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叶叔现场表演编织。 《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摄
记者在走访书展时发现,在民间工艺美术馆的竹编手工艺现场,总是聚集很多市民,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个50多岁的瘦弱的男子身上。只见这个男子手脚并用,如舞蹈、魔术般将一根根竹条编织、捆绑,变成一件件生活中的用具和精美的工艺品。采访中记者得知,该男子来自叶挺将军的故乡——— 惠阳秋长,而且他也姓叶,名叫叶运光,当地人都习惯称他为叶叔。至于这门竹编手工艺的绝技,则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 “真厉害。”“还可以这样的吗?”“哇,好久没见到这样的手艺了!”叶叔的每一个动作,总是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惊叹。然而叶叔却不以为然,并略显无奈地告诉记者,手艺传到他这里可能就断了。 至于原因,叶叔摇摇头笑着说:“儿子要靓车,不要学手艺!”叶叔告诉记者,年轻时他做一种较复杂的编织品,大约需要4个小时的时间,而现在至少要5个小时。“一天最多做2个,一个只能卖60元,孩子觉得没出息,不想做,那这样一来,到我这儿也就传不下去了!” 惠阳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黄运华告诉记者,虽然在惠州还有极少数人会竹编,但叶叔的竹编手艺在行内是首屈一指的。“东莞经常邀请叶叔过去参加活动,甚至表演竹编手艺,所以我们也在多方面协调、努力,想尽全力留住他,并让这门传统民间艺术在惠州好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原载2013年8月21日<<东江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