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客家文化传播与创新之我见
作者:袁凤忠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06-24 23:40:55

任何一种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面临传承、创新、发展的问题。客家文化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文化的传播同样面临着不断创新的课题。客家民系作为汉民族独特的一支,在五次迁徙和千年沧桑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灿烂的文化。如何坚持弘扬客家文化,加大传播与创新工作力度,致力打造客家文化品牌,是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一、客家文化在迁徙中的传播

1、要加大对客家文化的传播力度,首先就要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原根文化” 客家人根在河洛,客家文化源于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名词,指的是华夏正统文化。从地域上来讲,‘河’指黄河,‘洛’指洛水,河洛文化是在黄河、洛水流域孕育、产生、发展形成的具有河南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据史料记载,河洛文化起源于4000年前的夏朝时期。据夏商周至战国时期历史的《竹书纪年》记载:“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老丘即今开封陈留附近。帝宁史称季杼,是帝少康之子,为夏王朝第七代君主。帝宁在位期间曾东征王寿国(一称三寿国),帝宁在位17年,把夏王朝的疆域扩展到东海之滨。以后夏朝在老丘(陈留)历经槐、芒、泄、不降、扃诸帝,至夏王朝第十三世君主胤甲即位,再迁都于西河(今安阳东南),夏王朝在老丘建都约157年。因此,老丘是夏王朝鼎盛时期的都城,也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

在河南郑州举行的首届全球根亲(客家)文化盛事颁奖大典上,河源市2010年举办的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以其规模大、规格高、乡情浓、服务优、影响广等特点,获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奖。

“中原根文化”是指起源于中原地区的在中华民族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主流思想和文化。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原根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以姓氏文化、客家文化、炎黄文化等为核心的中原根亲文化,还包括华夏精神信仰之根、文明文字之根、华夏帝都之根、文学艺术之根、古代教育之根以及农业和商业文化之根等。客家文化渊源于古代中原文化。历史上中原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许多中原人经过多次迁徙,辗转到达南方,他们与南方的畲、瑶等其他百越各族经过长期的融合,逐渐形成一支既保留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又有所创新的客家文化。

华夏民族血脉之根。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帝舜,这些中华人文始祖当年都曾在中原沃土繁衍生息。伏羲与炎帝定都淮阳,黄帝定都新郑,伏羲以及颛顼、帝喾分别葬在淮阳与内黄。体现民族血脉的中华姓氏中,古今有1500个姓氏起源于河南,在依人口数多少排序的300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包括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所以客家人的祖根也多在中原。

华夏精神信仰之根。古代的中原地区也是中华文明和思想的创新核心区,儒家、道家、佛教、道教等思想文化的起源与传播,都与中原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儒家起源于周公在洛阳的制礼作乐,其礼乐思想影响了孔、孟等儒家学者。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人,又长期在洛阳东周朝廷任职。中原地区是中国佛教的发祥地,白马寺被誉为“释源”、“祖庭”,龙门石窟是佛教艺术与石窟造像的完美结合。

华夏文字之根。汉字文化中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为舞阳贾湖遗址的契刻符号,传说中的字圣和斯文鼻祖的仓颉,就是今天的南乐县人。从安阳小屯发现的甲骨文可以证明,殷商时期在中原已形成成熟的文字体系,此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变化,一直沿用至今。

华夏帝都之根。河南拥有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四座古都,以洛阳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北魏洛阳城范围约1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都城;二里头夏都斟鄩被称为“中华第一都”,它与其后发现的尸乡沟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隋唐东都城遗址被誉为世所罕见的“五都荟洛”奇观,充分展现了古都文化的丰富内涵,博大精深。

文学艺术之根。中华古典文学、传统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戏曲等艺术门类的起源,很多都与中原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河图”与“洛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源头在洛阳;作为中国文学主要源头之一的《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在河南即占其七。河南作家的创作活动贯穿于唐代各个时期,涉及文学的各种领域,涌现了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领军人物,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教育之根。中原地区是古代教育最发达的地域,在上古时代已出现学校的萌芽。鼎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著书立说,布道授徒,擎起了百家争鸣的大旗。中原地区与此有关的丰富的遗迹和历史纪念性建筑,见证了诸子于教育中所展示出的真知灼见。东汉洛阳的太学诸生已增至3万多人,洛阳太学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诸如思想家王充、科学家张衡、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班昭,经学大师郑玄等。宋代以后,书院兴起,中国四大书院中,河南占其二,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分别位于今河南登封和商丘,而理学家程颐在洛阳伊川建立伊皋书院(元朝改名伊川书院)是理学思想的策源地之一。这些对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华夏农业和商业文化之根。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河南则是农业大省。早在文明初期,神农氏就“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招,教民农作”,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自石器时代直至宋、元、明、清,河南农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有所变化,但其以农为本的宗旨始终没有变。河南也有着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是考古界、史学界公认的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在中国商业文明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考证,商先公活动的地点主要集中在豫东,商丘的“丘”字在《说文解字》中是集市交易的场所,翦伯赞指出,商部落最早的商品交易市场在今天河南商丘的火神台。洛阳人白圭,善于经营,“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被后人誉为商圣。

