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文化产业联姻 开发历史名城新价值——访睿立宝莱总经理:潘汉强
作者:李容    来源:    日期:2015-05-18 22:46:33

 

图片1.jpg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新政策对文化产业进行大力扶持与推动,社会各界在文化产业领域项目的投入与开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崭立头角。而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观点理论更是层出不穷,文化与科技的嫁接,文化与经融的结合,文化与媒体的聚焦等!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思,文化该如何发展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所在?为此我们听听《古韵惠州》的出品人潘汉强先生对“文化+商业”的探索有怎样独到的见解。

 

3D互联:您认为《古韵惠州》这部作品,作为首部国内3D人文纪录片,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潘汉强:首先,我们以3D全程实拍的方式深入古村落,记录民间的小众文化,拍摄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是对整个惠州古城的人文景观的概括。以古村落作为切入口,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故事性、记述性,古村落古朴的气息、幽深的街道、清凉的石子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热闹的节日庆典等,如果用3D科技来呈现,能够更加真实、身临其境的感受古城的过去。所以这部作品首先是实现了文化与3D科技的相互依存的发展模式,以3D影视记录弘扬文化,形成了3D科技、影视传媒、文化、商业各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模式。

其次,《古韵惠州》作为惠州古村落文化记载的试点,这部作品是第一季,作为惠州古村落文化的集成之作,将当地极富特色的古韵建筑、民俗风情进行了生动的立体展示。为了让观众对惠州有更深一步了解,走近这片古与今交融的拥有得天独厚景观的村落,未来我们会继续策划拍摄惠州古迹的续集,推动第二、三季拍摄的筹备,计划会是两年一季。我们会通过点面个体的文化点去引发一些故事,带入古建筑、小工艺品、地方小吃这些比较特殊的东西,认识到在千城一面的都市里被遗忘的本土特色文化,让濒临失去的古老技艺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同时,也希望通过展示本土特色个体,推动文化的延续,带来惠州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契机,实现文化经济共同健康发展的意义,开发独特的具有惠州特色的旅游业,建立文化旅游的品牌。

 

 

图片2.jpg 

 

 

最后,文化的唤醒,是展现珍贵有价值的历史,需要有意识的关注保护。保护的前提是关注,先要认同然后才会有保护的行动,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有这三个状态才拥有后面的行动。我们最开始通过影片,以怀旧情结,呈现历史典故,接着会将作品在影院上线推动,初步的目标观众定位在小朋友,让家长带小朋友去影院观看,从小培养小朋友对古文化历史的了解与关注,通过从小的教育达到传承的目的。另外观众在朋友间互相传播方式的这种方式,能够迅速建立起大众对古文化的保护,让更多的人知晓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同时去分享它的辉煌事迹。

 

3D互联:您刚谈到有关拍摄续集的事宜,能不能介绍一下续集拍摄的具体内容会定位在哪些方面?

潘汉强: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包含有民间武术、民间文艺等几个方面。武术运动在惠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到了明末清初,惠州武术最兴旺,武术流派最多。为挖掘惠州武术资源,弘扬惠州武术文化,我们会策划一季讲述习武之人的故事,传承与发展惠州武术的影片。从它的起源由来,历史人物,传承授教,发展现状等方面,讲述传统武术逐渐由兴盛而衰落的过程。倡导广大民众能把武术当成是强身健体、文化娱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练好武术传给后人,让功夫重振雄风。民间文艺主要含有民间工艺和歌舞,在岭南,手工艺极具特色,精美的雕刻壁画,彩瓷制陶、字画艺术,工艺刺绣历史悠久;醒狮歌舞,传统戏曲,民俗活动耐人寻味。我们希望用艺术的方式来记录惠州,将惠州的人文气息用工艺美术的形式表达,更为重要的是,惠州人友好热情、乐于助人,将惠州文化融入到工艺美术品中,可以带动当地的发展与繁荣建设。

民间小吃:惠州的饮食历史悠久,形成一种“兼容并蓄、风姿独异”的文化特征。选料讲究本地家养粗种,烹调方法多采用煮、煲、蒸、烩和炖等。惠州地处亚热带,依山傍水,物产丰饶,蔬果鲜美,其中有不少是惠州所独有的土特产品。惠州梅菜、罗浮山酥醪莱、罗浮山百草油、罗浮山甜茶、东江糯米酒、南昆山观音菜、龙门竹笋、龙门竹牙签、龙门米粉、博罗酥糖、博罗凉果等。有的是惠州民间一种风俗礼仪的专用食品,有的是婚嫁、丧葬时作为礼仪食品出现。更有以历史典故的任务命名的菜肴。每一道特色的小吃,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底蕴,通过影片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尝到美味佳肴,了解饮食文化。

 

 

图片3.jpg 

 

 

3D互联:据了解,《古韵惠州》这部作品在社会各界知名度颇高,这样的一部人文纪录片,您认为它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变化?

潘汉强:惠州地处岭南腹地,地理位置优越,惠州作为东江流域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客家文化、本土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的融合之地,军旅、商贸、居民来源都呈多样性。所以,这里的文化、商业都呈现杂交的风情,而深厦铁路、广深沿江高速、博深高速也将使惠州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希望这部作品吹起惠州欣欣向荣的时代之风,在宣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带动本土经济发展,通过商贸交易将当地的本土商品与旅游业同全国接轨,推动惠州经济的对外发展,使当地交通、服务、金融、商业等领域蓬勃发展。这是双赢的战略,应该积极推动。

 

3D互联:传统村落保护的信息化是互联网时代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但有人认为未来是物联网时代,任何的物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物联网。对此,您怎么看?

潘汉强:第一:网络技术与多种行业结合产生了新的变化,我们自己的公司也做互联网,互联网激发了文化消费意愿。在互联网平台下,众筹、股权投资等新的文化金融模式已经出现,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第二: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从文化产业链上下游纵向看,它贯通资金、内容制作、宣传推广、衍生产品、社会意义等各个环节。互联网平台颠覆了传统资讯生产的组织形式、传播途径、商业模式,借助互联网资讯传播,能够使人们在知识、文化、艺术、美学等多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激发起人们人文保护意识,实现古文化保护与现代经济发展共赢的战略模式。

而物联网其实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的智能化的网络。这应该是未来文化保护领域又一里程碑,物联网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将会开启一片广阔的新天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方面,物联网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文化传统的继承、弘扬和发展,以及促进跨文化交流对话的更高层面予以战略部署。物联网的应用,为文物的监测、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可以解决文物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

 

3D互联:关于《古韵惠州》的首发会进展如何?

潘汉强:近期,《古韵惠州》将举行首发仪式,采用全球同步发行的模式,国内将计划在中国3D频道、央视频道、广东电视台、深圳电视台、惠州电视台、香港卫视等十余个电视频道播出。同时将在央视网、暴风影音、优酷等多个网络视频频道设立专栏播出。海外发行渠道将围绕欧洲、美洲、亚洲各3D电视频道,以及Youtube等海外合作网络平台进行同步播放。

首发仪式我们力求简朴但具备一定的传媒广度。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都获得了极高的支持力度。惠州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日,惠州市委领导、惠州国文办、文广新局等领导调研考察了《古韵惠州》。表示这部作品对于惠州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对于该片政府给予全力的支持,力求使其成为惠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希望我们以挖掘、保护、传承为原则,拍摄更多的内容,将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