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富有民间风情的一个节日。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岭南客家人习惯称“八月半”,因而过中秋节也叫 “过八月半”、“过八月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时候。“中秋佳月最端圆”(宋•陈著)“月到中秋偏皎洁”(明•徐有贞)——这是不同朝代两位词人分别对中秋月的描述,均以“最”、“偏”道出了中秋月比其它月份的满月更圆亮、更晶莹。“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元代诗人张养浩的词句,更是写出了中秋月“普照乾坤”的光辉。
八月十五之所以叫中秋,是由于这一天是一年秋季的中期。在中国的农历里,春夏秋冬,四时成岁,每季都有孟、仲、季三个月,仲月居中,因此也把仲秋称为中秋。究中秋节之起源,主要来自于“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也有说与“唐明皇梦游月宫”和“朱元璋登基前起兵反元”的传说有关。中秋节也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有长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 “中秋 ”一词的记载。中秋成“节”,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清时,已与新年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现国家还将中秋节定为法定假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源于古老神话传说的中秋节,历经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美好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民俗之风、民间之情、人性之美,成为“人间共仰、天地同庆”的一个特殊佳节。
“圆”与“缺”的思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北宋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月的“圆缺”映衬人的“离合”, 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表达了词人中秋望月怀人的真情感喟,寄托了对“圆”的期盼和“缺”遗憾。
中秋节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的意义。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元素的中国人,素来重视亲人的“团圆”。经历过早期颠沛漂泊的岭南客家人,对“团圆”更是情有独钟。只要看看我们客家人过去定居的住所就知道,不管是圆圆的大围屋,还是方方的大祖屋,都紧凑密集,固若金汤,体现了“团圆”的韵味。因此,象征“团圆”的中秋佳节,也自然成了亲人团聚的日子,被坊间喻为最有人情趣、最富诗情画意的民俗节日。中秋节是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深情翘首企盼家人团圆。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
“圆”与“缺”是相对的。人们面对皎洁的大圆月,满足了“圆”的思念,实现了“家人团聚”的愿望,并在溶溶的月色下,沉浸在“庆团圆”的喜气中,其情款款,其乐融融,此刻,那“月圆人更圆”的感觉就油然而生。与此不同的另一种情景是,久盼亲人未归,家中团聚缺位,席上举杯缺座,思亲心切,望眼欲穿,其心楚楚,其悲切切,此刻,那“满月如缺”的遗憾和对“缺”的愈加思念就涌上心头。地处岭南的客家古镇梁化,也还有对另一种“缺”的特殊思念,就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因为按习俗包括中秋节这天在内的整个八月,均为境内客家人拜山祭祖的时段,这是一种怀念先人、慎终追远的思念。然而,月有盈亏,人有离合,这是自然法则、人间规律。而今,更多的客家人却是立足于现实,既重于情感,又讲求实际,脚踏实地,过好每一“节”,过好每一天。“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明代徐有贞的这段词,正是我们客家人对中秋节的一种情结和愿景。
“咸”与“甜”的欢聚
客家人过中秋,重在团圆,喜在宴聚。和春节、端午节一样,中秋节也有“节餐”。春节除夕为晚餐,端午节为午餐,而中秋节也是吃晚餐,虽没除夕的晚餐讲究,但因为是中秋月圆、亲人团聚的特殊节日,客家人也视此日为大节,颇为重视。当天,还劏鸡杀鸭,买猪肉磨豆腐,精心烹调,备上一桌“咸香”佳肴,合家围坐,觥筹交错,欢饮一番。就是在那经济拮据、生活困顿的年代里,也搞点肥猪肉剁梅菜,焖上几盘“咸、烧、肥”的酿豆腐,一家子好好的吃上一顿。
中秋应景的是月饼。中秋节的月饼,与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是节日的标志性食物。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它只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物,后来人们逐步把中秋赏月与品味月饼联合在一起,寄意家人团圆的象征,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系情感。赏月品饼,千年习俗,延续至今。
“咸香”过后是“甜香”。客家人素有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咸”“甜”交替,共庆团圆。说来也巧,中秋的欢聚,与现时人们过生日颇有相似之处:在享用庆生大餐之后,又来个吃生日蛋糕,也是“咸”“甜”交替。
幼时的中秋,特别是在困难时期,不知道月饼为何物,邻舍做了个圆盘状的饼糕哄其小孩,说是大月光饼,我也馋得直流口水。之后,月饼用油质纸卷筒包装,外套红蜡纸,每筒四个,大都本地制作,类型不多。现时,月饼来自四面八方,包装讲究,琳琅满目。本地食用的品种,主要有莲蓉、豆沙、五仁、叉烧等,口味以甜为主,咸甜兼有。中秋节前,客家地方探亲访友,主要礼品也以互送月饼、水果为主。中秋是晚,当一轮明月初升的时候,人们摆上月饼和水果,敬罢月神,合家围坐,赏月吃用。摆上桌的应节食物,大都有月饼、苹果、柚仔、柿仔、芋头、栗子、葡萄、香蕉、花生、菱角等,有些人家还加上汤圆以及用糯米粉和糖自制的圆形甜糕。总之,满桌几乎是“圆”和“甜”的食物,圆的象形月亮,甜的意会心扉,均寓“圆圆满满”、“甜甜蜜蜜”之义。小孩子则点亮各式各样的灯笼,穿街过巷,嬉戏耍闹。记得小时候的中秋节,笔者老家还有对唱山歌、舞狮、讲故事、做戏、露天放电影等活动,不少人走出家门,参与活动,有的结伴出外欣赏月夜的自然美景。现在则简约许多,形式灵活,但“咸”与“甜”的欢聚依旧必不可少。
“神”与“祖”的敬祀
敬奉神、祖,逢节必拜。这是客家人的民间习俗,中秋节亦不例外。祭拜月神是中国民间的一项节日风俗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也成为古代帝王的礼制。唐宋时期,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礼仪。据载,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管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宿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明清以后,民间更器重中秋节,祭拜月神已很普遍,不少地方还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龙舞狮等一套祭拜活动仪式。
民间祭拜月神,在晚餐欢聚后、明月挂空时进行。人们在家中摆设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燃烛烧香,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月神保佑人生吉祥如意,家庭团圆幸福。一些青年男女则祈求天赐良缘,婚姻美满。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月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以表示合家团圆。而今,大都不讲究这些细则,只顾开怀赏月,随意吃用。
境内大部分客家人,沿袭的是秋祭祖先的习俗,每年踏入农历八月,从初一起到下月重阳止,均为客家人拜山扫墓时间。其中多数习惯在八月十五前扫墓,扫完墓才过中秋节,一些地方也习惯在节后进行,有的则安排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总之,除了一些族房公祭有特定的时间外,大部分的祭祖时间均灵活掌握。自然,八月的祭祖,正值中秋期间,也为中秋节“倍思亲”的情感加重了份量,使中秋节在“庆团圆贺升平”欢愉的主调基础上,增加了“忆故人承祖德”的深情韵味,丰富了节日的内涵,提升了节庆的意义,从而形成了境内客家人中秋节的独特风俗,而且世代相继,衍传至今。
又到一年中秋时。对望中天地,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凭栏眺,月正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