客家祖地,是天下客家人朝觐的圣地、灵魂的归属和血缘的依托。客家人,千年做客不是客,久居他乡是故乡。但是,在他们内心的最深处,祖地就是联结世代客家亲情的最大纽带,是让所有客家人灵魂不再漂泊并得以安歇的圣土、家园。客家人是汉民系,在历史上因为战争等原因多次迁徙,但他们的根在中原,尤其是南宋末年的第三次大迁徙,才有了客家人这个名称,奠定了客家人的基础。所以,开封可以说是客家人的根。开封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可以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宋文化、中原文化和客家文化,打造开封客家文化品牌,为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留下客家文化标志性资源,使客家人与开封城、开封人相知形融、共同发展。通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实现开封形象的提升、文化的弘扬,推进共赢,推动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也正是这些南迁的汉人(客家先民)带来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南方广大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这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河洛文化,不但是南迁汉人(客家先民)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而且通过他们得到了最广泛、最深入的传播,极大地扩大了河洛文化的影响。客家文化的精神、精华,客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都是与河洛文化一脉相承的。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中原根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也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意识、智慧结晶和精神体现,彰显华夏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了解中原根文化对传播华夏文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文明进化和发展过程中,中原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引领着华夏文明走向和文化发展方向。都城文化、青铜文化、甲骨文化,多由河南为圆心向外发散;礼乐文化、老庄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易学文化等,都在中原地区孕育而生;因此,中原根文化研究对于推动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作为传统文化的缩影和精髓,依托中原根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有利于把中原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3、了解中原根文化有助于弘扬礼仪文化和传统美德,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弘扬礼乐文化中亲切、和谐、敦厚、诚信等良好传统,引导人们用宽容、豁达、开放、开朗的心态包容世界。华夏文明的重要特征是独特的道德礼仪,中原乃周公制礼作乐之处,孔子入周问礼之地,礼仪制度源远流长,在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和中原传统美德的滋养下,中原大地英杰辈出,义举不断。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通过对根文化的研究,深入开拓中原根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和传统美德,开发一批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艺术作品。通过对根文化的研究,对传播客家文化的渊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原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魂,根文化是中原文化之本,“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中原地区、炎黄故里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根在河洛”、“寻根中原”早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加强根文化研究,使全球华人真正认识到根在中原、源在华夏,能够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从而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同祖国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4、客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延续了许多在中原已经消失的文化因素,例如客家的语言、客家人的观念与家乡意识等。而长期在岭南的生活,也使客家人创造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的地域特色相结合的文化,如客家的山歌与围龙屋等,客家人悠久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创造应该得到维护和延续。弘扬传播客家传统文化,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传播正能量。中原文化是客家文化历史生成的母体,在客家聚居地每一次移民的迁徙,都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地域层面,同时也构造了客家文化的地域认同,使中原文化与聚居地原有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相互融合与撞击中,逐渐演化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系个性的客家文化。因此,加大对客家文化的传播,就必须认真研究中原文化,这是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了解客家文化的起源,对创新客家文化的传播形式、内容、途径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在历史上客家人的大迁徙中,大多数南迁的客家人都曾聚居于福建宁化石壁,后再陆续向外迁移,宁化石壁因此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中转站”和“客家祖地”,成为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客家民俗,当然也不例外,它传承中汉族古风,同时也融合了闽粤赣客家民系形成区的土著风俗,所以它同属汉族风俗范畴,又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宁化民俗既有客家人的共同特点,又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当今许多带普遍性的客家风俗,有的在宁化形成,有些民俗在大部分地区失传了,但宁化仍然保留下来。所以学者们认为宁化有着更多的原始客家文化,这是特殊的宁化历史和地理使然。正如李升宝在《石壁风俗的形成和传播》一文中所说:“石壁风俗为何能播衍辐射至客家许多地区?重要原因是保留了中原历代风俗,随着石壁先祖的迁移,而将各类风俗一同带去,在新的地区播衍继承,也有些风俗被客地融化、改变,或赋予新的内容,或由于各种原因被新地区的风俗所取代。”   作为客家祖地的宁化,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客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注重传承的同时,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创新,石壁的祭祀活动中,所展示的是传统客家文化,包括祭祀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如祭祀中的山歌、发彩仪式、锣鼓吹打等。“礼为社会生活之规范,以礼节之,则为礼俗”。重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称“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俗多来源于“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古礼可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筒称为“五礼”。习俗中,包含着礼的成份;礼,许多表现于习俗之中。

