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时期的反清复明组织火烧南少林寺时,寺庙的和尚四处奔逃。有一年,一位和尚逃难来到稔山,躲藏在普陀庵寺庙。他每天早上都要练拳,引来稔山儿童爬墙偷看。和尚见这群孩子天天攀爬围墙偷看自己练拳,即把孩子们叫下来,问孩子们是不是想学拳?孩子们连声说是。和尚有心收他们做徒弟,便告诉孩子们,练拳很辛苦,你们挺得住吗?大家都说挺得住。经过一个月的学徒生活,许多孩子都吃不消,于是都退出来了,只有一个叫李育文的坚持了下来。他,就是长排村的拳术祖师李育文。
有一天,吃中午饭的时候,李育文的父亲见儿子无心掌牛,牛越放越瘦,就不同意他习武。但李育文坚决要去跟和尚练武。见儿子执意要学,李父便想试试他的功夫,突然将空碗猛力掷向李育文的脑门,不料李育文眼明手快,用筷子将碗夹得稳稳的,若无其事地说:“父亲要添饭,孩儿舀来。”父亲还没有回过神来,李育文已把饭端到他面前了。经过几个春秋后,老和尚把此生所学之术传授予李育文拳师,之后,离村往西边方向传艺去了。从此,育文拳师把拳术融入舞狮精髓中发扬光大,还在长排村组建了同兴堂,舞狮、练拳,反抗强暴、防异族入侵,每逢过年或逢喜庆盛事都举行盖子狮参拜活动。
长排村至今仍流传着一则旧时比武轶事:一位自诩武艺高强者,某日前往长排,意欲寻找李育文师傅比武,在村边遇一牧牛老者,遂问李育文住所。老者得知其意,便说自己是李育文徒弟,可领其前往。老者一拳打穿田埂,将牛绳穿过系好。比武者见状大吃一惊。又走了一段路,老者见村人准备杀猪,于是上前单手抓住猪后腿将50多公斤的猪提了起来,接着一招“黑虎掏心”,掏出一只完整的猪心。比武者暗自寻思:徒弟尚且有此武功,师父功夫更是了得,只好打消比武念头,寻找理由借口离去。其实,此牧牛老者正是比武者所找的李育文拳师。
李育文门徒桃李满天下,崇武厚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要求弟子学武以前先学德,习武之人要讲武德,不能恃强凌弱,要力行正道,造福大众,然后才根据各人资质教授各种武艺。
舞狮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农村更为重视,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每年农历十二月,就是武馆最忙的时候,除了要熟练武艺,还要筹划春节期间外出舞狮活动的一切准备,如预早发出拜贴,制定出行线路。年初一开始,在本村给各家各户舞狮拜年,到年初四就要择时起程了。按照这一带的习俗,各个狮队都会把终点站设在古镇淡水。那时各路狮队云集,进行一次大汇演,既是比赛也是切磋,那场面既热闹又紧张,难得一见。李育文的徒孙陈佛友率领的长排村盖子狮队,就曾轻松地拿过第一。从此,长排村盖子狮队的武功名声日盛。
有一次,长排村盖子狮队被邀请到惠阳淡水、霞涌一带舞狮,当地人得知此狮种(盖子狮)功夫了得和地位,表演后不让狮队离开,想试试狮队的功夫底子,于是出难题刁难舞狮者。在实地上钉了二十几枚牛桩(系牛绳的木钉桩),要求舞狮者在舞动狮子套路时全踢出来方可离开。出远门的都是资质浅的年轻人士,旧时都是行走路程的,没车辆,所以老者拳师都没有出远门。狮队派一徒弟连夜赶路回家乡告知老师傅陈佛友,陈佛友是个血性子人,有些生气。但他知道,自己确实是老了,能否获胜也没个底。他决定先试试自己的功夫和身手。他拿来一大束黄麻皮,扭成一条又粗又大的绳子,两头绑在两脚的小腿上,只见他扎好马步,然后运气发功,“崩”的一声,麻绳断成两截,而且断口像刀切一样齐。陈佛友心里重拾了自信:力气还在,宝刀不老。于是与徒弟赶往霞涌。锣鼓一响,陈佛友舞动狮头,打四门阵法,一脚踢一桩,二十几个牛桩,瞬间全部离地面而出,像拔牙似的,木桩“啪啪啪”出地。围观的人热烈鼓掌和喝彩,赞赏长排的功夫武术,当地村民放鞭炮一路欢送盖子狮队回到长排村口。
祖传,长排拳属南少林派小洪拳,但凡看过长排拳表演的人都会说其特点“包脚架”“前伸后拱”。长排拳总共不过二、三十条,但狮班有严格规定:要练好“三步推”“三门”才允许学习余下拳术。“三步推”为最基本功、“三门”是指头门、二门和三门这三条拳,这是长排拳的基础拳。三条基础拳练好了,过关了,才允许学习余下的“花拳”,如“四门”、观音坐莲、乌鸦开翅、武松脱锁、落地拔竹、田螺吐肉、猴子摘桃等等。其棍术为“丁字架”,主要有雪花盖顶、尖峰、大北旗花等等。其中双人对打棍术的三门、四门、五门、六门、七门最为精彩。
过去长排民风剽悍,习武成风,旧时尤甚。男女老少无人不学。村中设有多家“暗馆”,馆中拳师授艺时,外人不得随便进入或偷窥。历史上长排村出了很多有名的拳师,如李育文、庄门闩、陈佛友、林真、陈如华等,他们常被外村聘去当教练,足迹遍及惠州一带。
长排同兴堂盖子狮,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金狮舞,其内容和动作可谓独具一格,是当地不可多得的文化品牌。长排盖子狮不但造型美观,制作精雕细刻,而且表演内容独特,整套盖子狮将武术融入充满生活气息的完整套路中,即兴发挥、诙谐幽默,有较强的娱乐性、观赏性和艺术美感。
长排盖子狮和武术是人们表达美好、追求向往的一种民间民俗活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几百年来,长排村同兴堂盖子狮武术,一代传一代,经久不息,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禄长寿,传承中国金狮传统文化的体现。同时,又是人民群众共享的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活动。以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特的表演个性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