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苏东坡在惠州的三重突围(二)
作者:王启鹏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05-31 15:10:04

三、突围的具体方法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一个人的世界观解决了,人生观就容易解决了。由于苏轼在贬寓惠州后,对为人处世这个大问题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已达到了深思熟虑的程度,所以对具体解决三大困难也就得心应手了。具体来说,他的方法是:

 

(一)在解决疾病和物质生活困难方面

疾病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尤其是古代,基本上没有什么医疗保障。被贬到惠州后的苏轼,由于生活极端困难,贫病交加,几乎是在死亡线上挣扎。所以,他的第一件事便是要解决生存问题。为此,他运用道家学说,研究养生方法,使自己能够在惠州这块“瘴疠之地”活下去。他在绍圣元年十月二日到达惠州后,二十日便写下《思无邪丹赞》,二十二日又写了《事不能两立》,表示要研习道家的炼丹术。不久,又三次与其弟子由研讨炼丹术和胎息法。当他得知桂酒对防治瘟疫有效果后,便亲自酿造桂酒和真一酒,用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并写下了《桂酒颂》和《真一酒》等文章向世人推介。他还和吴复古等人研习气功,探讨抵御瘴气的方法。据他在给程正辅的诗中说,他练习气功的效果还挺好:“目听不任耳,踵息殆废喉。”[2]2143意思是说,耳目很灵活,呼吸也可以不靠肺而靠脚跟了。所以,他这个60多岁的异乡老人竟然能够适应岭南惠州的气候和生活,没有染上瘴疾,这是他活用道家“厚自养炼”思想的胜利。而不饮桂酒,不炼气功的王朝云,就逃不脱瘴疾的劫难,只能染病而亡。

在解决物质困难方面,除了靠惠州府和邻近州府的官员馈送米酒之外,他又像当年贬寓黄州时那样,自力更生,亲自耕种。他曾经向王参军借了半亩地来种菜。蔬菜收成了,父子两人吃得津津有味,还写诗自嘲地说:“吾与过子终年饱饫,夜半饮醉,无以解酒,辄撷菜煮之。味含土膏,气饱风露,虽梁肉不能及也。人生须底物,而更贪耶?”《撷菜》[2]2202让人读来感到有几分苦涩又有几分安慰。他还在自己的园子里栽种地黄、枸杞、人参、菊花、薏苡等药材,用于滋补身体和待客。他还自己酿酒,先后酿造过“桂酒”、“真一酒”。他在缺衣少吃的艰难条件下,还发明了一种纯粹用蔬菜煮的汤,并把它命名为“东坡羹”。有一次,他和吴子野夜坐甚饥时,而家中只有一些芋头。可是,惠州人不懂吃法,吃下去就会肚子痛。于是,吴子野就告诉他吃芋头的方法:“芋当去皮,湿纸包,煨之火,过熟,乃热啖之,则松而腻,乃能益气充饥。今惠人皆和皮水煮冷啖,坚顽少味,其发瘴固宜。”[1]2365东坡吃后感到“美甚”,为之作记,将制作的方法告知他人。东坡的白鹤峰新居落成后,他又在自己的居所里面栽种茶叶。苏东坡就是通过轻微的体力劳动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二)在解决举目无亲的个人情感方面

苏东坡首先吸取了庄子的“忘世”思想,把自己的一切痛苦都忘掉。当年,他离开黄州后不久,小儿子就夭折了,他禁不住老泪纵横。但,很快他就“日远当日忘”了。到惠州后,得知表兄程正辅丧妻,东坡就劝他说:“老嫂奄隔,更此徂岁,想更凄断。然终无益,唯日远日忘,为得理也。”(《与程正辅七十一首》之十二)[1]1593他是这样劝人,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在《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中说:“从来性坦率,醉语漏天机。相逢莫相问,我不记吾谁。”[2]2116你看,苏东坡有时连自己也“忘”掉了,痛苦的事情还能继续留在心上吗?这是他消除内心痛苦的一种方法。

消除自己情感孤独的第二个方法是,苏东坡在为惠州百姓做好事、实事的过程中,广交朋友,忘掉自己的痛苦。另外,在与他人接触中,也可以利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征服他人,让他人对他产生尊敬之情。结果,惠州府的太守、官员经常来看望他,给他送米、送酒、送柴。就是邻近的循州太守、梅州太守、南雄太守、广州太守等,都亲自或派人来探望他,或是用书信来探望他,还定期给他送米、送酒。方外之士,和尚和道士,对苏东坡更是有感情。远在苏州的定慧院长老守钦,特地派他的门徒卓契顺来惠州探望苏东坡。以后,昙秀又从扬州来探望东坡。这些人的事迹都是非常感人的。至于那些向东坡讨教的学子,就更多了。所以,苏东坡在《书东皋子传后》中说:余“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常以谓人之至乐,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矣。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予前,则予安得全其乐乎?故所至,常蓄善药,有求者则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或曰:‘予无病而多蓄药,不饮酒而多酿酒,劳己以为人,何也?’予笑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饮者困于酒,吾为之酣适,盖专以自为也。’”[1]2049苏轼就是这样,通过为惠州百姓做好事,广交朋友来解决其情感孤独的困惑。他已经把自己的整个身心融进了惠州百姓之中。

 

(三)在解决提防政敌诬陷方面

苏东坡的方法有三个。其一,慎重对待他自己的诗文。大家知道,苏轼因为文字而闻名天下,也因文字而得祸。所以苏轼是深深懂得文字给人带来的祸害的。他在贬谪黄州时就有“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2]1006的誓言。贬惠之后,又多次发誓要焚弃笔砚,为黯默人。可是,文人喜欢写诗作文的习惯始终是改不掉的。所以,当他有感触时就要写;写出来之后就要与亲朋好友交流。但是,又怕政敌抓他的把柄。所以,在给亲朋好友看时,不得不在书信中告戒:“勿示以人!”“余人勿视也。”担心别有用心之人会借此大做文章。其二,他发明了一种能够表白自己心声的新型文体——和陶诗。他对这种诗体非常看重,说“仆焚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郁,正赖此耳”[1]1626。还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1]2515所以,他在日常生活中,凡是遇到和陶渊明相似的生活情景时,就马上写作同题的和陶诗,用于抒发自己的襟怀。这样,政敌就比较难抓到苏东坡的“马脚”。其三,遇到不平之事,又不得不说的时候,东坡还是不顾自身的安危,实话实说,甚至指名道姓地进行谴责。如著名的《荔枝叹》,不仅谴责了当朝的蔡襄和钱惟演,竟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皇帝。其斗争精神丝毫也不比在熙宁变法时期反复抨击新法弊端的勇气差。

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人:“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苏辙:《栾城集墓志铭》)[2]2813陆游亦说:“公(东坡)不以一身之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跋东坡帖》)[6]529这大概就是他在惠州这艰难的岁月中,能够战胜重重困难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脱脱等编,《宋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4龙吟点评,《东坡易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5李安纲编著,《道教三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6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94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