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岭南饮食发展的全盛期
作者:佚名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06-09 11:51:55

明清时期是岭南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一方面是岭南的开发已有相当基础,农田水利建设在明代有巨大的发展,进行了围海造田、筑堤防洪、开渠引水、筑陂挖塘等工程,特别是明中叶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大大扩充了农田面积,广东的农业后来居上,一跃而居全国的先进行列,农业的发展为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明万历以后,中国的门户被迫打开,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口岸的广州,对外贸易更进入了黄金时代。在外贸日盛的刺激下,珠江三角洲一带出现的果基鱼塘桑基鱼塘,使农业迅速走上商品化道路,岭南率先告别自然经济而走上以牟利为目的的商品经济道路。商业的发达与市场的繁荣,不仅为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拓展了食料的来源,而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流动人口的增长,也为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增添了内在动力。

因而,在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讲饮讲食之风盛行,食在广州之美誉也在此时期出现。民国时期,广州的饮食业兴旺,经久不衰,岭南饮食文化进入全盛时期,岭南饮食文化在量的扩展与质的提高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主要表现在:

 

1.著名乡土美食的不断创制

 

岭南饮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富于地方特色,故著名乡土美食的数量乃成为岭南饮食文化发展的标杆。明清以来,岭南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必然有更多的要求,直接根植于民众的乡土美食,不断创制问世。在菜肴方面,如佛山的柱侯食品、顺德的凤城食谱、新会的潮莲烧鹅、清远的白切鸡等;糕点方面,如东芜的荷包饭、新塘的鱼包、顺德的伦教糕、肇庆的裹蒸粽、广州的粉果、虾饺,还有天天换新花样的星期美点等;在饼食方面,如广式月饼、广州鸡仔饼、佛山盲公饼、中山杏仁饼等。

 

2.讲究烹调的名菜的涌现

 

菜肴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菜肴的烹调技艺以及名牌菜肴的出现,乃是饮食文化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

清代以来,岭南饮食行业的竞争颇为激烈,为招徕顾客,店家不得不注重烹调技艺的改进和提高,并努力创制出自家的招牌菜来。当时。粤菜的烹调方法即有20余种,如煎、炸、炒、蒸、烩、熬、煲、扣、扒、烤、炯、浸、灼、烧、卤、氽、泡等。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民国初年的广州涌现一批名牌菜,据专家统计主要有:贵联升的满汉全席、香糟鲈鱼球;聚丰园醉蟹;南阳的什锦拼盘、一品锅;品荣升的芝麻鸡、玉波楼的半斋炸锅巴;福来居的酥鱼;万栈的挂炉鸭;文园的江南百花鸡;南园的红烧鲍片;西园的鼎湖上素;大三元的红烧大群翅;蛇王满的龙虎烩;六国的太爷鸡;愉园的玻璃虾仁;旺记的烧乳猪;新来远的鱼云羹;金陵的片皮鸭;冠珍的清汤鱼肚;陶陶居的炒蟹;陆羽居的化皮乳猪、白云猪手;宁昌的盐鸡;利口福的清蒸海鲜;贵联升的干烧鱼翅;太平馆的红烧乳鸽等。

    3.高档次的名牌菜馆、酒家的出现

菜馆、酒家是饮食商品化的产物,清代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岭南地区出现了名菜馆、名酒店,标志岭南饮食文化向高层次发展。

清代,广州商贾云集,食店处处可见。当时较有名的菜馆、酒店,如陶陶居始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坐落在广州西关,原名葡萄,专营苏州酒菜,易换老板后改陶陶茶居,从乐也陶陶中取意。为招徕顾客,特请当时在广州办万木草堂的大名人康有为书写招牌,康有为为之书写陶陶居,果然生意日见兴旺;蛇王满始建于光绪卜一年(1885年),以经营蛇肴而驰名。至清末,较有名气的菜馆有一品升、连品升、贵联升、五醪春、南阳堂、福来居、聚丰园等。至民初,较大的食店有200家之多。陈福俦财团创办了广州四大酒家”──南园、西园、文园、大三元,其大三元为之首,三元隐含酒家榜首,食肆班头之意,该酒家坐落广州的繁华地段长堤,以经营传统粤菜而享誉。《中华全国风俗志》称:广东之酒楼,可谓冠绝中外。其建筑之华美,陈设之幽雅,器具之精良,装潢之精致,一入其中,辉煌夺目,洵奇观也。如位于西关的陶陶居,便是一家豪华食府,门口有康有为的墨宝大招牌,厅房陈设古雅,四壁高悬名人字画、诗词,又辟有露天花园,名花怪石,古色古香,幽雅而舒适,给食客在华丽的享受中平添几分雅趣。位于珠江南岸的南园酒家,是一间园林式餐馆,楼阁、花厅、酒亭、荷池、小桥,既有华丽的装潢,又有幽雅的园中国,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诗赞曰:此是人工天外天,解衣磅礴坐高轩。层楼重阁疑宫殿,雄辩高谈满四筵。万盏岩茶干盏酒,三时便饭四时鲜。外来旅客成瞠目,始信中华是乐园。这些高档次名牌酒家的出现,标志着岭南在经济发展之后,饮食文化逐渐进入更高层次,饮食再不仅为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而且同时是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其中同时体现俗文化与雅文化。