客家人重礼,最主要的是由古礼沿袭,但也少不了演绎,赋予地域特色。如客家人的婚丧节庆礼俗基本沿袭古礼,但在具体活动程序和内容上,却千姿百态,富有地方特色。如“接亲”,就有“哭嫁”、“吵嫁”、“拦嫁”等等不同”节目”。宁化人的婚、丧、寿庆等,在“请”和“贺”的双方均有不同礼俗。婚嫁要先请后贺,不请不贺;寿筵和新迁要先贺后请,不贺不请;丧葬祭奠,要先送“烛礼”,后做“拆封”(谢客宴)。“烛礼”不宜太多,认为“多了下辈要还”。

尊老爱幼,长幼有序,老人要严于律已,为人表率。俗语说:“为老不尊,教坏子孙”。在家吃饭,长辈上座,宴席座位排列有严格规定,如果安排(俗语称“拘席”)不好,客人可离席而走,主人得赔礼道歉,加以挽留。亲戚按血缘亲疏,宁化以舅公(母舅)为最大,称:“上有雷公,下有舅公”;朋友以世交深浅或年龄大小排;同宗则按辈份大小排,同一辈份,则视年龄。上辈交谈,下辈不得多言插嘴,俗语云:“大人话事,细人摁耳”。 

尊师重教,望子成龙,是儒家思想的沿袭,客家人发扬更加突出,所以被列为民系特点之一。客家地区的尊师重教程度使海外学子都称道。在梅县传教的法国神父赖里查斯曾说:“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城市,便有十余间中学和数十间小学,学生人数几乎超过全城人口的一半。……全境有七八百间学校,按照人口的比例来计算,不但中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赶得上,就是与欧美各国相较之下亦不多让。”(赖里查斯《客法词典》)宁化或者石壁都有着很好的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没老婆”,“生子唔读书,不如养条猪”,“目不知丁,枉费一生”等谚语,家喻户晓。各姓氏都把兴教之事写入族规之中。各姓宗祠都设有“学田”,专门奖励上进者,或资助无力求学者。由于把世家命运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所以视教育、视入学、视老师神圣至上。私塾无论大小,都是圣贤之地,都要设立圣坛,中供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左列三千学师,右列七十二贤。每日清晨塾师亲自燃香,初一、十五诸生带香烛,跪拜供祭。父辈都把孩子的前程,寄希望于老师,因此,有人说,对待老师犹如对灶君,思想上十分尊敬、崇拜,生活上关心倍至。“逢年过节必送礼,家有宴席必有请,杀鸡宰猪忘不了,新鲜菜蔬先敬尝。”异乡老师大凡放假回乡,学生家长纷纷赠送农副产品。

在款待客人方面,除上述饮食之外,还有一个“跨火把”的特殊礼仪。如果生客、稀客临门,定要客人“跨火把”进门,所谓生客、稀客,是指第一次进门的客人,或长久未来的客人,如生亲家、生姐丈(女婿)、外孙等等,也包括新娘进门。稀客,指难得登门的客人,俗语云:“三年来两遭,当得清官到。三天来两遭,当得狗爬灶”。所谓“跨火把”,是主人在客人进门之前,用一把柴草放在门槛外面,上面盖上火炭;或柴草点燃,再盖上谷壳,让它只冒烟,而不冒火,引客人跨过火把进门。这是一项最高的迎客礼仪,可能是从当地土著那里学来的。 

   

