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开会是市第六次文代会的一大亮点,广大文艺爱好者和网友对此次文代会给予高度关注,并为今后惠州文艺创作建言献策。 别让文学沦为逐利工具 文学必须摆脱功利和浮躁,坚持纯文学的方向,不要让文学沦为获取名利的工具;发挥个性和独创性,大胆地探索创新,打破以往一切教条陈规的束缚。需要说明的是,美一定是相通的,文学的重要功能是审美;文学无国界,我们需要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汉语的表现力,进而提升文学作品水平。(诗歌爱好者游天杰) 多些适合青年的文化场所 作为青年群体的一员,对于惠州的文化,我的感受是:虽然有发展,但要更有文化韵味,只能往外跑。在大学时代,我经常跑去深圳或者广州,因为那里有高水平的论坛,趣味横生的讲座、展览、艺术节、音乐节以及各种文化交流。惠州这些年文化发展很快,但时至今日,我依然有那种往外跑的想法。因为缺乏更多适合青年人的文化场所,希望各界今后在这方面多努力。(网友有栖) 建设文艺创作基地 惠州有非常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如民间手工制作,颇具欣赏性、创意性,但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普通市民似乎只能零散地了解这些东西。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给这些文艺创意者、文化传承者提供现场制作、交流的机会,市民也可以直接与他们面对面接触与欣赏,文艺发展普及效果就更好。建议建设文艺创作基地,可以让市民一想到文艺工作者就能想到这个地方,类似于深圳油画村。如果能够这样,文化产业就会不断壮大。(网友离索游) 需要更多音乐交流平台 我们几位志同道合的音乐发烧友组建自己的乐队已经很多年了,根据我的体会,惠州的音乐创作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现在惠州热爱音乐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不少机构还主动提供场地给乐队表演。我认为,比起其他方面的支持,我们更需要更多的交流平台。比如,我们跟港澳台地区的艺人长期保持联系,互相邀请表演,如果得到更多支持,邀请他们多来惠州交流,对于推动惠州本地音乐发展很有好处。(爆竹乐队成员eyes) (原载2014年5月29日《惠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