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我登上飞往加拿大首都温哥华Vancouver的飞机,开始了独游异国之旅。首选去加拿大的理由之一是:白求恩的故事影响了我们这代一人,自幼从毛泽东的精彩叙述中对白求恩充满了爱戴和崇敬,进而爱上他的祖国。之二是对枫叶的钟爱。那红若火焰、灿如云霞的枫叶对我充满了无限诱惑,勾魂般地驱使着我。当签证办好,未等到枫叶红时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温哥华的旅程。
友善、热情
2014年5月2日上午11时,我乘坐南航cz32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经过10多个小时的航行,茫茫无际的海洋里终于出现了深褐色的满是皱褶的山脉,山的表面有点像剔去肉的整条鱼刺,一棱一棱非常规律,飞机仿佛飞得很低,阴坡上的皱着里隐隐约约似有黑褐色的森林。有乘客兴奋地喊:落基山脉!被称为北美洲 “脊骨”的落基山脉Rocky mountains又译作洛矶山脉,它由众多小山脉组成,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到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南北纵贯4800多公里。飞机沿着绵延起伏的山脉低行许久。虽已是春季,它仍被皑皑白雪覆盖着。在经历了13个小时飞行后,三面环海的温哥华市终于出现在乘客渴盼的视线中,一身的疲惫一扫而空。
飞机落地后,我随着同班机的祖国同胞们快速奔向出口。一到安检大厅,来自世界各国的不同肤色的人种仿佛从天而降,一下子都汇聚到了这里,这才感到已置身于异国他乡了,不免有几分忐忑。
当站在长长的边检队伍里时,才得以向四周仔细观望,前方有块很大的滚动电子屏,上面出现“温哥华欢迎你”的中文字幕时,我竟有些激动,亲切感弥漫于胸。上面反复滚动着英语、法语、中文三种语言的欢迎辞,不知谁说的一句话突然跳了出来:“出了国才更爱国!”,此刻与之产生了强烈共鸣。
见到接机的明君时,一颗高悬着的心才算落下。我们乘坐sky train(类似地铁,时而在地面时而在高架桥上行驶),一小时后在water front station水前站下车中转。我们乘电梯走上地面——一栋建筑风格独特的候车楼大厅。这里是繁华市区的交通枢纽站,可转乘去各处的交通工具。朋友指着房顶精美的雕刻,如导游般介绍起它的艺术价值,还说顺路带我去著名的煤气镇(Gas town)转转,去看看那有一座一百多年历史、享誉世界的蒸汽钟(steam clock)。
街上风格独特的建筑物和赏心悦目的花草树木吸引着我,尤其是满树的红叶令我万分激动。明君边帮我拍照边说这不是枫树,漂亮的枫叶要到深秋时才红呢!拍完照,我正准备拿起地上的背囊,迎面疾步跑来两个金发女郎,其中一个高个美女冲到朋友跟前,一把从他手中抢下我的相机,惊得我顿时头都大了。可明君不但没恼,还冲着一脸笑靥的她点头微笑。原来,素不相识的女孩见明君总给我一人拍照,要帮我俩拍个合影。加拿大人真够热情奔放的!在我们的感谢声中,美丽的姑娘与我们挥手道别,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我告诉朋友当时吓懵了,以为一到这就遇到了抢劫。朋友却平静地说:也有,但太少见到!
听着明君讲述着沿街的特色建筑和民俗风情,我那颗受到惊吓的心才慢慢地平静下来。突然,身后又跑来一个高中生模样的亚裔女孩,她气喘吁吁地说着什么,我竟一句听不懂。懂日语的明君说:是不是你的背包落在车站大厅里了?我那颗刚落下心再次怦怦狂跳起来。原来拍完合影,只顾道谢,忘了拿包就走了。当时,在一旁见过我们的两个日籍女孩发现后,一个留在原地帮着看包,另一个匆忙穿过来来往往的人流,沿街寻找我们。好在当天我穿了件色彩艳丽的橙红色上衣,易于辨认,否则不知要浪费小姑娘多少时间呢?