二、传播创新客家文化,擦亮客家文化品牌

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在广东河源举行,客家古县龙川又迎来了建县2222年庆典……这一切将客家文化的弘扬、客家精神的传播带入了一个全新发展层面,不断创新就是留“原味”更要添“新韵”。和平林寨四角楼、龙川佗城越王井、紫金中坝孙中山祖居地、连平花灯……这些河源的客家文化遗存,近年来渐被学术界及外界熟知。由此也促进了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创新了客家文化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1、与大多数民间文化的发展轨迹类似,客家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客家文艺表演,也在保留“原味”的同时不断创新,为客家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东河源紫金花朝戏是客家文化瑰宝,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整体看来深入人心,但只有让年轻一代客家人真正领略客家文化魅力,才是客家文化传承传播的根本动力。为使更多的客家年轻人喜欢上客家文化,不少客家文艺工作者正在为之努力。客家文化的传播创新一定要多跟年轻人交流,要创新,揣摩怎样的客家话歌舞能受到年轻人喜爱。在客家文艺表演形式、内容新意要创新不断,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近年来,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的客家文化节、演出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但这些活动带给人们的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客家文化的理论研究,客家文化应适当增加研讨会等内容,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客家文化的传播创新与发展,从而使演出、展览和理论研究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从艺术文化、历史文化和文化理论研究三方面,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在中国岭南,在珠江流域,岭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灿烂多彩,成为华夏文化一朵奇葩。河源客家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滋长一方文化。河源原为古龙川属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派兵平定岭南后设龙川县,由平定岭南副将赵佗任龙川县令。之后,受南海郡尉任嚣所托,主南海郡事,公元前204年,为防中原战乱祸及岭南,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自封为南越武王。南越国延续93年,其中赵佗执位67年。赵佗任龙川县令和建立南越国,为岭南的开发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带来了中原文化,改变了岭南百越人过去野蛮落后的风俗;他施行“与越杂居”、“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汉人与百越各民族的融合;他将几十万军队留驻在岭南,成为南迁的第一批北方移民,为后来历代中原人迁入岭南打下了基础。赵佗在任龙川县令时,为解决驻在这里的将士兵卒缝补浆洗问题,曾上书朝廷,要求拨三万北方妇女,结果朝廷许其“万五”。留驻在这里的将士兵卒及其家庭,成了最早的客家先民。所以,河源是客家人最早居住的地方,是名符其实的“客家古邑”,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创新客家文化传播形式和内容,河源市是一个绕不过的关键之点。因为,河源现属的大部分地区,为古龙川的一部分。古龙川,是岭南最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广东最早的四县之一,沟通岭南岭北的要冲之一;古龙川是滋生文化的沃土,是南越文化最早的发酵之地,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

河源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自“百越”时期,就有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秦朝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先进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汉族居民进入岭南。

2、河源保留了许多客家文化的历史印迹,四角楼、排屋等具有河源客家风格的古建筑真实反映出不同时代文化生活的种种特点。

客家人繁衍生息的乡村、溪流边散布着一座座浓厚东方元素的建筑。以兴隆镇民俗风情村、林寨镇“大夫第群落”、热水镇石圳村九扇门排屋为代表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展现了河源瑰丽多姿的客家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民居建筑皆以宗族、家族为单位建筑的住宅群,屋形多为围龙屋、四角楼、四合院和吊脚楼等客家屋式。其中河源地区的围龙屋是以半月形为主体,四角楼是以炮楼式为主体,四合院是以天井采光为主体,吊脚楼是以走马楼为主体。除吊脚楼属山寨人居住,有着明显的山民建筑特征外,四角楼、四合院建筑内部设计都与半月形围龙屋有着大同小异之处。这些民居建筑既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客家文化,又在悄无声息地传承传播了客家文化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客家历史文化发展变迁。

3、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客家菜也是传播客家文化的一种形式或者载体。河源的烹调技术和菜色制作别具一格,如扬名海外的“客家酿豆腐”、“东江盐焗鸡”、“客家酿猪红”、“客家菜卷”等,都是河源客家人所创造。红焖猪肉、肉丸、焖香菇、炒仔鸭、全猪汤等,也是河源著名的客家菜。

