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井杨氏均尊为法遵公为良井一世祖,谱载法遵公明末时由长乐县迁居归善,最初居于白芒新陂仔(今惠东白花镇境内),后移居归善县良井上洋围开基。法遵公生有五子:华茂、玉茂、昌茂、胜茂、永茂,除永茂公部分子孙留居新陂仔外,五大房俱移居良井上洋围。到第四世祖子英公时分出到老楼下,六世祖学潜公和七世租安邦公两叔侄在良井霞角一带分别建立七家和六众共十三家分支。此十三家的人居住集中血缘较亲,人口在良井杨氏旁支中也是最多,据统计良井镇现有人口约3万余人,其中杨姓约有2万人左右,而杨姓中十三家就有6千人左右。 据良井《杨氏族谱》58记载,五世祖凤山公生有两子,长子学深公,次子学潜公,长子“学深公敕命诰封县丞,生于(雍正)甲寅年(1734)八月十三日已时,公聪明敏捷博学多闻,二十余岁而仙游矣”,次子“学潜公生于乾隆十年(1745),卒于嘉庆癸酉年(1813),公性好学,心存仁爱,持发家业,周恤族邻……”学深公二十岁即过世,过世时留下遗腹子宏谟公,传说因宏谟公系遗腹之缘由,故在当年田产和风水墓地等得到叔父学潜公的照顾。乾隆年间学潜公与宏谟公由鹤嘴楼(现已不存)移居福兜仔同造象岗楼(又称城内),学潜公居象岗楼西,宏谟公居象岗楼东。学潜公生有七子,分别为和均公、丕谟公、和铃公、和鸾公、和莹公、和锴公、和谆公;宏谟公生有六子,分别为宝善公、宝辉公、宝泉公、宝光公、宝传公、宝贤公。之后其子分别在象岗楼周边建起大福地、水尾仔、草塘下、乌洋福、羊角头、下园、糖寮屋、九福堂等数座围屋,这样形成了杨氏七家六众共十三家分支。具体如下,七家和均公乌洋福、丕谟公羊角头、和铃公下园、和鸾公角岗楼西、和莹公糖寮屋、和锴公九福堂、和谆公角岗楼西;六众宝善公象岗楼东,宝辉公大福地东,宝泉公大福地西,宝光公水尾仔,宝传公草塘下东,宝贤公草塘下西。除和莹公的糖寮屋仅存遗址外,其余象岗楼、大福地、水尾仔、草塘下、乌洋福、羊角头、下园、九福堂等均保存较为完整。糖寮屋之所以已不存,传说是在一次家族内部纠纷中,有一和莹公的后人无故杀害了和谆公一支的一位长辈,后族内人将和莹公房族人全部赶走了,以至糖寮屋逐渐荒废。 纵观杨氏十三家所建围屋,可以发现大福地、水尾仔、草塘下、乌洋福、羊角头、下园、糖寮屋、九福堂等几座围屋均是围绕着象岗楼兴建。在杨氏十三家九座围屋总平面图中,笔者沿城内中轴线作一延长线,发现大福地、水尾仔、草塘下均在象岗楼中轴线之东侧环绕兴建,这几座围屋正是宏谟公之子所建,而乌洋福、羊角头、下园、九福堂则在象岗楼中轴线西侧兴建,这几座正是学潜公之子所建。显然这种聚落分布方式的形成是与宏谟公居于象岗楼东,而学潜公居象岗楼西有关。这种居住的分配当与我国传统“东尊西卑”制度有关,因宏谟公之父学深公系长子,学潜公系次子,故宏谟公居于象岗楼东,而学潜公居象楼西,这就直接影响到七家与六众在之后择基造房的选址。居住分配的“东尊西卑”也可见于大福地、草塘下这两处兄弟共建的围屋,这两处围屋也都是兄居东侧,弟居西侧。 笔者在调研过程当中,杨氏族人中并未有人提及其聚落群的分布特点。但笔者相信杨氏先祖在择基建屋时必定是事先就有所规划的。良井杨氏十三家围屋聚落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那种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所遵循的以父系血缘关系区分嫡庶亲疏的宗族礼制,这种宗族礼制外化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各个方面,体现在聚落空间组织及层次分布级等方面则表现为聚落多以祖屋为中心,呈“向心式”的空间布局模式,表现出强烈的“宗族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