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是《儒林外史》“百十个小星”中最早闪耀其中的一颗。其光芒远不及虞博士、庄征君、杜少卿等人之璀璨,其人甚至被称为腐儒的典型。但是就是这么一颗黯淡的小星,身上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如果说起《儒林外史》中的孝子,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是郭孝子,或者是匡超人,此二人皆以孝扬名,尤其是郭孝子,孝是他一生的功业。此外,大家也可能进一步想到王冕、杜少卿等人。王冕驾牛车高帽阔衣载母游春,画面何等喜乐,何等温馨!杜少卿“但凡说是见过他家太老爷的,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孝亲自不待言。但是,如果我说周进也是一位大孝子,真孝子,诸君以为然否?
“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此乃周进外貌,身上穿着非旧即破,难怪遭势利狗咬(“听得门外狗叫”),当然“咬”他的不止是狗,还有梅三相、王举人以及申祥甫等人。其中尤以梅三相的当面恶嘲与王举人的觌面显摆最为可恶。周进潦倒落魄,一至于此,日常饭食自是简朴之极了。“黑瘦”即是明证。“晚间学生家去,把各家贽见拆开来看,只有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这是在薛家集坐馆,尚且每月饮食不继,失了馆的苦楚更加可想而知。就是这么一个经常挨饿,经常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充饥的人,若是逮住了可以大吃一顿的机会,岂可轻轻放过?理应像书中第二十八回中的饿鬼季恬逸一样,“尽力吃了一饱”!但是,我们看,在专门迎接他的酒席上,“随即每桌摆上八九个碗,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叫一声‘请!’一齐举箸,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看那周先生时,一箸也不曾下。”何也?皆因“实不相瞒,我学生是长斋”。因甚长斋?“只因当年先母病中,在观音菩萨位下许的,如今也吃过十几年了。”一个以茹素的方式祈求菩萨保佑母亲病愈,终生舍弃肉食的乐趣,在我们信奉民以食为天的泱泱华夏,真正能做到的人有几?能够自觉践行十几年始终不渝的人又有几?因为难能,所以可贵,读至此,怎不让人对这个周先生击节赞叹,对那个“退前缩后不举杯箸”(因为是银镶的)“又不肯举”(因为是象牙的),但是一旦“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箸,就“在燕窝碗里拣一个大虾元子送到嘴里”的范进哈哈大笑了。范进“居丧如此尽礼”只是流于形式罢了,我们周先生可是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周进怕汤不洁净,讨了茶来吃点心”。
周进人性的光芒远不止此。
他并不迂腐,其实也是懂人情世故的,你看他在顾小舍人谢师宴上点的一本戏,“是梁灏八十岁中状元的故事”,却原来是替顾小舍人“发兆”,望其“十七八岁就中了状元”。
他并不麻木,其实也是会喜会悲能感知人间冷暖有血有肉的一个人。在梅玖念诗讥嘲他时,他会“不好意思”;在梅玖奚落他“只到今年秋祭,少不得有胙肉送来”时,他“脸上羞的红一块白一块”,此时还不忘礼节“承谢众人,将酒接在手里”。贡院撞号板尤其令人动容。“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周进也听不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贡院就是周进的伤心之处,“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有付出无回报,焉得不哭?这一场嚎啕包含了多少抑郁,多少愤懑!这是多年积压的负面情绪的一个大爆发,一个总爆发,也难怪“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这里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馀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何以住了?听到了一线生机,顾不上哭,要屏息静听。金有馀的话何尝不是他心底的话?等到众人商定要成己之美时,我们的周进就“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起来。读至此,又有点让人忍俊不禁,“六十多岁”,偌大年纪,怎么孩童心性,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哭是真伤心,笑也是真高兴,这位暮年登第的老童生也是真性情,心胸透明,完全不知掩饰。后来“巍然中了”,居然未像范进“欢喜疯了”,心灵也算够强大的。
他懂权变,并不像孔乙己死抱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执念,“在家日食艰难”的时候,也能听进姊丈的劝,放下斯文人的架子,做起了记账先生,“随即应允了”,答应得毫不费力,何等爽快!