4、丰富多彩的客家风情文化对传播客家文化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河源客家人能歌善舞,有着呤诗作对的习惯。客家民间艺术主要有:客家山歌、花朝戏、舞龙、舞狮、舞春牛、舞纸马、打功夫、杂技等。现在,河源每个县区都有客家歌舞团,紫金县的客家花朝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平县的忠信客家花灯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川县的杂技团是全国首个县级杂技团,和平县的采茶剧团有着汉剧和采茶剧相结合的戏韵。这些都对客家文化的广泛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5、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为客家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鲜空气。客家文化传播先锋,中国动漫原创力量,以传承光大中华文化为己任,胸怀“天下客家系一家”大客家概念,创作具有客家特色的、拥有自主产权的动漫作品和形象。着力打造成为客家旅游文化产业的动漫形象代言人,每一届世客会都推出一个客家形象大使。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培养本土人才,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客家文化的传播形式,客家微电影创新并拓宽了客家文化的传播途径。通过大力推广全球客家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在年轻一代中传播优秀的客家文化。客家微电影,为全球客家文化传播创新搭建了一个前期创意创作、中期投资拍摄、后期展示传播的产业链式交流互动平台。

6、客家山歌以及客家话同样起到了传播客家文化的重要作用。客家山歌剧是在客家山歌及客家民俗、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行于粤、闽、赣等广大客家地区及东南亚海外客属华人聚居地。因其具有浓郁的客家地域风情特色,深受海内外客家观众的喜爱。广东河源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居住地之一,也是客家山歌剧流行最广、表演团体最多的地区,改革创新,激活了文化原动力,为客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向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客家地区调整发展战略,瞄准文化是朝阳产业的趋势,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来抓,作为客家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来引导,努力推动客家文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历史机遇,高端策划、密集宣传、强力运作,促进客家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使客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直线上升。客家文化搭台戏仍是关键!客家人自古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各类官学、私塾、书院、学馆遍布城乡,由于重视教育,客家地区自古人才辈出,对传播客家文化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7、新闻媒体对传播客家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传统的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之外,新媒体的出现也为客家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活力。客家网络新媒体,主要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中,如何运用创新的平台和路径来传播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因此围绕客家文化自身特征与新媒体优势开展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十分必要。因为新媒体是客家文化传播走向无地域、无时间限制的一个新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更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客家文化信息共享平台,紧跟城市发展步伐,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新媒体在传播客家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客家文化的传播形式日趋走向多元化。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文化传播任重道远。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传播客家文化、促进客属地区的发展是每一位客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对新媒体传承客家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认为,新媒体要与客家文化学术单位无缝对接,要接“地气”,还要处理好传承、传播、创新的关系。

客家文化传播创新还需要平台,需要具体的项目。客家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所以需要下大力气擦亮客家文化品牌。

8、客家文化的传播与创新还需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务虚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走势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而务实则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在发展客家文化的过程中,两者都不可偏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立竿见影”的,必须要研究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发展思路。

“创新”这个字眼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需要智慧、毅力、勇气,因为创新就往往意味着和传统唱反调。文化创新,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氛围。开放,就是让人勇于创新。要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各种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积极性。

文化本身是个抽象的概念,要通过表现形式的创新,使其具象化,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让人心领神会。文字、语言、图像、音乐、舞蹈、戏剧、雕塑、建筑,还有新兴的网游、动漫等,都是文化的载体,要对这些表现形式加以重视,力求创新。事实上,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文化表现形式值得我们去发现和利用。客家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如能与时代流行元素有机结合,比如网络、手机、流行音乐等带来的流行元素结合起来,则能使客家文化传播与发展得更丰富,也能使更多人理解、参与、享受客家文化。文学、影视剧、音乐等作品,由于其更具群众性和传播性,理应得到更多重视,涌现更多精品,增加客家文化的分量和影响力。“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存五代前。”这是黄遵宪对于客家民系的诗意描述。历经五次大迁徙,客家话始终是维系客家人文化认同感的纽带。

客家围龙屋是目前客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 无论走到哪里,客家围龙屋始终是客家人的根。无论是客家话还是围龙屋,对于故土和宗族的眷恋构成了客家文化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上强烈的归属感,河源成功地举办了二十三届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吸引了众多客家人参与,成为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河源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渗入这座城市的砖墙瓦隙中,经千年风云变幻,遂积淀成河源厚重的文化底蕴。对于每个客家人来说,这种文化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之中,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参考资料:

【1】中国文明网:《中原根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宁化县政府网:《宁化人的风俗》

【3】谭元亨:客家新探.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6

【4】房学嘉:客家民俗.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6

【5】张桃:《客家传统文化中的宁化祭祖习》 厦门大学,

【6】蒋武生:《河源客家特质文化符号》,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7】河源电视台:http://www.gdhytv.com

【8】河源旅游网:http://www.djmzh.com

【9】紫金花朝戏:http://www.huachaoxi.com

【10】河源政府门户网:http://www.heyuan.gov.cn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