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侨乡之义,客家之德,荟萃于嘉应(1);江山之灵,人文之气,云集于梅县。南口毓秀,齐乎于桃源;麓湖储英,盛乎于阆苑(2)。围屋连阡陌之广,村落相望;乡贤化风俗之厚;国士(3)时见。湖名鸳鸯,交颈得亲水之怡乐;湾谓杏花(4),飞红带春雨之灿烂。避暑消夏,观客家衣冠之晋代,桑梓之念绵绵;挥杆健身,娱草色连波之青山,蓬莱之光澹澹。追贤达慧眼之思,感鬼斧神工之叹。
斯园居处,一径通幽;此地风光,四时兼善。若夫雨后新晴,携侣邀客,飞车追日,山峦发青碧之色,田园生嘉禾之盛;暗柳明花,山回水复,古木筛阳和之暖,飞鸟展翠羽之艳。然后霍然洞开,桃源之地现焉,类蓬莱方丈;气象罗列,圣美之区备焉,如金盆玉扇。于是游览之客,必念之曰:“昔日此地,亦浑金璞玉之野地,今时美区,胜艮岳拙政(5)之仙园。怀客家之远祖,着晋代之衣冠,携中原之古气,脚量河岳之大,万里投荒;念梅州之明月,照飘零之远客,奉甘霖之恩泽,地开虎豹之穴,双肩支天。张扬此志,屹立潮头;恢弘此德,敢为人先。故孙文兴民主之革命,功封国父;天国起平等之精神,起义金田。开改革之先河,南巡邓公;兴教育之要旨,时称子渊(6)。承前启后,念往古而思模范之百代;见微知著,从此园可窥文豹之一斑。”今古常理,观于天地;格于草木;启以心性,感于箴言。此湖山之功,其莫大焉。
脱案牍之羁绊,悠游其中;忘红尘之俗物,寄兴其间。爽籁发,清风至,山叠碧髻,草铺翠色,三五良朋,宜挥杆而临眺,宜杂谈而问古;清波浮,明月印,一二嘉客,可饮酒而观花,可照水以讲玄。鹿友鱼盟,呦呦乎,熙熙乎,萦绕鸳鸯之湖;梅伴竹侣,欣欣然,郁郁然,丛生杏花之湾。观客侨之文化,清历史之疑云,麓湖避暑;登栈道之盘旋,上峰峦之高巅,马头如岩(7)。剪裁柳叶,穿梭飞花,人在燕子之幽谷;细涌白练,翻舞流云,目尽景湖之大观。儿童乐园,笑声惊栖枝之野鸟;松涛别墅,青瓦入层林之高檐。日夕归去,星月照庐,听万籁之俱寂;登楼远眺,长空展翼,觉两极之大宽。则来游之人,必念之曰:“世之奇伟瑰怪之美,常在险远,非勇力之人,坚韧之士,不能达也;然麓湖高蹈飘逸之盛,隐于闹市,虽俊彦之客,平凡之民,犹能至焉。其富贵者望其清寒者,则怜悯之义生发;其委顿者望其奋进者,则勖勉之思备全”。 豫游之乐,麓湖山景之中;感化之功,客家仁义之间。于是麓湖山之功大矣,非止于造化之德赫赫;更得其人伦之理煊煊。
凡圣美之地,目见益于耳闻;游览之要,身娱并乎心闲。入麓湖山之盛景,观苍云崇岳之秘;格客家人之精气,通道德文章之言。听流泉之鸣响,眺乡野之炊烟。心脱形骸,散以秋水之碧玉;身如野鹿(8) ,畅怀逍遥(9) 之遗篇。天地等齐,寄心于大道;色空无碍,同体于自然。
【注释】
(1) 嘉应:广东省梅州的古称,这一称谓典雅大气,在客家人心中影响深远!
(2)阆苑: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古文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3)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以叶剑英元帅为代表的梅州人,在各朝各代都颇多国士。
(4)湾谓杏花:代指麓湖山中鸳鸯湖亲水平台、亲水栈道、杏花湾等著名景点。
(5)艮岳拙政:艮岳为宋徽宗时的著名皇家御院,拙政为著名的苏州园林景观,以此为喻,代指麓湖山风光之美,巧夺天工。
(6)子渊:此句景入情,通过麓湖山写客家人的精神,并列举洪秀全、孙中山、何子渊等一系列客家人的辉煌事迹。
(7)马头如岩;代指麓湖山中著名的马头岩,此句详写麓湖山内简欧式酒店、鸳鸯湖亲水平台、亲水栈道、杏花湾、百年客侨文化麓湖避暑山庄、马头岩栈道、燕子谷、景湖阁、比迪儿童乐园、松涛邨休闲木屋别墅群等景观
(8)身如野鹿:悠然自得,全无羁绊的状态。典出《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9)逍遥;一语双关,既指代逍遥无羁的状态,也代指庄子的名篇《逍遥游》。于前句秋水同理,不仅代指秋水,也代指庄子的名篇《秋水》。
【创作说明】
此文1090字,只《中华新韵》八寒一韵,取客家精神,麓湖山之圣美“一以贯之”的寓意,意味着麓湖山与客家精神一样,千年万年,一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