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0年前的1119-1121年,也就是北宋宣和年间,一个被后代称为仲明公的刘氏祖先在龙门永汉领导族人兴建了一座古村落。这个古村经历无数风雨留存至今,堪称中国农村的活化石,它就是位于惠州龙门县永汉镇的马图岗古村。 马图岗古村保存有广府老围屋,共有超过300间古宅,还有坚固的炮楼、多个规模宏大的宗祠。在这些古建筑上,还留有壁画和木雕等精美的艺术作品,其中的壁画更是现在龙门农民画的蓝本。 古村落中早已无人居住,村民们只在年节婚庆时回来祭拜。2011年,马图岗古村的刘氏大宗祠和菊庄刘公祠率先入选龙门县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马图岗古村的广府老围屋和宗信刘公祠、菊庄刘公祠、刘氏大宗祠三座祠堂一起当选“广东省古村落”,可谓实至名归。 [起源]宋代进士逃难遇桃源 马图岗古村的开基者刘仲明系北宋末年进士,管授浙江参政中宪大夫、兵部尚书。据《刘氏族谱》记载,北宋末年,金兵、元兵大举南侵,天下大乱,百姓纷纷逃难。刘仲明与其兄弟几人从江西紫溪出发,随难民翻越山岭,过梅关,不幸途中被冲散。仲明“偶过社潭(今永汉镇马图岗村),爱其山水,去官后开基云”。就这样,刘氏在马图岗建起了马图岗村。 马图岗古村从前居住的全是刘氏族人。因为解放前这里共有七个自然村,因此刘也被当地人称为“七刘”。刘姓也是永汉现存最大的宗族。 [壮大]8个村落形成同心圆 “年深外景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这是刘氏族诗中的一句,刘氏后人在马图岗村把族诗的要义发扬光大,他们在异乡勤劳创业,繁衍壮大。 马图岗古村的八世祖刘菊庄生有四子,有三子居于永汉,他们围绕菊庄刘公祠,在距其0 .2-0 .8公里不等的地方,于其北、西南、东三面分别建村,使得马图岗古村的刘氏不断开枝散叶。刘氏宗族聚居地从原本单一的古马图岗发展到如今在永汉镇的8个村落,包括马图岗村、官龙围、新园村、龙石围、上埔村、松山吓村、三角夫村、埔田村,清晰地形成了以“马图岗-菊庄刘公祠”为圆心,以半径1公里、2公里、4公里的同心圆扩散开去的发展轨迹。 这些刘氏子孙虽然分散在新老聚居区,但感情依然十分融洽。2011年,龙门县永汉镇七刘修谱筹委会编印了《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七刘)———刘氏族谱》,其中收录了很多刘氏后人相聚交流、参拜祭祖的照片和文字记载。 [现状]保护协议难挽颓势 走访中可以看到,刘氏大宗祠、菊庄刘公祠的壁画和木雕相对保存完好。据龙门县政协委员、永汉刘氏第28代后裔刘树堂介绍,马图岗古村位于较偏远的地方,由于发展相对滞后,得以较好地保存。 古村的古建筑上留下了很多精美的壁画和木雕,都是当地的民间艺人留下来的艺术作品。其中,那些壁画就是现在的龙门农民画的蓝本,龙门的农民画师也经常到古村来写生画画,从中汲取营养。 不过,和很多古村落一样,马图岗古村的保护也有一定隐患,公祠中杂草丛生、杂物乱放的现象随处可见。马图岗村所属的村委振东村委主任刘丽均说,村委每逢重阳和春节都会组织村民清理杂草、打扫卫生,但杂草生长太快,同时由于年代久远,人去屋空的广府老围屋已有部分破败不堪甚至坍塌。 2011年,刘氏大宗祠、菊庄刘公祠入选龙门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马图岗古村所属的振东村与龙门县博物馆签订了保护协议,把刘氏大宗祠、菊庄刘公祠以及广府老围屋等都纳入了保护范围。协议还规定不经过文物部门的批准,不得擅自维修或拆除相关文物,要及时清理保持文物的卫生等措施。 刘树堂坦言,要维修和保护老围屋,资金是一个重要因素。振东村村委有计划在马图岗古村的地堂前开建一个文化广场,增加老围屋的人气,以期减缓老屋老化的速度。 走马观花 1 广府老围屋 炮楼威严耸立 三百老屋空置 从永汉镇中心出发,向东南行驶,进入弯曲的村道后约2公里便可见与空地、鱼塘连成一片的古建筑,平静的鱼塘、葱翠的树木、古朴的老屋很自然地融为一体,这就是马图岗古村的核心聚落——— 广府老围屋了。 门楼前地上残留香火 据龙门县政协委员、永汉刘氏第28代后裔刘树棠介绍,这围屋从前是刘氏族人居住的地方,解放前期人气最旺时住有六七百人之多。解放后,由于交通、供水、排污等设施日益难以承载膨胀的人口,村民陆续外迁,在老围屋和宗信刘公祠前方新建了面积逾万平方米的新聚落,五六年前,老围屋已搬空无人居住。 走近老围屋,能看到围屋前的小广场上杂草丛生。刘树棠说,这块广场被称为地堂。