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岭南写真:五村古村落里演绎着清朝岭南富商的故事
作者:赖晓晓、邓东方、李晓敏    来源:东江新闻网    日期:2013-04-28 15:26:31

 

一群调皮小孩儿羞涩地站在宽宽的麻石板上,背靠着青石墙壁,挤作一团,好奇地看着拿着相机的我们,暖阳下露出天真甜美的微笑……这是24记者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古老村庄看到的让人感动的一幕。

广东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五村是一个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清代古村落,行走在坚硬整洁的石道上,总能感觉一种穿越沧桑岁月的灵气。

据记载,五村的始祖于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石井头搬迁至博罗县龙华镇的石门楼,康熙年间一部分人搬居该镇北面,原名“龙华”,解放后更名为五村,现名旭日村。

“红柱子、青石砖、长条麻石、彩色壁画……”一砖一瓦都记录着这个村落曾经的辉煌。行走在小小村石道上,不时传来狗吠声,小鸡在脚下窜来窜去,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恍若走进拍摄清朝电影的某个场景。

村里蔚园和大巷村的房子保存较为完好。祠堂里的龙华大鼓安静的靠着祠堂墙壁,墙上白色石灰并能遮盖住栩栩如生的壁画,梁上精细的木雕图案清晰可见,房屋整齐排列,麻石堆砌小道纵横交错,清一色“麻石半墙、青砖到栋”的瓦房,都见证着清朝岭南建筑者的智慧和陈姓族人的富甲一方。

据该村村委委员陈玉贤介绍,五村由蔚园、东园、南边、北边、大巷、梅花、大园7个小村子组成,全村约有600多处古房屋,5个祠堂,都是砖瓦房结构,大多建于一两百年前,雕梁画栋,还有16口古井。全村一族皆姓陈,村里人家大都善于经商,主要经营丝绸、茶叶、蔗糖、山货等等,地域延伸到东南亚,最为出色的清朝商人陈瑞龙,因其家产万贯,人们称之为陈百万,在他的故居里还有专门接待外国客商的会客所。

说起五村,身为陈家第24代后人的陈玉贤总有说不尽话题,领着我们走边整个村庄:这是平伯陈公祠,这是古榕门墩,这是聘君陈公祠,这是洛峰陈公祠,这是富商陈百万故居,这是百年古榄树……不时还会发出叹息道“这里很多建筑都在文革时期不同程度受损,文革前这里更气派。”

走进清朝岭南富商陈百万故居蔚园,半青石半青砖的房屋,没有太多精美雕饰,宏伟而素雅,婉转的小巷,简约的圆形石砌拱门,正厅、会客厅、休息室、前、后花园……俨然一个书香门第。然而,这座房子正厅东京木做的大门、主堂杉木构造的厢房、上下两层的“棋盘砖”才让世人知道,他曾经是富甲一方的清朝岭南商人。

脚下的长长石道除了少许青草,并没有留下太多历史的印迹,而这条普通石道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据村里长辈说这是“千金出阁道”,因陈百万的小女儿嫁往湖镇梅潭村,而这条泥泞小道总让这位千金拖着一身泥巴回家,爱女心切的陈百万为了方便女儿回娘家,历时一年铺就了这条从家门口到梅潭村的“千金出阁道”,全长10多公里,宽3

可惜这条“千金出阁道”没能完整保存下来,只剩下村内一小段,坚硬的花岗岩文革时期被拆去建房子,还有一部分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用来修筑一条“龙华鸡心岭拦河坝”,使龙华、湖镇等地上游的土地不受旱灾威胁。

陈玉贤说,这个古村落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历史及村民生活习俗的实物资料,有保存价值和开发潜力,不时有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前来调研。目前已做好初步调研,将用5年时间对古村落进行修缮和景观提升工程。

据了解,博罗县龙华镇坐落在罗浮山下,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厚,遗留下较多文物古迹,有南朝梁武帝为表彰陈妙园“孝行感天”精神建造的陈孝女祠;有清朝同治皇帝表彰关镇国下旨而建的“愈南公家庙”;有光绪年间建造的“御前带刀侍卫”李国标家祠;有清朝雍正年间,手创数百万金的陈百万等。

 

(原载201025日东江新闻网 )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