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散文】客语
作者:张丽敏(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5-11-26 21:00:59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题

 

每天傍晚的时候,我总会匆匆收起满身疲惫,和着夕阳的余晖,奔回自己温暖的家。我疲惫但坚定的走着,像是有个声音在慢慢地牵引着我,我不由自主地朝着那个熟悉的方向走去。生活就是这样漫步于此,在心灵之中重温自己成长所经历过的所有记忆,我守候着这种平凡而满足的心情。

最惬意之时,就是一家围坐在饭桌旁吃饭其乐融融的场景,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聊聊有什么新鲜事,谈谈生活的感想,不经意间聊到现在孩子们方言的问题,发现会客家方言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我们家的侄子就是一个例子,只会普通话交流了……

夜深了,我在思索着,这么个不经意的话题,这一代的客家人,普通话讲得越来越好,可不会讲客家话的人也越来越多。客家话是我们的母语,在讲好普通话的同时,根本不应忘了我们传统的客家话。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难看到,听到一代又一代伟人的慈祥的面容和纯正的本地话音。我们熟悉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在他们的身上,我们除了学习他们的精神以外,是否有感觉到他们对本地语言的重视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客家文化非常丰富,其载体就是客家话。如果没了客家话,客家文化也将逐渐没落。现在,一些有识之士已在大声疾呼:不能让方言自生自灭,应采取有效的方式使已经流传千古的方言继续流传下去。作为新一代的客家人,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学好家乡话——客家话。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地语言,而且还要发扬光大,我们不管身在何处,不管身份的变更,我们都要记住客家话,这是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每一个地方的语言,都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内涵。如今说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们从未怀疑推广普通话的深远意义,只是,在乡音渐行渐远的今天,我们想重新回看一路的失态。乡音若不在,何处寄乡愁?

 

注:客家语,简称客语,在非正式场合又称客话、客家话等,在部分地区还称涯话、新民话、广东话(或土广东话)、怀远话、惠州话(广西等地)等,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