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和朋友聊天,我想给对方,给自己,也给大家写一篇文章,即《理想是一扇门,而幸福是匠心》。之所以写一些作品,是为了沟通,通过作品去告诉人们,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我所在意的,以及我所珍惜的......
我先从两个故事开始。
第一个故事。
我这几天在微信圈看到朋友转发分享一篇文章《幸福不过女匠人》,这其中的朋友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影视圈导演,有的是女人,也有的是男人。
故事里说:“世界再嘈杂,女匠人的心必须是安静的。” 不论世界多么喧嚣,纷繁复杂,女匠人她们保持着一颗安静的心,这是敲开理想之门的关键。而且她们通常都有一门手艺,专注于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做到极致。一开始,她们同样渴望像匠人一样,有一门手艺,但是久而久之才恍悟:“我们羡慕的不是手艺本身,而是专注做事背后带来的宁静,是女匠人优雅的生活方式”。结尾这样写道:“幸福不过女匠人,专注做点事儿,无所谓结果是否成功,起码对得起光阴岁月。每个女孩,都应当存一颗匠人的心,去做事,去生活。”
第二个故事。
这个故事,我一早就想以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著述,但似乎始终未能逢到对的时间(就好像未能遇见对的人,那种能让我悸动的感觉),所以虽然一直怀有想法,却未能动笔。
九月份,我在南昌一影视公司导演微信圈看到这么一个视频,这是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宗盛New Balance最新的广告片《致匠心》。主人公告诉我们:“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我二十出头入行,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了。我想一个人有多少的天分,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天分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分。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他把作品喻成人,所以作品就是自己。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最珍贵、不能代替的,就只有一个字“人”。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世界再吵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的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就得先成就它(作品),它才有可能成就自己。手艺之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所以他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为什么呢?要保留自己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的执念推着往前,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为什么我们对待所做之事要有“作品心态”,因为我们本身也是一件作品,并将因你所做,而成就。我也是一个理想坚定,不轻易言弃的人,而理想也只有行动,才能够把它变成作品,变为现实,它才有意义。但是,同样我们要记得,就如我这篇文章命题一样,理想,它是一扇门。很多人看我好像不断地在创业,不断地在追求理想,但即使真的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它也不过只是打开了幸福的大门。而幸福与否,并不在于大门是否打开,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这颗匠心。
最后,我甚至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