在我走出车站这短短的半个多小时里,两件事让我深切感受到加拿大人民的热情和友善。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世界各地不同国籍的居民在这里和睦相处。
这种热情友好,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还遇到过不少,与出国前曾卯足了劲建起的戒备心理相去甚远。
记得一次明君抽空陪我去林恩峡谷(Lynn valley)游玩。那天一早我们乘专线车到达景区附近,明君曾经来过,他很有信心。我们在他记忆中的那个站点下了车。但走了很远一段距离也没找到林恩峡谷公园(Lynn Canyon Park)的入口。加拿大地广人稀,美丽宽敞的道路两旁树木葱郁,不见一个行人,我被两侧的奇花异树所吸引,边走边拍,丝毫没感觉到已经走了很远。看了表才知走了约20多分钟。明君记忆中的车站离景区大门很近,只消几分钟路程。估计下错站了,又继续前行了10多分钟,我有些hold不住地对他说:不能再走了,森林公园那么大,还有许多山路要走呢,要保持体力才行。打个电话问问朋友吧?“不可以!每个人的时间是宝贵的,不可以因为一点小事轻易去打扰人家。”我心有不满地想:不就一个电话,至于吗?在国内举手之劳的事,在这里却如此之难。望着前不着村后不见店的地方倍感郁闷。
随着心境的改变,那郁郁葱葱的树木也愈发显得有些浓郁,阴森;宽广的路面上偶有车辆呼啸而过,四处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周边环境瞬间也变得空旷而寂静,一改早前那种悠闲和怡人。突然一句不知出自谁之口的话在脑海浮现:“国外常常是好山好水好寂寞!”此刻感同身受,一种莫名的孤独涌上心头。又走了一会儿,马路右侧终于出现两栋三层高的独立小木楼,在国内常称之为别墅。每座楼前是开满鲜花的小花园,由两扇约一米多高、半敞着的木栅栏拦着。我们欣喜地奔过去,可徘徊了几个来回都不见有人出来。我试探地对朋友说:栅栏没关,我们进去敲敲门问吧?明君果断而迅速地说:“不可以!如果擅自走进别人家的领地,主人若有枪可以随时开枪的!”吓得我立即停下移动的脚步,天啊!太可怕了!在我们一筹莫展时,一栋小楼三楼的玻璃门打开了,走出一个精致、苗条的金发女士,她友好地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知情后说:你们下早了一站,又走到岔路上,要原路返回,到了主干道后再向前直走一站路就到了。如果不想走路还可以在路边等景区的接驳车,但时间可能会久一些……可能见我们都是面善之人,她客气地问我们要不要进家里休息一下。明君非常感激地谢绝了,还用流利的英语夸赞了她的盛情和好意。我们一遍遍表达了谢意后转身离开时,闻声从一层屋后走出一个老先生,肩头扛着一个摆满花草秧苗的塑料箱子,边走边大声用英语向我们打招呼:你们好!请稍等一下。他放下手中的活,疾步赶过来指着我手中的相机问:我可以帮你们拍张合影吗?这里风景不错!一股暖流漫上心来,我再次被这种真情和友善而感动。对加拿大的好感也不断加码。作为来自礼仪之邦的我,热情好客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可近年来,随着骗子的各种骗术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理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便是人情冷漠和麻木不仁。
礼让、真诚
在温哥华生活的一个月里,处处能感受到文明礼让的风气。我所住的北温人口稀少,这个区的常住人口仅有5万。感受最深的是每次乘公交,先下后上没人抢先,遇到老人和孩子,侯车的人都会自动退后。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从没见有人抢在前面上车。礼让、真诚已约定成俗,无需司机提醒。每回上车,无论男女司机会主动给你打招呼:嗨!你好! 碰到健谈的司机还会跟你客套两句。每当验完票,司机和乘客都会互道感谢。一张张和蔼可亲的笑脸,让你一路都心情愉悦!下车时,乘客会在后门大声跟司机说再见!谢谢!都是自然而又发自内心的。和谐的司乘关系时常让我坐在车上产生不少幻想,如把这些用在我们这个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将会是怎样的场景呢?除去高峰期不说,司机如给每位乘客打招呼,一天下来嗓子必是哑得说不出话;如果点头示意,可能还会点到头晕眼花、脖子僵硬。看来这些机械地搬到祖国还真难行得通呢。所以,国内公交车上应对的都是录音提醒:“乘客朋友们, xx站到了,请带上你们的行李物品从后门下车!”“车里拥挤,请您给身边的老弱病残和孕妇让位。”等等。每遇到高峰期,公交司机不得不反复高声提醒:“刚上来的,请往里走!再往里走!”虽冷冰、生硬,即便如此,总还是有任你怎么喊,愣是装作没听见执意挡在人行道上一动不动的乘客。人口众多是现实,可微笑和礼貌似乎无关乎人多与人少。
在温哥华街头,无论在车站、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排队时,你常能看到身边或擦肩而过的人脸上向你展露出的微笑,也常能听到陌生人的问候。甚至过马路等红绿灯的路口,彼此相视而笑、随口打个招呼也是常事。而驾车转弯的司机经过人行道时,多数会减速或停下来用手势让行人先走,双方都很客气地相互谦让和道谢。礼让已成自然,感谢从不离口。
身边的文明让我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心灵的刺痛。改革开放以来,相当一部分国人的文明素质与发展的经济不能同步,相对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祖国,相对与我们温文尔雅的列祖列宗,一些人的文明程度甚至在严重倒退。心寒之余自我反思,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是近年来拜金主义泛滥的关系?还是信仰的缺失?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祖国的千年文明?