做塾师时,他是个有耐心的蒙师。“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球,每日淘气不了。周进只得捺定性子,坐着教导。”做学道时,他亲力亲为,恪尽职守,坚决不做糊涂考官。“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为什么要自己费心力呀?因为唯恐“屈了真才”。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以至于拿到范进的卷子“细细看”,“用心用意”地看,不厌其烦读了三遍,只为寻找那“一线之明”,这与我们当今中考高考阅卷寻找得分点相类。如果我们能在各类考试中遇到周进这样的一个考官,则幸莫大焉!即便是面对已让他“变了脸”的魏好古,“虽然赶他出去,却也把卷子取来看看”,决不玩忽职守。
他同情心爆表。“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周学道不仅仅是看在眼里,更是“看在心里”。此时已有怜悯之意。“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不知周学道此时可否想起了自己当年头上戴过的那顶“旧毡帽”,身上穿过的那件“旧直裰”,脚上穿过的那双“旧大红绸鞋”?我们只知道他此时下意识的动作是“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更加“可怜他苦志”了。周进可谓范进的贵人,范进中举的确有周进“不过意,舍与”的意思在里面,范进考中进士恐怕也赖着周进把他的大名“常在当道大老面前荐扬”,以致“人人都欲致之门下” 了。“范进道:‘门生终身皆顶戴老师高厚栽培’”这话果真不假。可以说,正是周进的同情心成全了范进的举业。好了伤疤能不忘疼,身居高位能不忘本,自己尝过的苦楚受过的冤屈能够尽力减免不让别人再去品尝再去遭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周进也堪称一个实诚君子。
说到周进的不忘本,书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他在范进“钦点山东学道”“来叩见”辞行之时的叮咛:“山东虽是我故乡,我却也没有甚事相烦;只心里记得训蒙的时候,乡下有个学生,叫做荀玫,那时才得七岁,这又过了十多年,想也长成人了。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拔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愿。”当初不得志时,“一钱银子”“八分银子”,也可能有“面筋、豆腐干”“馒头、火烧”之类的惠施,就让我们而今大富大贵的周司业一直“心里记得”,且记了“十多年”,没有回报就无法了却“心愿”。后来,荀玫乡试“又取了第一”,“到省试,高高中了”“匆匆进京会试,又中了第三名进士”“传胪那日,荀玫殿在二甲”,真可谓“京报连登黄甲”,这其中有无周进的“荐扬”,书中未写,笔者也不敢妄拟。当然,我们也不知道周进是如何“报效”当初慷慨“拿出几十两银子”、共同“备了二百两银子”为自己捐监的四位客人和自己的姊丈金有馀的,这五个人对周进来说不啻是“重生父母”,有着再造之恩。不过,从“一钱银子”“八分银子”尚且念念不忘,记挂在心,我们自然可以想见一二。周进的知恩图报,与那个停妻再娶的匡超人对恩人潘三与盟兄马二先生的态度相比,简直是云壤之别!
至于周进是否真有才学,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从他做学道对魏好古的训诫“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来看,他是不喜“杂览”的,也可能像范进一样,居然连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也不晓得。若是单从“文章”来看,曾“取过”“头名”“考过一个案首”,“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则说明他深谙科举之术,只是从前“时运不济”而已。从他做了学道,立志“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感慨“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来看,他自己是以英才自许的,所以才会有怀才不遇头撞贡院号板之悲愤。
书中有一个画面令笔者浮想联翩。“不觉两个多月,天气渐暖,周进吃过午饭,开了后门出来,河沿上望望。虽是乡村地方,河边却也有几树桃花柳树,红红绿绿,间杂好看。看了一回,只见濛濛的细雨下将起来。周进见下雨,转入门内,望着雨下在河里,烟笼远树,景致更妙。”读至此,笔者不禁要问,周先生,你一个落魄秀才,也有闲情雅致锦绣之心来赏鉴乡野风光吗?此时,你心中在想些什么?就此一点而论,你就远胜我们那个正宗吃货马二先生了。你瞧他呀,面对着西湖“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居然除了吃和女人,别无所见。
桃花柳树烟雨,不过乡野寻常之景;周进,不过儒林寻常之人。寻常之景,自有寻常之景的妙处;寻常之人,亦有寻常之人的光辉。综上所述,周进不失为一个“正身以俟时,守己而律物”的正人君子;一个真孝子,好蒙师,好考官;他懂人情,知权变,能够恪尽职守,富有同情心,知恩图报;既有蟾宫折桂的勃勃野心,也偶有那么一点赏玩景致的淡淡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