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狮围,惠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是较有代表的客家古民居建筑之一。该民居深藏于大山之中,虽三面环山,但视野开阔,环境十分优美。就其结构、用材及分布特点来看,它是一座非常适合客家族人生活、居住的典型围屋。 瑞狮围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砖、石、木混合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建筑,墙体用“三合土”夯筑或青砖垒砌,保持了清代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围屋现状保存基本完好,建筑规模宏大,平面呈方形,正面三门,中间(堂屋)为大门(正门),左右两侧横屋为小门(侧门),面积约 围屋成中轴对称,中轴建筑为方形三堂屋,堂与堂之间以天井相隔,上敞堂为祖公堂,中堂为议事厅,下敞堂进深小,呈长方形,为门厅。左右横屋(生活、居住用房)和上堂外墙相连成围,出于防御的需要,门厅两边各建高出横屋和堂屋的碉楼,碉楼凸出檐墙数米。中厅置一屏门,制作略为简单,外表上红漆,无其它装饰;上敞堂专门设有供族人用于拜祭祖宗的祭台、神龛,神龛制作考究,雕刻复杂、精细,显得异常精美。壁画及木雕屏风等图案多以自然花草及福、禄、寿、喜为题材,从中亦显文雅、清高。屋面装饰清水脊,围楼顶层周围建成通廊“走马楼”。正厅屋脊装饰一道卷草纹牛角脊,铺盖合瓦,山墙灰浆拨檐成一道,碉楼高四层,山墙布满透风,外置“锅耳”状山墙,并有卷草纹、葫芦状饰物装饰。整个围屋设计考究,四周檐墙上建女儿墙,檐额用青砖砌作四层菱角牙子,室内结构布局合理,实用性强。 据笔者考证,这一类型的民居仅在惠阳区秋长就见有几十座,其实都是当时迁入该地的客家人所建。另外,该地区华侨居多,从当地华侨所建的几座规模较大的民居宅第来看,可以看出当时华侨为能在家乡建造房屋而感到自豪,看似有攀比心理,但因这一现象已形成良好的风气,目前,秋长仍保存着众多的华侨祖居和纪念性建筑物,如碧滟楼、会龙楼、黄伯才故居等精美建筑。 瑞狮围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保存较好,最多时曾住过上百人,按照客家人传统的居住习惯和生活习俗以及当地的文化背景、建筑的实际功用、风格等来看,瑞狮围也确实可以作为当地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了。它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 另据考,围屋为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叶炳汉祖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