鸟语花香
素有花园城市之美誉的温哥华,位于加拿大西海岸的British Columbia椑诗省,是一个与海洋结缘的城市。它三面环水,面积32.261平方公里,与我国台湾省的面积相似,是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海岸线长达8.850公里,沿岸风景优美,漫步温哥华街头,如同行走在被海水包围的花园之中。处处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一座座独立的小木屋被鲜花树木所掩映。加拿大是世界上有名的资源大国,绿地覆盖面积达95%。
温哥华更是一个全民爱花的城市,街头满目灿烂的鲜花很是惹眼;超市里也是鲜花与蔬果同在,买菜与买花同步。随处可见一手怀抱鲜花,一手拎着购物袋的女士,更别说情侣。
一天傍晚,随朋友Rose去海边码头散步,恰逢周末集市,类似我国的夜市。北温这个只有5万人的城区,白天街头行人很少。这天平常冷清的海边广场上集聚了很多人,显得异常热闹。卖各色小吃和小商品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还有不少地摊,与国内夜市大抵相似。我们穿杂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这是我到温哥华第一次见这么多人汇聚在一起,其实也就四五百人吧,与我所在城市的任何一家夜市比,简直就是小儿科。叫卖的嘈杂声和着很大分贝的音乐声,让平素安静的大人和孩子们显得有些激动和亢奋。在广场北面有一个不大的小舞台,社区的居民自愿上台献歌、演奏。有的弹着吉他和电声乐器、有的随着音乐忘情地狂舞。台下正中间约有1千平米大小的空地上摆了一些长条椅,坐着走累了或消闲的居民,他们手拿咖啡杯或小吃,边谈笑,边随音乐摇晃着身子,场面很热闹,也很吵。触景生情,离开祖国才不足10天就开始想家了。若说热闹和美食,恐怕世界上很少有能超过中国的。因之,我与离开祖国近20年的Rose狂侃起祖国处处所见的热闹情景和无比诱人的各种美食,一种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聊着聊着,突然被地上一个装满牡丹花的塑料桶吸引。一个金发美女蹲在地上整理着花束,见我过来扬起迷人的笑脸问喜欢吗?我问多少钱一支?她疑惑地耸耸肩膀笑着说三支5元加币(相当人民币28元左右)。为了省钱,我指着一朵完全开放的小碗口般大的牡丹,用不够熟练的英语问她,我只要一支可以吗?她有些为难地再次耸耸肩,摊开双手,扑闪着一对美丽的大眼睛说了一连串英语。Rose在一旁翻译说:她从没有单卖过一支,都是三支一起卖。你只要一支她不知道该怎么卖,让你看着给钱。我也不想为难这大学生模样的漂亮姑娘。恋恋不舍地起身说了拜拜。她见我起身要走时竟着急地大声说:"If you like it very much, I will give it to you .It's my pleasure!"(你如果很喜欢这支花,我很乐意送给你。)我急忙谢绝!并拿出两加元给了她,问可以吗?当然 !当然!她始终笑靥如花,单纯而真诚笑容如同那美丽的牡丹一样迷人。
花好草旺,自然成为鸟类的天堂。人鸟和谐相处是温哥华的一大特色。走在如茵的绿草坪和海边码头,随处可见洁白的羽毛,鹅黄色嘴、脚的海鸥,胖嘟嘟的,十分漂亮。它们晃着可爱的身子,在人前走来走去,悠闲觅食、形态可掬。见有小孩子向它们投扔食物,便飞扑过来,叼起就走。同时飞来的还有鸽子和乌鸦。乌鸦在祖国许多地区被视为不受欢迎的鸟类,民间就有听到乌鸦叫不吉利之说。可在温哥华它们却非常受宠,随意在居民屋或街树上做窝。每天天还没亮就嘎嘎嘎地叫个不停,还目中无人地在街边低矮的树枝上飞来窜去。民俗不同,连鸟儿的身价也不同了。
大雁是温哥华城市里最惬意的常住客,街边草地经常能见到它们悠闲自得的影子。在著名的Stanly Park史丹利公园门外,临街的绿化带上,有一支队伍壮观的雁群,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此觅食、游荡。硕大的身子,长长的颈项和高昂的头,都向人们展示着它们主人的身份。在雁群里有许多毛茸茸的雏雁,它们紧紧跟在爸爸妈妈身后,摇着蹒跚的脚步在草丛中追逐、嬉戏,时不时摔倒的憨态惹人怜爱。我蹑手蹑脚地跟在三只毛茸茸的雏雁后面拍照,雁爸雁妈马上跑过来保护它们的孩子。它们虽不怕人,但也不容人太接近。望着一家五口在雁群中其乐融融的亲密身影,我不由地想起了远在祖国的亲人。