在永汉当地,几乎所有的聚落都有一块面积或大或小的地堂。住在围屋里的村民就在这个公共空间晾晒稻谷、花生等农作物,还可以堆放杂物或放养畜禽。随着村民搬离,地堂也已荒废。 “后龙山+建筑群+地堂+鱼塘+耕地”是永汉镇传统围屋聚落的基本构成模式,这是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后德仟牵头组织的浙大建筑系生态系调研组调研得出的结论。作为古村的核心聚落,马图岗广府围屋正是这个模式的典型。它前有宽阔的地堂、微波粼粼的鱼塘,背靠素有永汉镇龙脉之称的横龙山,面朝镇中心富饶的永汉盆地,村民祖辈以农耕为生,目前村里有水田600多亩。 即使时间已经过去几百年,站在老围屋门楼前,依然能感受其不凡的气魄。 门楼有两层高,青砖砌墙,墙上大大小小的洞眼高低不一地排列着,非常显眼。这些洞眼可以通风透气,也是围屋防御功能的体现。门楼前的地板上还留有点点香火。马图岗村所属的村委振东村委主任刘丽均介绍,已经搬迁的村民逢年过节或办结婚摆酒等大事,都会回来在门楼前祭拜。 门楼是老围屋的唯一入口。顺着这里进内,纵横交错的房屋出现在眼前,气派十足。刘树棠说,老围屋的建筑占地面积约有7000平米,通面阔18 .95米,5开间,通进深58 .5米,是广府建筑中典型的布局。围屋中纵向有7条巷道,横向有10条巷道,有300多间房屋。 仍有一口古井未干涸 围屋中的房屋均为南北向,这样有利于整个建筑的通风降温。围屋中最初设有祖祠堂,整个围屋就是以祖祠堂为中轴而建。围屋两边是巷子,一栋栋三合院式的民宅在巷子两侧,层层外扩,直至最外层围屋,这些房子一般为三厅堂或五厅堂。 据介绍,老围屋的每个房间都有特定的功能,比如下堂四房一般用于存放公共物品,二至四堂的十二个屋则是族内男性年长者的住房。 走在长满青苔的青石板巷道中,一座座老屋从身旁掠过,墙壁上有被风雨洗刷的道道痕迹,窗棂子间洒下缕缕阳光,处处都流淌着沧桑,令人恍然间回到久远的过去。不经意间,一栋3层楼的炮楼矗立在眼前,拉回了思绪。据刘丽均介绍,整个马图岗古村的布局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除了坚固的炮楼,四面环水的特殊地形也使外敌望而却步。 老围屋中有两口古井。一口在炮楼内,一口在炮楼不远的巷道中。刘丽均说,从前不论春夏秋冬,古井的水质、水温和水位都不会变,即使在干旱的季节,两口井也能供全村人用水。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炮楼里的古井早已干涸,而另一口古井至今仍未枯竭,但已无人来打水饮用。 2 菊庄刘公祠 曾是革命重地 修缮不失古朴 从围屋出来,往北行走不到500米就是宗信刘公祠了,这也是马图岗古村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一座建于清代的祠堂,由砖、石、木建成,二进的天井十分开阔,两侧设有走廊,屋檐和木雕上的图案栩栩如生。 菊庄刘公祠则在老围屋的西侧,格局为三进五开间,其中一进有红砂岩石夹门,二进面阔三间,三进则设神台。据《永汉镇七刘———刘氏族谱》记载,刘菊庄是刘氏在马图岗古村的八世祖,其历代后人使菊庄刘公祠得以不断修缮。 菊庄刘公祠前面,各式野花竞相斗艳,与公祠门前的对联“庄前鸟语喧,菊后百花放”相呼应,透出雅致。公祠虽经多次修缮,但依然是简单古朴的样子,墙楣上的彩描壁画清晰可见。 据刘树棠介绍,解放战争期间,菊庄刘公祠曾被租做革命指挥部;上世纪50-70年代,这里被辟为振东小学;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城镇小学和村小学合并后,振东小学搬离,公祠就一直闲置,直至10多年前,祭祖的风潮兴起,刘氏后人才重新修理公祠,现在每逢佳节,村民都会前来烧香祭拜。 菊庄刘公祠历史悠久,规格型制较高,保存完整,为研究当地传统的祠堂类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3 刘氏大宗祠 原址风水不好 拆掉易址另修 毗邻菊庄刘公祠,还有另一个同为三进结构的祠堂——— 刘氏大宗祠。 刘氏大宗祠的原址不在马图岗古村,而是在永汉旧墟。最初,旧墟的大部分物业和产业都是刘氏祖先所有。清末,刘氏后人在旧墟遇到重大的动荡,大部分财产覆水东流,刘氏族人认为是刘氏大宗祠的风水不好所致,于是就把旧的刘氏大宗祠拆迁,把材料搬回马图岗古村,按照原来的规模建了这座刘氏大宗祠。 摄影: 陈伟斌 (原载2013年4月3日《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