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博罗公庄:500年吉水围恍若迷宫 40座老房材料均一
作者:方莲花、李志明、叶明坤    来源:惠州日报    日期:2013-04-21 12:05:28

 

吉水围的大门。

 

厚重的围墙。

 

一些门已经损坏。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魏云鹤摄

 

博罗县公庄镇吉水围三面都是流淌的河水,记者近日沿着南溪村的村道走进历经500年风雨沧桑的吉水围。经过一扇门楣上写着“鹿洞家风”的大门,看见了院子里晾晒的衣服、竹编的生活用具,古朴闲适的田园生活气息弥漫开来。由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不少人远道而来寻访。

 

院墙既高又厚,所有房子坐北朝南

吉水围正门对着一片荔枝林,其中不乏上百年的老荔枝树。院墙既高又厚,高度至少有5米。门墙上的“福”字已经是暗红色,部分笔画已经剥落,露出了土色的墙面。吉水围的后人朱观宜站在门前,娓娓道来吉水围的前世今生。他今年已经63岁,曾经在吉水围住了几十年,1994年搬出了这里。

走进吉水围,首先踏入的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场地,中间是一栋高大瓦房,两边各有一条巷子。热辣辣的太阳照在黑色瓦面上,房子悄无声息。“吉水围绝大部分人都搬出去了。”

朱观宜选择了右边的巷子,带着记者走进吉水围,踩着巷子里圆润的黑色鹅卵石,朱观宜的脚步从容而闲适。巷子两边是排列的独栋瓦房,每栋瓦房的大门紧锁,有着主人搬离的伤感之意。“这是我们以前的书房。”朱观宜指着左边一栋老房子说,当年本村人和外村人都来老房子读书。

朱观宜介绍,四合院结构的吉水围面积达100亩,每座房子分上五间和下五间,有40座。房子材料相同,大小巷没有两样,外村人进入村子难以辨认方向,如同走进迷宫。座与座之间有小间隔开也有小门相通,前后座有大巷隔开,巷子里的路都是用鹅卵石铺成。每座房子的大门是双重门,一重是通风门,另一重是双扇门。门框和门槛都是用麻石条砌成,门前都有两个石墩。屋檐上还有雕刻和绘画,还配有许多诗句,如“有名开富贵,无事小神仙”等,充满了自然和人文气息。

院里所有房子都是坐北朝南,即使在盛夏呆在屋里也很凉快。朱观宜指着小巷里的一扇大门说,当年他的家就是在这里。“这里很清凉很舒适,住在这里都不用空调。”“很舍不得这里,我打算还要搬回来住。”

 

曾经藏有两门大炮,墙上有圆孔炮眼

走在长着青苔的巷子里,一栋房子又触动了朱观宜的记忆。这栋房子仍然是土墙瓦房,墙上有一个个圆孔的炮眼。“你见过虎门的大炮没有?以前这里就藏着两门大炮,和虎门的大炮一样呢。”朱观宜说,这两门大炮上面还刻着“威武将军”4个字,各重400公斤,同时还有6门土炮。这两门大炮给朱观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的是,两门大炮在解放后大炼钢铁时期被投进了炼钢炉,消失在火焰中。另外的6门土炮捐献给了国家。

随后记者又穿过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一片绿意盎然的世界。台阶上长满了一米多高的阔叶植物,藤蔓植物缠绕着残垣断壁,不远处就是公庄河。“以前这里是花园,还有一栋楼可惜现在倒了。”朱观宜感慨地说,花园里这栋已经倒了的楼是仓库,以前从来没有住过人,放的都是油。随后,记者又随朱观宜走到吉水围的另一侧。记者看到,部分房子已经倒塌破损。

 

祠堂分三进,墙壁被涂成红色

走到吉水围的老祠堂,朱观宜兴奋起来。“门楣上写着 ‘鹿洞家风’的那扇大门是老门,取意于朱熹的鹿洞书院。”朱观宜兴致勃勃地介绍老祠堂里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仰太祖遗风,金马玉堂光沛国;下联是:承文公后裔,诗书礼乐映朱门。朱观宜说:“上联的太祖是指朱元璋,意思是我们朱姓人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下联的文公则是指朱熹,说明我们是诗书礼乐之族,重视文化教育。”记者看到,祠堂分成三进,两进之间有天井隔开,祠堂内的墙壁被刷为红色。

祠堂与老门很近,从老门走出吉水围,记者抬头一望,绕着吉水围的荔枝林结满了红红的荔枝,流淌的公庄河就在不远处,河边青翠的竹林摇曳多姿,极目所至是青青的远山,头顶是一片湛蓝的天空。一阵凉风吹来,周身流淌的是轻松、清爽和忘俗,似乎此时此身正在桃花源处。

 

传 说

祖先意外挖到3缸银两从而发家

朱观宜向记者讲起了祖先朱怡正的发家故事。500多年前,吉水围后人的祖先朱怡正住在公庄镇近石村。有一天,朱怡正在一株古松树下的石板上休息,梦见石板下藏有3缸银两,美梦醒来后他移开那块巨石,用锄头挖至深处,居然真的挖出3缸银两。有了这笔钱他就寻思着选块好地方建个新家。后来他看到一个地方周围河流环绕、绿树成林,是一片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于是就搬到这里,开始过起幸福美满的生活。

朱怡正在吉水围成家立业后,生活过得美满幸福,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叫耀财,次子叫耀国。耀财生下荣和、俊和、协和、裕和4个儿子,分有四房在东门居住。耀国生下元隆、聚隆、泰隆、元通4个儿子,也分有四房在南门居住。朱怡正的第三代后,人丁兴旺,生意做得越来越大。曾有这样的说法:“本村油缸的油比别村水缸的水还要多”。吉水围先人发迹后,广置田产。吉水围附近的公庄河也兴起了两个码头,兴盛的时候有100多艘船停泊在河面上,来往客流不断。

 

(原载2010716<<惠州日报>>)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