草丛里蹦蹦跳跳的松鼠,悠闲自得地觅食,还挑逗路人般地跳到离你不远的地方,睁着圆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你,后腿站立,两个前肢像拱手作揖一样举起。它是向人们示好还是讨要吃食?那卖萌的样子可爱极了。它们像温哥华市民一样友好和善。
想到国人近年来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想得到我所生活城市里鸟语花香的良好生态,心里很是安慰。无论世界各地,美好的东西都是人类所共同向往的。
便民、惠民
行走于街头、公共场所、公园,累了可随处找到摆放的便民椅。尤其在商场门前,很多商家都搭起一个不大的遮阳、遮雨蓬、下面摆几张椅子,方便购物者休息。常见有人坐在下面聊天、喝咖啡、吃零食。这是免费服务。马路边的公共绿地上也摆放着供人小憩的长条椅。一次我无意中发现椅子上都刻有名字、出生年月等。从朋友那里得知,这些椅子都是市民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而捐赠的,上面有亲人的姓名、生卒年月等。他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已故的亲人,可谓别出心裁。从一把长条椅子上我得知一个发生在Lonsdale Ave.(朗士堤大道)主干道上的一个真实故事:一年夏天,一个不足18岁的少年在街上玩滑轮,或因忘情,不料被一辆车卷入轮中。男孩的死亡令其父母悲痛欲绝,他们安顿好儿子的后事后,特在儿子出事路段的草坪边捐了一把长条椅,纪念逝者并提醒贪玩的孩子们。它起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人性化服务是当地政府惠及民生的极佳体现。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公共汽车上专为残疾人电动车和婴儿车设了放车的位置。每次乘坐公共汽车,我都会被设置在司机背后或一进门旁边的特殊位置吸引,司机背后有一小片空地,是留给残疾电动轮椅车或婴儿车的。有的前门一进门处有几排活动座椅,可以合起来也可放下。遇到有残疾人车或婴孩车上车的,司机在停稳车后,会放下车门与地面链接,然后亲自下来将上车的残疾人驾驶的电动轮椅车固定在专位上,确定拴牢后才回到驾驶室。
每次感动之余,我都自然会联想到如果这些便民设施用于祖国合不合适?在拥有近14亿人口的祖国,上下班、节假日的公交车、地铁都人满为患,挤得脚都挨不到地,就交通相对缓和时,公交车的车位也不宽松,国情不同,向我们这样的大国众民,如何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更加惠民、便民的确还是个难题。何况国内残疾人的电动车毕竟少之又少。原因之一与我国注重亲情,残疾人出入多有亲人陪伴或推轮椅出街,家庭给了残疾者较好的照应有关。不像国外,孩子成人后就离开家独立生活,不自理没办法。所以街头几乎见不到残疾人独自驾车上街。相对社会保障较齐备的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我在感叹他们的发达、惠民的同时,也为情浓于水的祖国保持着优良的传统美德而感到温馨。
中央图书馆
