼接,但实物摆放与装饰以及小景营造,余小伦处处用心,用多年室内设计的成功经验打造这片自我天地。他在创作室与茶室之间的小空间里,置上一潭清水,水面荷叶几张,水底小鱼嬉戏,水上的石山小景令这个小潭更加生动。茶室品茶,创作室举笔,都能听到水潭中回荡在空间的滴滴水声。而身处自然的大背景,则利于深呼吸,舒展身心。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东平窑吸引着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陶艺专家、爱好者来到这里。从7月25日开窑至今,东平窑烧了整整40多窑,大小成品约近千件。余小伦也有意将之打造成陶艺交流创作基地。他特地开辟了几间带客房的工作室,陶艺专业人士如有意向在这里创作,他可以向他们提供免费住宿与餐饮。“国际上有些流浪艺术家,他们十分随性,爱上哪个地方便会去当地创作。我希望东平窑也能成为这样的一个场所,他们可以随时来,只要提前跟我们申请。”余小伦这样不计成本的做法,目的在于艺术家的到来,他们的创作将会成为一颗艺术的种子。
敞开大门迎接孩子,周末成孩子们的乐园
除了向艺术家们提供一个陶艺的创作场所与烧窑场地,余小伦还在做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他把东平窑的大门向社会敞开,陶艺爱好者、孩子们是他的另一拨重要客人。他还准备在市区开设陶艺培训中心。“做这件事的意义在于影响。只有知道陶艺、接触陶艺的人多了,才会有人爱上陶艺,从事陶艺工作。这样才能把惠州的陶艺事业发展起来,而不仅仅依靠几个人的力量。”余小伦希望能将这项传统工艺普及到民间,让更多人感受到陶艺的魅力。每个周末和假期,这里就变成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在玩陶泥、学画画中,潜移默化接受了陶艺的美学熏陶。余小伦颇为得意的是,其中的一个孩子来这里玩陶艺之后,爱上了陶艺,并在大学报考了陶艺专业。“陶艺是冷门专业啊,确实很开心有人走上这条路。”而他的女儿受他影响,大学也将报考美术专业。余小伦还想让这些陶艺专业的学生看到,陶艺这条路是能发展起来的,毕业后是能靠陶艺吃上饭的。“陶艺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合了绘画、造型、雕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陶瓷是我们生活的必需用品,在工业与生活中都有广泛用途。”
融合世界新的陶瓷语言,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东平窑现有电窑、明火窑,并将尝试柴窑,一改陶艺创作者只能将稍微大件些的陶胚拿到景德镇或佛山去烧窑的窘迫,填补了这一空缺。东平窑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创作者只收取成本费用。来这里玩陶艺,即使没有绘画基础或陶艺基础,都可以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原创成品。
这里是余小伦的另一头家。一周内,有5天时间他在这里度过,剩下的周末两天则回家陪伴家人。在这座房子里,早上创作,下午待客,晚上大约两个小时的中国画创作,一个小时书法修练,一个小时阅读,已是他在东平窑开张迎客之后形成的习惯。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东平窑的陶瓷创作中的揉泥、拉坯、删坯、彩绘、喷釉、清足、装窑、烧窑、冷却和磨底等主要工序,都是余小伦带着两个助手完成的。
东平窑会是余小伦一生的功课。东平窑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他已经想好了:不能完全按照古人的形式,而要融合世界新的陶瓷语言,把东平窑做成一个艺术符号。同时,他还要恢复古代东平窑出产的器物,尝试做陶艺艺术与学术研究,通过各种交流,让东平窑走上国际化发展之路。
对话
“让更多人爱陶艺是我的责任”
记者(以下简称“记”):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你决心回到惠州发展陶艺?
余小伦 (以下简称“余”):我在景德镇学习陶艺时,身边随时都能找到工匠和专家交流,甚至半夜里他们都能为你拉出陶胚来。但是我在惠州的时候,要找到要用的材料不容易,找到专业人员交流也不容易。所以,我就想一定要回到惠州来做。在外面做得再好,也不是惠州的。
记:惠州现在对于陶瓷的研究情况如何?
余:对于陶瓷的历史,目前惠州的地方志、文物志大都没有详细的记载,以片段式的记录为主。现在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有想法准备写一部东平窑简史,疏理这段历史,做成系统的专门性的著作。
记:还有什么计划来推广惠州陶艺?
余:目前,东平窑跟大连大学美术学院以及惠州学院有学术与创作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下一步,我打算跟政府部门合作办陶艺大讲堂,以讲堂的形式,将陶艺影响给下一代人。在陶瓷方面,我不是要做什么旷世奇作,我只是想以我个人的力量,用我的亲身经历、创作故事感动更多人,培养他们的爱好,了解陶艺、喜欢陶艺,多一点学生可以熏陶到艺术气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这是我的责任。
记: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近期有什么创作计划和艺术活动?
余:我近期正在组织陶艺家创作有我们惠州本土文化元素的陶艺作品,如西湖文化、东江客家文化、东坡文化、罗浮文化。我们还准备春节前后和惠州市陶瓷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一次迎春陶艺展。
(原载2014年12月16日《惠州日报》。余小伦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