    4.中西饮食文化的大交融

岭南饮食文化,一直在文化交融中发展,明清以来,更是在中西饮食文化的大交融中跨入鼎盛期。所谓大交融,一方面是岭南饮食文化对中外饮食文化之精华的大量引进与吸取;另一方面,岭南饮食文化全方位地对外辐射,这是岭南文化的双向性开放特点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大交融主要表现在。在形式上,表现为中西风味的饮食市场的形成,各种各样的餐厅、菜馆的开设。在清代,广州对内对外贸易十分发达,成为南中国的商贸中心,成为海内外商品的集散地,同时也成为中西饮食文化荟萃的大集市。当时,在广州街头,既有正宗的粤菜馆,也有展示国内各地饮食风味的菜馆,出售京津包点、山东面食、扬州小炒、金陵名菜、姑苏风味、四川小吃等,还有展示西方风采的西餐馆、咖啡馆、酒吧等。

在内容上,岭南人大胆吸取中外菜肴、点心的烹制方法,创制出新品种,丰富饮食市场。在清代,广州名牌菜馆用来招徕顾客的有108款的满汉全筵,这本是清王朝的宫廷式菜肴,烹调技艺比较高,它在岭南风行一时,或有某种政治因素,但重要的是粤菜同宫廷菜肴相交融中得到借鉴与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代由于岭南籍的海外华人的媒介作用,粤菜对西菜的烹调技法进行了大量的吸取,由是派生出许多新的烹调方法和菜肴,如、扒等烹法;如吉列、沙爹、锅贴、沙律等新的烹饪术语;又如急汁猪扒(俄罗斯肉扒)、奶油虾球(瑞士虾球)、急汁沙追(英吉利沙追)、吉利虾球(美利坚虾球)、铁扒大虾(法国煎软虾)、急汁烧鸡(罗马烧鸡)、急汁煎乳鸽(意大利乳鸽)等粤菜皆西餐菜肴的变种。

此外,此期间岭南引进一批点心,如萨骑马,是从京都南下的满族著名糕点,满族语萨骑马的意思为糖缠的油炸熟面条;西方的面包,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传入,开始仅在教堂与外商聚居的地方盛行,至三十年代,广州的各大茶楼、酒店均有出售;蛋卷亦从瑞十传入,等等。中外点心在广州的交汇,不仅改变了岭南人的饮食结构,而且使岭南的饮食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岭南饮食文化在清代以后全方位的对外辐射,同样是其进入全盛期的标志。对内地的辐射,主要是通过富有特色的粤菜对其他菜系的影响,以及粤菜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开设。有道是提起广东菜,在上海几乎家喻户晓,久享声誉。在四十年代,粤式菜肴曾以绝对的优势执过上海饮食市场的牛耳。台湾也受到岭南饮食文化的影更值得注意的是,岭南移民在海外开餐馆,使粤菜风靡海外。岭南籍留美博士陈杰初,在美首创的杂碎馆”──“醉月楼,是居美华人第一间小菜馆,他曾利用李鸿章访美之机,大造舆论,使有中国风味的菜馆在美国纷纷创办。此后粤菜馆遍布世界,其中美加地区多广州菜馆,东南亚地区多潮州菜馆。粤菜馆的开设,不仅为海外华人,而且也面向外国顾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菜馆有三分之一的顾客为外国人。海外的中国菜馆中,约半数以上为粤菜馆,其知名度之高足见岭南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