5月12日我去了温哥华的市中心Down town。依照地图,径直寻图书馆而去。当一座多半部分极似古罗马竞技场的建筑物呈现于眼前时,我不敢相信它就是Vancouver Public Library温哥华中央图书馆。这座耗资一亿元加币于1995年建成的图书馆,在仿照古罗马竞技场的设计之上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7层高的圆形建筑物外墙均为蓝色落地玻璃帷幕,既美观大方,又具有天然采光、环保节能的优势。它是一座占地一个街区,集美观和实用为一体的大型建筑。每层都有直上电梯和扶手电梯(残疾人也可以无障碍的到达7层)。全馆有35100平方米的藏书库、阅读间、上网室、小型会议室、还有父母陪伴孩子阅读、游乐的空间。其间约有近百种语言的藏书。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图书馆将馆内两个光线好的朝向面全摆上沙发椅和书桌,书桌上装有台灯,供读者舒适阅读。每层楼还备有不少计算机,配有复印机、扫描仪和装订设备,方便读者查阅、下载、打印。
走进偌大的一楼大厅,抬头可见一片直达楼顶的玻璃天幕,蓝天和流动的白云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头顶,阳光仿佛从头顶直射下来。我向上仰望了一会儿后,在大厅四下环顾了一周后,就迫不及待在林立的书架丛中寻找中文藏书。想不到,在大厅右侧醒目的位置竟然有五六排之多的中文书架。当时的心情,可以用格外激动来形容。身处国外,见到有如此多的中文书籍真有些欣喜若狂。忙逐一浏览,围着书架转了两圈,停留在文学类书架下,仔细查看起自己熟悉的作家和作品。从朋友那得知,中文在温哥华流行的三种语言中日趋成气候,越来越多的人讲中文、懂中文。中国文化也悄然在影响着国外。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再一次涌上心头。为自己的祖国,为古老美丽的中文而陶醉!
因时间关系,在温哥华中央图书馆没能过多停留,为弥补这一遗憾,之后又专程去了藏书30余万册的北温图书馆,用朋友的借书卡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季羡林、余光中、莫言、贾平凹、余华、阎连科、毕淑敏的作品,抱到三楼露天的小阳台上,在那优雅、清净的环境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走时还借了5本。它跟中央图书馆一样,借书只需把借书证号输入电脑程序,再输入电话号码经电脑识别后,将所借图书一一摆在一个类似影印仪器上扫描一下,要借的书目就全部出现在屏幕上,按下OK即完成。中央图书馆每人一次可借书50本(包括CD、DVD等电子书),借阅时间,老书一个月,新书一周,到期前可网上续借。借书时对暂时没借到的所需图书,可以预约,等有人还回该书后图书馆会通知你。
还书也很方便,我在北温图书馆尝试了一次。在图书馆大门外一侧墙上,镶有一个像柜员机上半部分的操作板,照说明按下开关,出现操作屏幕,上面就显示“欢迎还书”几个字,随即墙上伸出一个口袋似的装置,将书一本本放进去就OK了。
操作便捷带来的感叹只是一瞬间的,远比不上里面那么多中文藏书带给我的惊喜。想起一个在温哥华生活的同学说的句玩笑话:“我看早晚这里的本土居民会成为少数民族,温哥华会变成中国人的天下。”虽说有些夸张,但中国的综合影响之大在温哥华是有目共睹的。
去了趟发达国家,感受了许多让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但收获最大的莫过于能让自己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一切事物,而不是之前人云亦云地跟风起哄。从公共场所到处可见的中文标注的旅游景点介绍,商场里随处所见的中国制造的商品,街头人流中时时可见的国人面孔可知,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已渗入到世界各地、各个领域。不仅温哥华这座城市,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关注中国,这都足以说明问题,我真切地为祖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引人注目而由衷自豪和荣耀。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